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需要斷奶嗎?

急性乳腺炎需要斷奶嗎?

來源 | 搜狐健康

門診叫號系統叫了幾遍王曉蘭(化名),卻不見有人進來,後面還有幾十位患者排著號,夏仲元主任讓跟隨出診的我到候診區看一眼。這時,一位戴著棒球帽、穿著運動衫的酷女孩兒跑了進來,頭上還貼著一片退熱貼,一邊道歉一邊說,“不好意思,主任,我胸漲得太疼,剛才想找地方擠奶,叫號的時候沒聽到。”

要不是這番話,很難相信學生模樣的她已經是一位30歲的新手媽媽了。整個上午,我跟隨中日醫院中醫外科主任夏仲元教授出門診,目睹了這個病例的診治過程,聆聽了主任對患者、學生的講解,也對急性乳腺炎的知識進行了梳理。

急性乳腺炎需要斷奶嗎?

“王曉蘭,你發燒了?還有哪裡不舒服?”患者坐下後,夏主任柔聲問道。

患者的臉燒得紅撲撲的:“我昨天開始發高燒,就給生孩子時認識的婦產科大夫打了電話。她說可能得急性乳腺炎了,向我推薦了您。”

“寶寶現在多大了?別怕,我給你看看。”夏主任帶著她走到檢查區,拉上簾子,一邊為她檢查一邊問:“發燒到多少度?乳房是否疼痛?奶通不通暢?大便情況如何?”

“我坐月子才20天。昨天發燒到39度,今天還在發燒;右邊乳房很疼,好像奶水堵了;這兩天大便乾燥。”患者如實回答。

檢查之後,夏主任回到坐到診桌前繼續問診,跟診的規培大夫和研究生也圍坐過來。主任講給曉蘭聽,同時也講給學生們聽:“根據症狀,我們判斷你是急性乳腺炎。一般來說急性乳腺炎有兩個典型症狀,即乳房腫塊疼痛和發燒。問患者大便是否乾燥,口渴不口渴,是中醫判斷是否實熱的診斷依據之一。”

夏主任一邊講一邊向學生們提問:“急性乳腺炎我們一般用哪種湯藥?”有人搶著回答:“瓜蔞牛蒡湯”。“還有一味中藥,對急性乳腺炎效果特別好,但是瓜蔞牛蒡湯裡沒有,我們通常單獨開給患者,是哪一味?”學生們陷入了思考,患者也好奇地等著答案。“是蒲公英!大家要把這些牢牢記在心裡,以後你們遇到急性乳腺炎,要一下子反應出來,這是咱們中醫治療急性乳腺炎的特色。”

“老師,如何給她退燒?哺乳期間慎用抗生素吧?”一位規培生問。另一位女生搶著答:“耳尖放血!”“很好,一會兒咱們就要為她做耳尖放血,再做排乳和理療。”每次門診,夏主任身邊都圍著七八位學生,小課堂提問式的診療過程讓每個人都啟動了複習和鞏固的機制,學生們對教材上的知識有了更加直觀真切的認識,患者也聽得明明白白。

身心同治:幫助新媽媽快速緩解急性炎症

夏主任為患者開出湯藥後,她的“師帶徒”弟子、一位長期跟隨她學習的女醫生和兩位規培生帶著患者來到中醫外科治療室,進行耳尖針刺放血退熱治療和排乳治療。

中醫認為“火性炎上”。耳尖放血的作用主要是清熱瀉火,特別是洩胸膈以上之火。耳尖放血一般可以治療如頭痛、結膜炎、腮腺炎、麥粒腫等實熱病症,對高熱持續不退也有顯著效果。耳尖在耳廓微經絡中為肝經所主,肝在中醫裡被稱作“將軍之官”,和情緒活動密切相關,肝臟功能失常,容易產生肝火症狀。

這位患者的情況就可採取耳尖放血。具體操作,把耳尖穴消毒,用三稜針或注射針頭點刺出血,擠出5滴—8滴血後,用幹棉球壓迫止血即可。放血治療的退燒效果立竿見影,半個小時左右,體溫就降下來了。

醫生還會採用乳腺治療儀輔助治療,通過紅外線照射、脈衝磁療和中頻理療,能直接作用到皮膚血管、淋巴管和乳腺組織,紅外光的熱效應可以改善增加乳房血液循環,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加快,促使乳管通暢,從而有利於乳汁排出和局部炎症消退。

急性乳腺炎需要斷奶嗎?

