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對美國國家戰略報告無需大驚小怪

前言:

本文針對特朗普新發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主要觀點:

審視這份戰略主要內容,不難發現,其基本理念框架與我國近年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頗有相通之處,也是一個正常國家政府應該追求的。

許多人抨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但作為美國政府、美國總統,他追求“美國優先”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正如中國領導人追求的首要目標是中國人民的利益一樣。而且,要求美國放棄“美國優先”隱含著一個非常危險的問題,因為這樣等於是隱含地把美國當成了世界政府、要求他對別國承擔義務責任;難道這是我們期望的嗎?

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無需過度擔憂人家對我們如何定位。

審視他對與中俄關系的上述提法,是競爭對手又有合作,這對我們來說夠了。

從特朗普上臺前後的一貫表述、實際行動和這次戰略報告,我認為特朗普終結了、至少是中斷了對中國的許多“自傷性競爭”,這對我們的內政外交都很有積極意義,特別是有利於為我國在某些領域撥亂反正、重建國家凝聚力、整合國內創造相對寬鬆外部環境。

雖然這份報告在經濟、政治方面的某些內容、主張存在可能滑到惡性競爭的概率,但相當一部分可供選擇的惡性競爭,即使山姆大叔想搞,也有心無力了,或是無法對抗客觀規律。

2017.12.21

梅新育:對美國國家戰略報告無需大驚小怪

對美國國家戰略報告無需大驚小怪

梅新育

特朗普政府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已經於美國當地時間18日正式發佈了。應該說,由於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分量,由於特朗普在耶路撒冷地位等問題上樹立起了敢頂壓力、說話算話的形象,這份報告尚未正式發佈就已經先聲奪人,吸引萬千矚目於一身;特別是英國《金融時報》(FT)在16號刊發報道《特朗普將指控中國“經濟侵略”》,更是掀起了一場輿論風暴。須知,在很多人眼裡,當今之世就是就是中美兩國集團(G2)聯手治天下的世界,世界綜合國力第一的美國對綜合國力第二的中國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祭出“經濟侵略”這麼重的用詞,那意味著全球經濟政治正在醞釀完美風暴。

梅新育:對美國國家戰略報告無需大驚小怪

回顧特朗普就任以來的行事風格,審視這篇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觀念,可以肯定,我們應當對這份報告給予足夠重視。毋庸諱言,無論是學界還是傳媒界,都不乏人認為,很少有美國總統在其就任第一年便完成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特朗普團隊人員不齊,居然在這麼短時間裡就拿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只不過是在反對派處處掣肘之下為了趕工製造一個“政績”來裝飾特朗普的執政第一年,因此不必太重視。但從他的行事風格來看,這人非常重視抓大事,而且非常堅持自己的理念,敢於冒風險頂壓力力排眾議拍板,在耶路撒冷地位問題上就是如此,對他自己一貫重視的國家安全戰略,他不會粗製濫造隨便應付騙自己。

梅新育:對美國國家戰略報告無需大驚小怪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傑·科恩稱特朗普安全戰略報告是鬧劇

從這份報告基本內容來看,也充分體現了特朗普一以貫之的主要理念,可以想見,他絕對主導了這份報告的指導思想。而且,特朗普的一些理念其實是體現了客觀規律,本質上是對此前多年流行的一些不切實際觀念主張的“糾偏”甚至是“撥亂反正”;且不提其眾多“鐵粉”支持者,還有很多人、包括政界不少人士雖然不敢如他這樣冒險犯難大刀闊斧改正,但對許多流行的“政治正確”其實也是長期鬱積在心敢怒不敢言,在他“糾偏”、“撥亂反正”之後會樂得沿襲享受他的遺產;有鑑於此,我們對他的許多東西、包括這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不可誤以為只是短暫的鬧騰把戲,很快就會隨風而去。

進一步審視這份戰略主要內容,不難發現,其基本理念框架與我國近年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頗有相通之處,也是一個正常國家政府應該追求的。看這份報告定義的四項至關重要的美國國家利益:

保護美國人民、國土安全和美國的生活方式;

促進美國的繁榮,首次提出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

用軍事力量維護和平;

戰略是為了推進美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但首先要在國內創造財富和保障權益。

——這些難道不是一個正常美國政府應該追求的嗎?許多人抨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但作為美國政府、美國總統,他追求“美國優先”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正如中國領導人追求的首要目標是中國人民的利益一樣。而且,要求美國放棄“美國優先”隱含著一個非常危險的問題,因為這樣等於是隱含地把美國當成了世界政府、要求他對別國承擔義務責任;難道這是我們期望的嗎?

