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九歲的孩子這樣討論課文

和九歲的孩子這樣討論課文

有些課文,我會有自己的看法,這時,我會和小朋友一起討論一下。比如,今年課文中有一篇《十二次微笑》。

主要內容為:飛機要起飛了,一名乘客對空姐說需要一杯水吃藥。空姐答應在飛機起飛後平穩時立刻把水送到。結果給忘了,招致乘客不滿。在接下來的服務中,空姐為表達自己的歉意,每次到機艙服務時都會對那名乘客微笑,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水或其它幫助。餘怒未息的乘客並不買賬,要求在留言本上留言。空姐再次微笑著把本子遞過去。最後,乘客被空姐的第十二次微笑感動,沒有投訴,反而寫下表揚。

我讓小朋友讀完之後問他:你覺得空姐和乘客,你喜歡哪個人?

他回答:我喜歡空姐。不喜歡乘客。

他的原因是:人家知道自己錯了,都給他道歉了,他還投訴啊?

和九歲的孩子這樣討論課文

於是,我們開始討論這個問題,我問,他答。

第一:事件的起因是什麼?由誰造成的?

起因是空姐忘了承諾,是她造成的。

第二:乘客有沒有權利表達不滿?

當然有。

第三:自己犯了錯應該怎麼辦?

應該彌補。

第四:乘客有沒有不原諒的權利?

小朋友遲疑了一下:有。

第五:最後乘客仍舊選擇了原諒,說明了什麼?

小朋友拒絕回答。

於是,我替他回答:這說明乘客的內心是善良的。

小朋友估計是有些抗拒。在他的頭腦裡,空姐才是那個善良的人,乘客應該是屬於蠻橫不講理的。用他的話來說:至於嘛?人家都跟他笑了十二次了!

於是,我再次反問:如果,空姐在一開始就不犯那個錯誤,是不是根本就不會有後來發生的這些?

小朋友表示同意。

於是我總結: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自己不犯錯誤。而不是犯了錯誤之後再彌補,對不對?

小朋友再次表示同意。

時隔很久之後,小朋友再次強調:我還是喜歡那個空姐。

和九歲的孩子這樣討論課文

嗯,其實,他更願意喜歡哪一個,或者堅持哪一種意見,都沒有問題。小朋友更願意親近善良,寬容,更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我只是想通過這種形式提醒小朋友:對同一篇文章,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我們可以試著,從不同角度來分析,來理解,容許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表達。

假期中,我們一起討論了好幾篇文章,目前小朋友對這種形式尚不能掌握,有時候不能完整,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很容易就被我帶得跑偏,輕易放棄自己的意見。不過沒關係,慢慢來。

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在這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奇異的想法和表達方式。這個過程很有趣,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