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哈哈的開心麻花,也曾經過的「苦哈哈」—揭祕最賺錢的舞台劇

2003年春節,範偉在春晚小品裡的那句“我這心啊,拔涼拔涼的”,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坐在電視機前的張晨還不知道,身為觀眾的自己,已經和喜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每個人的前半生,都在不斷尋找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從北京建築大學畢業以後,張晨一直做著工程師的工作。

當初在選擇城市建設專業時,並沒有經過什麼深思熟慮,和那個年代的很多人一樣,張晨也是“為了上大學而上大學”,至於興趣,理所當然的被排到“生存”之後。

嘻嘻哈哈的開心麻花,也曾經過的“苦哈哈”—揭秘最賺錢的舞臺劇

在大學時代,張晨參加了學校話劇社和樂隊,但也只是業餘愛好使然。除此之外,在他的成長曆程中,幾乎從未與“藝術”沾過什麼邊兒。

直到2003年,張晨和好哥們兒遇凱受到導演田有良的邀請,三個人一起成立了“北京自由元素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打算一起拍影視劇。

彼時的張晨只是將這家公司作為副業,投完錢就當了“甩手掌櫃”,剩下遇凱和田有良打理公司。

然而,還沒等一切步入正軌,同年3月6日,北京接報第一例輸入性非典病例。

嘻嘻哈哈的開心麻花,也曾經過的“苦哈哈”—揭秘最賺錢的舞臺劇

來勢洶洶的病魔影響了所有人的生活,學校放假,工廠停工,全城戒嚴,公司的計劃根本沒法繼續展開。

無奈之下,三人決定將方向轉到舞臺劇。

於是,北大中文系畢業的遇凱帶著幾個同門,再加上張晨和田有良方向性的意見,創新了話劇的演出模式,公司的第一個劇本——《想吃麻花現給你擰》就這麼被“攢”了出來。

有了好的劇本,張晨他們開始尋找合適的演員。起初他們邀請的是2002年出演《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走紅的于娜,因為與謝娜在同一個經紀公司,于娜將這種創新話劇的演出模式告訴了她,謝娜又跟何炅講了,何炅看了劇本非常高興,主動跑到公司試戲。

嘻嘻哈哈的開心麻花,也曾經過的“苦哈哈”—揭秘最賺錢的舞臺劇

因為喜歡,何炅甚至不計報酬,“算了哥,咱給不給無所謂”。這是公司的第一個作品,也是何炅在舞臺劇方面的處女秀。

找到好的演員後,經過不斷地打磨,2003年12月,《想吃麻花現給你擰》正式開演。

堅持很難,但放棄更難

《想吃麻花現給你擰》寄託了全公司的希望,但可惜的是,首演並沒有出現預想中的火爆效果。十五年前的觀眾們還沒被培養出足夠多的“藝術細胞”,大多數人還是更習慣守在電視機前。

再加上幾個人都沒什麼經驗,對於舞臺劇市場沒有做出細緻的考量和分析,剛起步就選擇了大劇場表演,空空蕩蕩的觀眾席和高額的場地費,給他們結結實實地潑上了一盆冷水。

嘻嘻哈哈的開心麻花,也曾經過的“苦哈哈”—揭秘最賺錢的舞臺劇

事已至此,張晨他們只能賠本賺吆喝。面對當時的困境,三個人對公司今後的發展也產生了分歧:田有良想繼續導影視劇,張晨和遇凱卻覺得,既然做了舞臺劇,索性就再堅持著試試看。

而就是這樣一份堅持,成就了日後的喜劇傳奇。

養出一匹黑馬要多久?張晨的答案是:十二年

田有良最終還是離開了,而張晨和遇凱兩個外行,憑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決定繼續走下去。

讓他們欣慰的是,幾場演出過後,《想吃麻花現給你擰》憑藉不俗的口碑,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觀眾和媒體們的心中,“麻花”逐漸成為這部舞臺劇的代名詞。

張晨和遇凱一合計,不如就給團隊起名叫“麻花”吧。兩人跑到工商局,想註冊個品牌,但工作人員說“麻花”是食品,不能隨便註冊,於是他們就在前面加上了“開心”兩個字。

直到那時兩人可能都不敢想象,“開心麻花”這個一拍腦門兒想到的名字,會被全國的觀眾熟知。

在《想吃麻花現給你擰》之後,開心麻花團隊進入了高產階段,範圍涉及舞臺劇、音樂劇、小品、網劇、兒童劇,製造出了不少例如《瘋狂的石頭》、《烏龍山伯爵》、《江湖學院》這樣的“爆款”,還吸引了各界明星助陣——除了起初的何炅、謝娜,還有柳巖、林依輪、尚雯婕、包貝爾等等。

而沒過多久,開心麻花團隊的“草根”隊員們,也成為了明星。

“郝建”沈騰是開心麻花的元老,從2003年開始,沈騰就出現在了開心麻花的舞臺上,搭檔馬麗則在2005年加入。通過“春晚”這個令人羨豔的契機,兩人將開心麻花的小品帶展現給了全國觀眾。

嘻嘻哈哈的開心麻花,也曾經過的“苦哈哈”—揭秘最賺錢的舞臺劇

2012年,開心麻花的小品《今天的幸福》入選了央視春晚,觀眾們記住了小品裡那個賤兮兮的“郝建”;2013年,“郝建”再次登上春晚的舞臺,還帶上了黃金搭檔馬麗;2014年,春晚導演馮小剛邀請兩人搭檔表演小品《扶不扶》;2015年,“開心麻花”的名字第四次出現在了春晚熒幕。

到了2015年6月底,開心麻花共完成創編話劇20部,累計演出場次超過3000場,累計觀眾人數超過了150萬人。

有了這些“光榮戰績”,開心麻花想不火都不行了。而真正讓他們功成名就的,是2015年9月上映的那部《夏洛特煩惱》。

嘻嘻哈哈的開心麻花,也曾經過的“苦哈哈”—揭秘最賺錢的舞臺劇

作為國內少見的高口碑喜劇片,《夏洛特煩惱》的總票房超過14億元,徹徹底底成為了當年的票房黑馬。

苦熬了12年的開心麻花,終於迎來了名利雙收的時刻。

與“話劇第一股”擦肩而過,賣笑之路任重道遠

2017年6月16日,開心麻花向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並在6月30日領取了受理通知書。

就在人們紛紛期盼“話劇第一股”的上市時,開心麻花的IPO卻沒有了下文。

今年4月3日晚間,開心麻花在全國股轉系統發佈公告稱,“因擬進行股權結構調整,經公司認真研究和審慎決定,擬終止在創業板的IPO並撤回相關申請文件”。這意味著,開心麻花耗時九個月時間的IPO之旅,將暫時畫上句號。

所幸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開心麻花依舊“開心”,依舊全心全意 “為人民娛樂服務”。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開心麻花的“賣笑之路”將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