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初五,十四,二十三,外面有金莫去擔」,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的傳統習俗中,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講究挑個好日子,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黃道吉日”。

這一點在農村的嫁娶、建房開工動土、祭祀活動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甚至有些農村,甚至是外出走親戚都要挑個“吉日”出門。

其實說起來“吉日”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很多人不懂它的含義。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探討“初五,十四,二十三,外面有金莫去擔”這句俗語的意思

在農村,很多農民朋友依然沿用舊時的歷法,也就是陰曆,而在陰曆的日期中,每個月總有幾天是老農民比較忌諱的。

其中流傳比較廣的就是“初五,十四,二十三,外面有金莫去擔”,這句俗語裡提到了三個日期,初五、十四,以及二十三,意思是每個月的這3天要儘量避免出門,就算外面有金子也別去擔回來。

在易經中,這三個日子是需要回避的日子。因為這三天是象徵著天子、真龍入中宮的日子,按照傳統,普通人不宜在外生事,也不宜操辦喜事。所以才會說“外面有金莫去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