喜大普奔!我們終於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素媛了

喜大普奔!我們終於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素媛了

裁剪

第一次看到《我不是藥神》這個名字,,總覺得有一股隱隱的“爛片”氣息,聽起來就不怎麼好看,不怎麼吸引人啊!還以為會是一個傳統賣藥的老中醫的故事呢

喜大普奔!我們終於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素媛了

裁剪

再一看主演,徐崢和甯浩聯手,又是喜劇片無疑?只是黃渤在哪裡啊?

但是在看完影片之後,比想象中也好看太多了吧!本來是準備來笑的,前面也確實挺好笑,但突然就被搞哭了是怎麼回事,還哭到停不下來了喂!,看著太舒服,太帶勁了。這個題材,能拍出來,太不容易了。

《我不是藥神》認真講了一個“假藥販子”的故事,涉及到醫藥改革的問題,法理與人情的矛盾,從社會意義來講,說它是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也不為過。

【我們的《熔爐》來了?

題材制勝:一個“改變了現實”的真實事件

題材好是《我不是藥神》最顯而易見的優勢。整部影片的氣質都像極了《熔爐》、《素媛》、《辯護人》等韓國社會運動電影。

喜大普奔!我們終於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素媛了

裁剪

徐崢所演的程勇有真實事件為基礎的原型,來自2015年的“陸勇事件”,陸勇以低價從印度買入一種號稱對白血病有奇效的藥品,在國內販賣而聞名。改編自真實事件,足矣給這個題材加分不少,在電影結束之後,片尾字幕滾動的現實進展更叫人唏噓——2002年的慢粒白血病存活率30%,2018到了85%,拯救慢粒白血病的天價藥後來納入了醫保,2018年國家對抗癌藥品實行零關稅。

喜大普奔!我們終於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素媛了

裁剪

恰如《熔爐》裡的經典臺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我不是藥神》最讓人尊重的地方在於,它講述了在法理之外、人情以內的區域裡,一個小人物從唯利是圖到捨己為人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因他的勇氣和自我犧牲,間接推動了後來的醫藥改革。

這樣一個“能改變現實”的題材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拍出來即是一種勇氣。尤其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電影裡很多內容的處理,在不傷及人物與主線的基礎上,針對能過審所做的努力,像官方立場的正面且人性化的處理,對訴訟過程一筆帶過,總體來看,這些處理方式不讓人反感,同時又做到了傳達社會意義與自我安全的平衡。

 

本片對於群戲的處理也很出眾。跳鋼管舞養活白血病女兒的單親媽媽譚卓,樂觀卻沒抗到最後的病人王傳君,仗義寡言的黃毛,會說英語的基督徒牧師,他們是程勇身邊的“團隊”,幫助他完成了成長,也給了他改變的勇氣。

這樣的一部影片無論是從演員對人物的塑造還是導演對劇情的把控以及影片本身對社會的影響力都足以和多年前改變了韓國法律的《素媛》相媲美。

花花世界多魍魎

​悠悠我心不迷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