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打仗標準逐一「過篩子」

1月4日,新年度開訓第一天,浙江省寧波市各縣級國動委人民武裝動員辦公室收到一份去年底能力考核評估通報,其中對人民武裝動員方案計劃、政治工作、組織建設、軍事訓練、裝備保障、行動能力、制度機制7個方面檢驗考核出的28個問題,拉單掛號,明確整改措施和時限。

從2015年12月初開始,這個市國動委結合作戰能力評估,基於戰時行動方案,採取“過篩子”的方式,對全市人民武裝動員作戰準備能力進行評估,全面掌握寧波市人武動員能力的情況。

調閱9000餘份文件和200餘賬冊——

評估抓建質量

2015年5月下旬,該市國動委組織縣級國動委人武動員能力自評,多數單位交出的“答卷”都無可挑剔。然而,在隨後的檢查中卻破綻百出:

某縣人員“大換血”,人武部動員組織未及時調整,新任領導連自己擔負什麼職責都不知道。

檢查某地落實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情況,會議記錄和落實文件,連軍地部署的會議都沒召開,談何認真抓落實。

正是這次自評,拉開了該市進行檢驗評估的帷幕。針對檢查出的問題,市國動委依據人武動員戰時行動方案,細化出186條建設細則,縣級國動委依據細則一項一項進行整改。

半年後,市國動委成立考核評估組,依據186條細則對各縣國動委進行評估。評估過程中,考核評估組調閱了9000餘份人武動員工作落實的“紅頭文件”、領導批籤、活動方案、會議記錄、工作計劃等原始資料;查驗了各類方案預案、民兵整組花名冊、動員潛力指標和政審教育資料等8大類200餘項……

評估過程中,只要發現違反規定的現象,評估組現場督促整改。市國動委常務副主任秦景號說:“這些硬指標的落實,見證的是平時抓建人武動員的質量情況,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戰時勝戰的把握就會大一分。”

點驗67個動員儲備基地和500餘份物資儲備協議——

核實儲備實力

近年來,寧波市國動委通過在行業系統組建動員中心、在產業聚集區組織動員聯盟的形式,建立了67個動員儲備基地,與相關企業簽訂了500餘份人員、技術、裝備徵儲協議。

協議簽了,會不會成一紙空文?評估組依據徵儲協議,逐個點位、逐個企業審查,發現問題不少。

“最大的難點就是動員產品常態儲備上出現‘空檔’。”動員參謀唐晉介紹說,某企業按協議為縣道橋搶險分隊儲備10臺挖掘機,但後期企業為了回籠資金和減少廢損率,將挖掘機賣掉了,卻沒有及時報批,這次評估組動員該企業時才發現企業成空殼。

潛力數據更新不及時,就對動員企業的生產現狀摸不準。動員參謀姚建新在檢查時發現了這一問題;某藥品生產企業,在擴大投資項目時斷了資金鍊,評估組看到的只是人去物空的廠房。部分儲備企業在變更產品時,不及時向國動委報備、合同不及時解除的問題也一定程度存在。

考核評估組針對這些問題,採取邊檢查邊整改方式,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研究方案限期落實。他們要求縣級國動委與政府主管部門、發改委、工商、企業(行業)協會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對動員潛力進行評估,對不能勝任動員任務的企業解除協議,及時與生產經營穩定、效益好的企業簽訂徵儲協議,確保動員任務落實。

拉動22支應急隊伍和550件武器裝備——

檢驗實戰能力

考核評估中,該市國動委集結拉動22支應急隊伍和550件武器裝備,拉動中設置戰時背景,組織10多種複雜戰術情況處置,評估成績均為優秀。

戰時行動能力評優,無疑是平時訓練下了真功夫。近年來,隨著民兵隊伍執行地方搶險救災、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增多,各地訓練內容安排漸漸側重於非戰爭軍事行動課目,而輕武器射擊、構築單兵臥姿掩體等實戰技能漸漸“荒廢”。

為此,該市轉變思路,組織單兵技能、專業訓練、戰術演練大練兵活動,錘鍊勝戰本領。採取現地組織點驗、現地明確任務、現地組織演練“三個現地”形式,狠抓使命課題演訓,提升戰時行動能力。同時,加大實戰化訓練跟蹤督導,組織督察組走進訓練場抓民兵訓練人員、時間、內容、效果落實。訓練動真格的,能力自然提升。在這次拉動中,80%以上被抽點的民兵基本掌握單兵臥姿掩體構築,90%以上熟練分解結合56式衝鋒槍,22支分隊5公里拉練成績全部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