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信記憶:十年前,我在銀廠溝親歷生死救援

這是一篇源自置信集團員工口述的文字,記錄了2008年5月12日地震時,一百餘名置信人在銀廠溝經歷的生死時刻。

置信記憶:十年前,我在銀廠溝親歷生死救援

大地狂吼,群山亂舞。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大家在會議室等專家來開會,屋子突然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一次,兩次,“地震了!”有人大聲叫起來。

所有人立刻向屋外跑出去,驚慌失措地站在停車場外一塊草坪上,但那裡也不安全,旁邊的樹仍然在搖、電杆在晃動。四周的山更是在怒吼、崩塌,整個大地都在顫動。

視線所及之處,辦公區、住宿區、商業街、接待中心、食堂……所有建築一直不斷搖晃,直至逐漸扭曲,房屋、建築接連倒下。對面的九峰山群山也開始垮塌,發出轟轟的巨響。

災難在瞬間來臨,感覺世界末日真的到了。

廣場這時已經聚集了好幾十人,都是置信同事。大家不斷喊著“過來!過來!大家抓在一起!”

就在大家彼此保護的同時,地面有的地方開始隆起,有的地面又開始出現裂縫。四圍的山仍在搖動,離我們近一些的似乎馬上就要翻過來,遠一些的也像要塌下來。

大家只能閉上眼睛,緊緊抱在一起。

“就是死,我們也死在一起!”有人大聲吼著說。

置信記憶:十年前,我在銀廠溝親歷生死救援

劫後餘生

人生最漫長的兩分多鐘後,搖晃漸漸減弱。來不及相擁感嘆劫後餘生,第一時間,人們的意識出奇的一致:救人!

1號院倒了,有人困在那裡!幾十個人立即向1號院衝去,10多分鐘後,受困的人被救出來了,兩人受傷嚴重。小賣部的木屋倒了,大媽被壓在下面!但她的身上壓了太多東西,只能用刀砍開瓦片和木頭。20多分鐘後,大媽得救了。

餘震不斷,地還在不停地晃,山體也在不斷垮塌。對面的房屋、公路和橋樑全被埋了。

打開車內收音機,消息不斷傳來。汶川大地震,8.0級,距離銀廠溝20公里!餘震不斷,所有人必須馬上轉移。但很快我們發現,河流水漲,道路垮塌,大家已被困在山上了,而這裡距離龍門山鎮有17公里之遠。天已漸黑,如果當晚往外走,將無比危險。

這時已經有不少附近村民陸續趕來,我們決定大家第二天一早一起走出去。

那天是週一,大多數人都下山開例會,幾乎沒有一個主要領導在現場指揮。平日的訓練和空前的災難,讓團隊協作達到了空前一致。大家馬上進行了簡單的任務分配:三名保安兄弟下山報信;一部分人去倒塌的房間找些藥品、棉被、糧食等必需物資;一部分人去倒塌的房屋拿些木頭,準備晚上烤火用。冒著生命危險弄出這些東西后,大家和村民一起集中在廣場,不準單獨行動。

夜,一片漆黑。雨還在下,地不時在動,山體仍在不斷下滑。滑坡的聲音在夜雨裡尤其駭人,轟隆隆,轟隆隆地悶響,聽起來不知遠近。有人在小聲啜泣。

好在篝火燃起來,熱騰騰的稀飯也好了。飯後大家心情平復了一些,安靜下來。男同事們在地面上臨時搭起一個大床,加上村民總共160多人,大家就睡在一張“床”上,彼此用體溫取暖。

慢慢安靜下來,秒針滴答滴答走著,大家都睡不著。忽然,對講機的噪音輕輕響起,然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你們在嗎?”是山下同事的聲音,他們救援來了!

