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貓想殺了我」

“我的貓怕不是想殺了我?”

波妹兒的好朋友最近很煩惱,新撿的流浪小貓愛咬人,才養了三四個月她手臂上全是爪痕和咬痕。

一開始以為貓咪咬她是喜歡她,結果隨著貓咪越長越大,咬人的力度也變大了,真是苦不堪言。

“我的貓想殺了我”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主子。波妹兒有時候也懷疑自家的貓有殺心,剛還把我的手捧過去愛の舔舔舔,下一秒嗷嗚一口咬上,力度遊走在咬破和咬紅之間。而且作勢要打也沒用,一臉“今天你不打死我,我就還要咬你”的樣子。

而波妹兒另一個朋友家的緬因串串就不一樣了,上回波妹兒受託去他家喂貓,看喵子神情放鬆,一把撈起抱在懷裡,沒想到它居然舔了我鼻子!要知道它可是隻舔主人的!

得意忘形的波妹兒湊臉過去想吸一口,sei知道頭髮掉在它臉上(我朋友是短髮),喵子反應過來認錯了人,惱羞成怒就給了波妹兒一巴掌……

“我的貓想殺了我”

就是介樣!結結實實的一jio!

這可不是湊臉過去捱打麼!波妹兒當下捧臉倒在沙發上哭泣“我家貓都沒打過我耳光……嗚嗚嗚……”

波妹兒今日就來血淚解析貓咪為什麼愛打/咬人!

貓咪的攻擊行為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喜歡你就要偷偷咬你

正常情況下小貓大約2-9周大的時候,會跟自己同窩出生的兄弟姐妹們還有貓媽媽一起生活,跟其他小貓們玩耍的過程中如果咬痛了對方,也會被狠狠咬回來,小貓就會知道:哦!這樣會痛!於是它就慢慢學會在玩耍時輕輕地啃咬。

但是,如果貓咪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斷奶或者由人類餵養長大的,比較容易在遊戲時出現過於攻擊性的行為,因為它不懂得在玩耍時要收起貓爪,或是抑制自己的啃咬行為。

“我的貓想殺了我”

大家都知道幼貓活力充沛、好奇心強,非常喜歡探索、玩耍、追逐,貓奴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手、腳來逗小貓玩,但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行為!尤其是貓咪在太早斷奶或由人類餵養長大的環境下長大,且已經有一些不恰當的遊戲攻擊行為的時候。

因為沒有跟兄弟姐妹一起長大,小貓本身不曉得控制力度,再加上小貓還小的時候它們的遊戲攻擊行為可能構不成多大傷害,沒有引起貓奴的注意;但隨著它長大,體型和力氣都會增加,這時候做出同樣的動作,就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

2.懟天懟地就是要揍你

如果你的貓是典型的窩裡橫,又稱“中華氣死貓”,看啥都不順眼,懟天懟地懟空氣,只要你抱一下它,立刻連抓帶咬後腿猛蹬,或是什麼也沒幹就飛撲過來打你,所過之處皮開肉綻……放心,它並不是想殺死你,而是激素在作祟。

貓咪在成年之後,分泌的性激素會使它們有很強的攻擊性,尤其是它們發情的時候。就跟女生來大姨媽時情緒容易失控、極易暴躁一樣,也是激素在作怪。

“我的貓想殺了我”

這個時候你去抱起貓咪,它的內心OS是“媽呀!偷進我的領地不說,還敢抓住我!吃我一jio!”

於是,你就捱揍了……

這也是波妹兒提倡給貓咪絕育的原因,除了可以讓貓咪情緒穩定性格變得溫順以外,也能大大降低母貓發情時得卵巢癌的幾率。

3.不陪我玩就搗蛋

有朋友會問,我的貓已經絕育了,而且從小跟母貓一起長大,可它還是會攻擊我。Emmmm,波妹兒表示或許貓咪只是精力過於旺盛了。

家養貓咪活動量很少,特別是主人白天上班,只有晚上才回家,那麼一整個白天它們都在呼呼大睡。終於等到你回家的時候,貓咪會想和你瘋一瘋,比如說在你路過的時候突然攻擊你的腳……因為太興奮而控制不好力度,就像是要攻擊你一樣。

“我的貓想殺了我”

所以每天抽時間陪貓咪玩一玩,消耗它們多餘的精力很必要噢!

波妹兒每天到家先用逗貓棒跟主子玩上半小時,讓它飛撲、跳躍,直到它再也不想動,這樣晚上貓咪就老老實實睡覺嚕~揮舞逗貓棒的時候要注意節奏,模仿小鳥、小老鼠的動作,貓咪會玩兒瘋了的!

總結:

瞭解貓咪的“攻擊”屬於哪一類,然後對症下藥才好解決。像第一種情況從小由人餵養的貓咪出現攻擊行為時,波妹兒不建議你咬回去……

但是可以大聲呵斥,並且立刻停止跟貓咪玩耍,離開它的視線,多次反覆給貓咪建立一個“如果我咬人就沒得玩了”的印象,同時用玩具代替手腳逗弄貓咪,以免它們條件反射撲咬你的肢體。

“我的貓想殺了我”

波妹兒不提倡體罰貓咪,這會讓貓咪更困惑,主人都這樣跟我玩為什麼還要打我呢?身為光榮的鏟屎官,還是要耐心地引導貓咪改掉壞習慣,這樣才能讓它盡情玩耍,增進感情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