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個什麼鬼?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說起來,酒是喝不完的。從中國傳統的白酒、黃酒、果酒,到西方鍾愛的紅酒、香檳、洋酒……每一種酒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適合的場合。

啤酒,在大多數國人的認知裡,和酩流、二鍋頭類似——便宜,沒啥講究,喝著隨意。冬天喝二鍋頭,夏天就是啤酒,配上花生米和變蛋這兩樣萬年不變的搭配,就是個消遣。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熱鬧的聚會一般會喝啤酒

但是隨著近年來啤酒業在中國的發展,啤酒屋在各個城市悄悄冒頭,並在各色酒吧中佔據了相當大一部分。人們開始瞭解到啤酒也和白酒、紅酒一樣,有不同的釀造方法、儲存方法,當然,也有不同的風味兒。啤酒中的佼佼者,就是精釀。

那麼,在精釀酒吧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的IPA到底是什麼呢?怎麼一提起精釀,就會有人出來瘋狂給IPA“打電話”呢?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酒吧展架上的啤酒

我們講IPA,要從它的誕生講起,這叫追根溯源。

我們知道,英國人一直以“紳士”自居,他們行為板正,典型的“要牛津鞋,不要布洛克”。就連卓別林那樣生活窘迫的人,也永遠帶著禮帽、拿著雨傘、穿著西裝上衣。所以當這群紳士來到印度的時候,面對恆河這樣糟糕的水源,實在是又嫌棄又頭大。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恆河。印度人在這裡洗漱、沐浴、喪葬、祭祀

所以這些紳士們就選擇喝啤酒——有酒精度,可以殺菌;有啤酒花,不易變質;發酵過程產生二氧化碳,比較刺激,適合在高溫的印度飲用。

1790 年,英國 Burton 地區的酒商 George Hodgson 開始將 Pale ale 啤酒運往印度,隨後便控制了當地市場,但這一行為與東印度公司交惡。19 世紀初,東印度公司決定反擊,他們製作了類似的啤酒銷往印度。隨後,這一類型的酒被大量出口並配合一系列的改良,最終成為了最早的 IPA 風格。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各種各樣的精釀啤酒

IPA風格形成後,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過得相當坎坷。甚至一度在禁酒活動中瀕臨消亡,直到後來,IPA進入美國,在這個宣稱“自由”的國家,才算是立穩了腳跟。

當然,“自由”的國家總喜歡玩出一些花樣改革,1975年,有個酒廠老闆通過幹投酒花的方式,做出了一款Liberty Ale,這就是美式IPA的開山之作。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倒啤酒。浮沫會帶出酒的香氣

早期的IPA,採用的是“

英式IPA+美式啤酒花”的搭配方式,既保留了傳統英國啤酒的琥珀色和酒體厚度,又能突出美國啤酒花的濃烈奔放。這時的酒更多的突出點是甜與苦的平衡。

當這種平衡風格逐漸穩定之後,愛玩又大膽的美國人又開始“作妖”了,他們為了追求更加濃烈的口感,開始大量加入啤酒花,釀出了口味更重、酒精度更高、香氣更豐富的double IPA,這種IPA的味覺刺激更為強烈,酒花的香氣甚至可以“撕裂”舌頭。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咕嘟精釀

啤酒花越加越多,酒體的顏色和厚度越減越淺。在這樣的加加減減中,啤酒花逐漸成為了啤酒的主角。

這個時候,IPA已經不是當初英國人創造出來的印度淡色艾爾了,他已經成為了一種釀造方式的代名詞——啤酒花為主,各種水果和芳香酯帶來濃郁的香氣,從而形成豐富的層次。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酒體清澈透亮的咕嘟精釀

這還不算完,當引用者對重口味啤酒帶來的刺激感疲倦的時候,IPA勢必要回歸平淡,所以,又有人開始著手釀造香氣不變,但酒精度和甜度開始常規化的啤酒——

清淡型IPA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咕嘟精釀IPA,1L裝

IPA的種類很多,但味覺體驗大都是一樣的——。這種苦味來源於它釀造過程中加入的大量啤酒花。

但是當IPA的苦味縈繞在口腔裡、舌尖上的時候,再喝上一口,香氣和回甘都出來了。就像經歷了一場驚險的尋寶,過程險象環生,但結果卻讓人興奮——這種滋味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這,就是喝精釀IPA的最大趣味。

你要不要嘗一嘗這經典的味道?咕嘟精釀的IPA,已漸入佳境... ...掃描下圖中的二維碼或者直接點擊閱讀原文,即可下單。現打現灌,全城配送,三環內1小時送達!讓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咕嘟”到美味的精釀——

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我们心心念念的IPA,到底是个什么鬼?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或閱讀原文,即可品嚐咕嘟精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