哺乳習慣、情緒波動……都可能引發急性乳腺炎

治療室環境私密、心情放鬆,患者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和大夫們聊起了自己初為人母的喜悅和煩惱:孩子的降生,讓溫馨的小家庭變成了老人、月嫂齊上陣的大家庭,兩代人在坐月子和育兒觀念上也存在差異。

公公婆婆高薪請了月嫂,希望儘量照顧好媳婦和孫兒,但月嫂做通乳按摩的力氣太大,特別是近幾天的手法讓她疼痛難忍;老人和月嫂還建議每天讓寶寶含著媽媽的乳頭睡覺,說可以增進母子感情,二十多天下來,她始終擔心睡著了壓著孩子或者堵住孩子呼吸,自己一直睡不好,孩子在懷裡也睡不踏實;患者自己也意識到,可能正是月嫂的暴力通乳加上孩子的過度吮吸,導致了乳腺感染髮炎。曉蘭最近心情也較為壓抑,怕疼,又怕老人失望、多想,自己總是默默忍著……

治療結束,曉蘭再次來到門診,夏主任得知她最近的生活狀況後,告訴她孩子含乳入睡的老觀點是不科學的:“不要讓孩子含著乳頭睡覺,孩子口腔中的細菌可能進入乳管或乳頭上微小的皸裂,引起感染。此外,新媽媽哺乳期間,要漸漸養成按需、定時哺乳的習慣,注意哺乳姿勢,每次哺乳要排空乳汁,哺乳後要及時清洗乳頭。”

很多新媽媽都經歷過“堵奶”的苦惱。乳汁中的營養成分極為豐富,乳汁本身也含有一定的正常菌群,不良的哺乳習慣可能打破菌群平衡,致病菌一旦侵入,乳腺會很容易感染髮炎。另外,情緒不好和休息不好,可能導致產婦免疫力下降,也給致病菌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機。

夏主任還告訴她,如果乳汁可以正常分泌,通乳按摩就不是必須的。任何操作都應該首先考慮到產婦自己的感受,不當的按摩可能對乳房造成傷害,反而得不償失。

“孕產期的照料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知識不僅要讓產婦知道,還需要讓丈夫、長輩都有所瞭解,整個大家庭達成共識,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身心健康,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顧。”

聽完夏主任一席話,曉蘭不由看了看門外。原來她的丈夫和婆婆一直在候診區耐心地等著她,因為中醫外科女患者多,小夥子和母親不好意思進到診區。當身體的不適減輕之後,內心的壓力或許也隨之釋放了不少。看著他們,我們彷彿也看到無數個普通家庭的喜怒哀樂。或許一會兒他們會有很多話要說,希望這一家人可以更好地溝通,為新媽媽的身體康復營造一個更加輕鬆、彼此共情的氛圍,也祝福他們家的小寶貝健康成長。

急性乳腺炎需要斷奶嗎?

不同時期急性乳腺炎應對方法不同

產後乳腺炎是產褥期常見的一種疾病,常發生於產後3周—4周的哺乳期婦女,所以又稱之為哺乳期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糖球菌及溶血性鏈球菌,經乳頭的裂口或血性感染所致。哺乳期媽媽患急性乳腺炎,會出現一側乳房局部脹痛腫塊,皮膚紅、腫、熱、痛,甚至出現寒戰、高熱 、全身疲乏無力,局部形成膿腫。一旦發現有急性乳腺炎的症狀,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發展到化膿時需手術處理,不僅病人痛苦,還會影響到寶寶吃奶。治療原則以疏通乳汁及抗感染為主,具體治療方案應謹遵醫囑。

那麼問題來了,急性乳腺炎需要斷奶嗎?這也是新手媽媽和家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1、急性乳腺炎初期:乳房脹痛,皮溫高,壓痛,因乳汁的淤滯,靜脈和淋巴的迴流不暢,乳房局部出現邊界不清的硬結,此階段如能正確處理,則炎症可消散。早期主要治療手段是理療,手法排乳,若炎症加重或出現發熱,甚至高熱,白細胞增高,可加用抗菌素。一般來說,通過中藥內服和外敷相結合的手段,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就能痊癒。這個階段,鼓勵繼續哺乳。

2、急性乳腺炎膿腫形成期:急性乳腺炎侷限化,即形成急性乳房膿腫,可能向外破潰,也可能向內破潰穿入乳管。B超檢查可以判斷有無膿腫和膿腫的位置。如果發熱加重,腫塊疼痛加重或跳痛,必須就醫,儘快穿刺抽膿或切開排膿和消炎治療。穿刺抽膿時,患側的乳汁可用吸奶器吸出或用手擠出來,健側的乳汁可繼續餵養,膿液一般不會進入乳管。必要時需停止哺乳。

專家提醒,一旦發生急性乳腺炎,應選擇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才能保證炎症及時得到控制,取得較好治療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