置信記憶:十年前,我在銀廠溝親歷生死救援

▲小漁洞大橋

“敢死隊”

從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置信彭州項目的高層們就心急如焚。

“我們逐步瞭解到了這次地震絕對非同小可。在半小時後用座機與山上聯繫通了,但具體情況他們也不能全面把握。”他們立刻開車前往銀廠溝,但到小漁洞橋時發現橋已經斷了,車子過不去。

幾位同事立即主動請纓組成“敢死隊”,徒步上山打探情況,出發時是下午5點。當晚10點,集團董事長終於和彭州公司取得聯繫,並在第二天出現在了救援現場,電話裡,他要求項目領導“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人全部救出來”。

“敢死隊”成員在路上見到的實際情況遠比之前的想象糟糕得多。

唯一的小漁洞大橋已扭成麻花狀,路上遇到山上下來報信的保安,安排他們繼續下山報信。一路飛石、泥石流不斷,“敢死隊”到響水洞時已是夜裡,伸手不見五指。餘震不斷,加上下雨造成的塌方,讓繼續前行變得危險莫測。但大家藉著手機燈光,繼續摸索前行。

夜裡10點,“敢死隊”路過最危險的“鬼招手”,路基已經被完全破壞,腳下的岩層隨時可能垮塌,那下面是一望無際的懸崖。

“反正我們要活一起活,要死也在一起”,大家相互打氣。過河時,幾個人手牽手一步一步往前挪動,20米寬的河走了30分鐘。

不停趕路,凌晨時,“敢死隊”終於和山上的人會合了。看到他們,廣場上的人全都歡呼起來,這代表著生路,“他們能走上來,我們就一定能走下去!我們不能再等待,一定要自己主動突圍!”

置信記憶:十年前,我在銀廠溝親歷生死救援

轉移

5月13日一早,開始組織集合清點人數,隊伍裡有4個重傷員和幾個輕傷員,大家用竹子做了4副擔架,把重傷員綁在上面,身上身下各裹一床棉絮,“我們一個都不能少!”

接下來的路,比“敢死隊”們來時艱難多了,這隻隊伍浩蕩又緩慢。

9點出發,才往外走了幾十米,就發現沒路了。公路幾乎全部垮塌,走半個多小時才終於找到一段稍微完整的公路,但沒走幾步就又要下坎。爬坡下坎,穿越激流,餘震不斷,山體和房屋不斷倒塌,危險始終像影子一樣隨行。

路上遇到林地,大大小小的樹木橫七豎八地躺著,必須清障才能通過。還碰到一道約90度的絕壁,下面是百丈深淵,上面是陡崖,在部隊的幫助下才得以通過。

當時只有一個信念,就是隻要我們還有力氣,就必須把傷員抬出去。

兩小時、五小時、五公里、十公里。抬擔架的肩膀慢慢腫脹,然後開始流血。絕大多人沒有吃早飯,力氣透支,人脫水了,大家輪換著抬擔架前行。

快了,快了!大家相互鼓勁。

從早上9點走到下午4點,距離龍門山鎮還有5公里。突然,我們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身影。“是陳總他們!”在我們轉移的同時,陳華宏等公司高層領導們也正艱難向山上爬,恰好在這裡相遇!

相見剎那,很多人不禁痛哭失聲。陳華宏抹了眼淚,馬上接過一個擔架,抬著重病員帶領大家直向山下而去。

下午6點,所有人員到達彭州。山上100多人全部安全成功下山,不僅如此,還同時成功帶出了100多名村民。

置信記憶:十年前,我在銀廠溝親歷生死救援

口述:宋廷超

整理:梁莉萍

注:文中圖片源自網絡

後記:

2008年5月12日,銀廠溝消失了,兩座山峰因為地震,合了起來,把銀廠溝吞沒。108名置信人在銀廠溝的生死救援少有人知,但在所有耳聞目睹的人那裡,這些記憶可能永遠不會消失。10年過去,銀廠溝曾經的樣子再不會重現,但這篇文字卻重現了置信精神最閃亮的26個小時。

置信,曾經是很多人心中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綠城“的成都本土企業,而這篇文字能夠從一個側面給出什麼是”置信精神“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