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每到节假日,我们都背起行囊,来一次愉快的旅行。来到旅游目的地后,享受着旅游从业人员提供的各种服务。而这些给游客提供服务的人员则一年四季都几乎没有节假日。

随着国家对于旅游度假产业的重视,被称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产业迎来大发展,旅游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3300万人。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这个庞大的群体却由于工作地点远离城镇,大部分景区还在深山老林、人迹稀罕的地方,加上没有节假日,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在工作岗位上,包括春节、中秋这样万家团圆的日子,旅游从业人员也是在工作中度过。他们为了一份责任,一份坚守,用辛勤的劳动诠释劳动之美,展现旅游工作者的美丽风采。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所有景区从业人员都是人家休假度假的时候,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人家上班,就是他们休息的时候。只要游客玩得开心、快乐,留下整个旅程的经典回忆,再苦再累他们也感觉值得。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人,旅游就是这样一个幸福产业。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在中国旅游日过去的一天,我们搜出一批图片,是素有广东第一险峰、南粤小华山之称,位于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金子山的旅游从业人员的图片,他们有的是挑山工、背山工,有的是环卫工人,有的是建筑工人,有的是保安。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金子山挑山工像冯老先生笔下的挑山工一样,一根扁担、一副肩膀、两只塑料袋挑起了自己的人生,还有自己的家庭。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背山工除了肩膀还要靠腰的力气。每天背着重四百公斤的碎石,从山脚艰难地攀登到天梯脚。他们用一个背篓、一根背山杖背起了自己的人生,还有自己的家庭。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还有练得一身香港飞虎队一样飞檐走壁功夫的金子山环卫工人。他们上午在山上捡垃圾,下午则运垃圾,中午不下山,在山上吃饭。对于沿途台阶上的垃圾,他们很容易就清理完,放在垃圾背筐里。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对于他们挑战最大的是游客扔在悬崖峭壁下的垃圾,对于捡这样的垃圾,他们得像蜘蛛侠一样,将绳子的一头牢牢系在石头或栏杆上,另一头绑在自己腰上,然后垂直下到悬崖,捡完垃圾后再攀爬上来。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他们用绳索,一头将绳子系在腰上,一头系在铁栏杆上。双手按在一米多的护栏杆,用力一撑,攀上栏杆,翻越过去,顺着近乎90度的峭壁缺口向下开始捡垃圾,将垃圾捡到背后的箩筐里。很快背篓就满了,他们上到台阶处,用塑料袋袋好箩筐的垃圾,又背着箩筐下到悬崖处。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环卫工人说,在海拔1400多米的最高峰,周边峭壁悬崖,悬崖峭壁捡垃圾最危险,一方面峭壁上没有树木等攀附物,非常危险;另一方面峭壁风大,有时连站立都危险。越是陡峭、拐弯的山脚垃圾越多,捡拾的时候必须一边看着垃圾一边小心脚下,很多枯枝落叶看起来瓷实,底下确是空的。尤其山上湿度大,非常滑,雨后更滑,有时一脚滑空,整个人被绳子吊在空中。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金子山正在抓紧建设玻璃天梯与缆车,几十名高山“蜘蛛人”在金子山海拔1417米的最高峰抓紧施工,整个人悬空在悬崖绝壁上,被游客称为“悬崖上的跳舞者”。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哒哒哒”风钻对山体冲击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作业人员的身影在光影中若隐若现。由于山势陡峭,在地面施工的大型机械无法使用。所拟为固定桥梁支架,他们需要在山体上打上几百个每个深2米多的孔,用来锚固钢架,固定桥面。行走在绝壁上的勇士,他们除了要胆大心细、克服恐高,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中国旅游日,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那一群可爱的旅游从业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