國內外不少人大呼小叫,聲稱這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意味著特朗普對華強硬、甚至敵對,但讀了他發佈這份報告的演講,瀏覽了報告,我感到這份報告並不比以前的戰略報告對華更敵對,那些與中國有矛盾有競爭的內容基本上在以前的報告中都有。以美國之大,難道我們還能指望他們的國家安全戰略、外交戰略宣稱“以對華友好為基礎”?那豈不荒唐?我們肯定不可能接受我們的國家安全戰略宣稱“以中美友好為基礎”,相應地,我們也不應、不能要求、指望美國這樣對我們。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無需過度擔憂人家對我們如何定位。

毋庸諱言,這篇報告引言第一節“競爭的世界”(A Competitive World)開頭就點了中國的名,把中俄、“流氓國家”朝鮮和伊朗、聖戰恐怖組織和跨國犯罪組織等跨國威脅團伙列為美國當前面臨的三大競爭或對抗力量。其中,對中俄表述如下:

“中國和俄羅斯挑戰美國的力量、影響與利益,企圖侵蝕美國的安全與繁榮。他們決意減少經濟自由與公平,以增強軍力,控制信息與數據以壓制其社會,擴張其影響力。”

對比以前對華表述,我不認為其對華敵視程度有何增強。國家之間競爭關係客觀存在,我們不應諱言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把它保持在大體良性可控範圍內即可。而且,從特朗普的表述來看,他對中俄的稱呼是“對手大國”(Rival powers)而非“敵國”,他把中俄當作競爭對手但又希望建立合作伙伴關係,而且實際上是把中俄當作基本上可以與美國並立的大國。在他發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演講中,他這樣說:

“在過去的近一年中,我跨越數千公里、到訪了13個國家、與超過100位各國領導人會面。我把美國的聲音帶到了沙特阿拉伯、華沙、聯合國、朝鮮半島。”

——注意到沒有?他沒有說“把美國的聲音帶到中國”,這表明他實際上是把中國當作可以平起平坐的大國,不是美國說教聽話的對象。

“我們還面臨競爭對手——俄羅斯和中國——尋求挑戰美國影響力,價值觀和財富的威脅。

我們將努力與這些國家和其他國家建立一種良好的夥伴關係,但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為目標。”

為了說明這一點,他舉了一個例子,就是中央情報局向俄方提供暴恐分子企圖襲擊聖彼得堡的情報,從而避免了一場可能導致數千人傷亡的重大暴恐襲擊,普京為此電話致謝。

審視他對與中俄關系的上述提法,是競爭對手又有合作,這對我們來說夠了。中美兩個大國相處,雙邊經貿發展是越來越大,但政治關係的正確做法應當有點像刺蝟,合作很多,而且可望日益增多,但不能錯誤地追求過度緊密,那樣會相互刺傷的,特朗普的這些主張其實正符合上述“刺蝟原則”。

而且,從特朗普上臺前後的一貫表述、實際行動和這次戰略報告,我認為特朗普終結了、至少是中斷了對中國的許多“自傷性競爭”,這對我們的內政外交都很有積極意義,特別是有利於為我國在某些領域撥亂反正、重建國家凝聚力、整合國內創造相對寬鬆外部環境。雖然這份報告在經濟、政治方面的某些內容、主張存在可能滑到惡性競爭的概率,但相當一部分可供選擇的惡性競爭,即使山姆大叔想搞,也有心無力了,或是無法對抗客觀規律。

以貿易不平衡為例。儘管特朗普格外強調貿易不平衡,希望消除這一現象,這份安全戰略報告也強調了這一點,但貿易逆差本質上是進口別國國民儲蓄以彌補本國儲蓄與投資之間的差額,不深刻改革美國社會福利和勞工等制度就不可能消除這個問題,而且經濟復甦強勁和特朗普倡導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都會顯著提升其進口需求,從而擴大其貿易逆差。無論如何強調,他也改變不了客觀經濟規律。

至於中美雙方力量對比格局變化,更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當年我們GDP只有美國幾十分之一時遭受美國全面貿易禁運,充當全世界反傾銷反補貼最大目標連續當了二三十年,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齣口大國,GDP規模與美國差距縮小到63%,現在美方報告繼續把我們當競爭對手,又算得了什麼呢?不要過度低估我們自己的實力,好歹也是個好幾年前就開始被日本右翼上街遊行抗議稱作“中帝國主義”的國家,拿出點自信吧!

最後,需要補充一點,FT中文網這篇報道《特朗普將指控中國“經濟侵略”》中,對一個英文詞彙使用了我認為不恰當的譯法“修正主義”,也導致其在網上大火。其實,這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稱中俄是“破壞國際秩序”的“修正主義強權”,有些人把這裡的“修正主義”與中國政治語言中的“修正主義”混為一談,我多少有些哭笑不得,我認為,status quo state(國內學界現在譯作“現狀國”)對revisionist(國內學界現在譯作“修正國”),這一對詞彙講的是對現行國際力量和規則格局的不同態度,與中國政治語言中的“修正主義”風馬牛不相及;美國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稱為revisionist,實際是指中國將全面重寫世界價值觀,政治,經濟和戰略秩序,不是講中國將對馬列主義如何如何,他們沒那麼高深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我認為,status quo state—“現狀國”和revisionist—“修正國”這一對術語翻譯太生硬,不符漢語習慣,建議分別譯作“守成國家”和“攪局國家”(或“破局國家”),更符合漢語習慣,也避免與中國政治語言中的“修正主義”混淆。讀者諸君,以為如何?

(2017.12.20,僅代表個人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