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糖價易跌難漲 需出台政策保護糖農利益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今年上半年,糖價持續下跌讓糖農們很發愁。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在17日召開的上半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發佈會上表示,巨大的國內外價差導致後期國內糖價易跌難漲,需要抓緊研究保護糖農利益、促進食糖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在廣西南寧一家主要做倉儲物流的企業,記者看到幾乎每個倉庫裡都堆滿了白糖。負責人鄧軍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的倉儲數量和客戶都發生了變化。

鄧軍:以2月份為例,去年我們儲存了大概13萬噸,今年2月已經增加到了30萬噸。儲存的主體就是各個糖廠,往年糖價好的時候中間商比例可以達到40%左右,今年基本上就沒有了。

2018年上半年,白糖市場處於下跌通道。卓創資訊分析師孫悅指出,一方面跟隨美糖下跌的走勢,全球食糖主產國的增產預期較強,供應充裕的擔憂導致投資者多看空心態;另一方面除了受美糖跌價影響之外,國內自身也存在利空點。

孫悅:一是供強需弱矛盾突出,上半年開榨高峰期,新糖大量上市,而需求處於淡季,市場走貨較慢,而且走私糖也一直在售,貨源供應壓力較大;二是糖廠面臨資金回籠兌付蔗款的壓力,本年度廣西糖廠開榨期間,地方政府要求糖廠在甘蔗入廠後的一個月兌付全部蔗款,糖廠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只能降價促進出貨。

而白糖自身大環境的不樂觀導致市場存在較強的看空心態,所以任何一點帶有利空色彩的消息都會被放大解讀,從而造成糖價的新一波下跌。

孫悅:銷售數據不理想、進口保障措施關稅下調以及傳聞不斷的目標價格直補政策都加速了糖價的下跌,期貨盤面的下跌與資金的心態有很大一部分關係,同樣期貨下跌的態勢也加重市場悲觀心態,反而對現貨價格造成拖累。

根據糖協數據統計,截至6月底,2017-2018年度全國工業庫存在380萬噸左右,如果按照往年7-9月份三個月的銷售數據估算,預計本年度結轉工業庫存在100萬噸左右,為近四年以來的高點。卓創資訊分析師孫悅表示,2017-2018年度僅剩兩個半月的時間,庫存的消化進度是影響糖價的一個關鍵因素,另外政策方面的變化也影響著未來兩個月乃至下半年的市場走勢。

孫悅:首先是進口方面,2018年配額外食糖進口許可發放時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加工糖廠的生產進度;然後是放儲方面,從放儲時間節點上看,一般下半年放儲的概率較大,主要由於陳糖消化庫存,新糖上市不多,而且受助於節日效應,糖源需求相對尚可;再看直補方面,直補政策對市場來說是有利的,利於商品市場的長期發展,只不過實施後的短時間內可能造成價格的跌落。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在17日召開的上半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發佈會上表示,價格最能體現供需的反映,一般供小於求一定會漲價,供過於求一定是跌價。

唐珂:今年以來,國內食糖價格連續走低,6月份批發均價跌至每噸5394元,環比跌2.1%,同比跌18.0%。目前價格水平已經明顯低於每噸6000元左右的成本線,製糖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後期兌付蔗農糖料款很可能出現困難。

唐珂指出,我國食糖產不足需、貿易依存度高,價格下跌主要是受國際市場供大於求壓力傳導。

唐珂:由於印度和泰國食糖產量大幅上漲,國際糖業組織(ISO)將2017/2018榨季全球食糖供應過剩規模上調至1000萬噸以上,並預計未來一個年度全球食糖供應還將過剩850萬噸,今明兩年供應過剩可能達到新高。受此影響,今年1-6月紐約11號原糖期貨平均價格為每磅12.72美分,同比跌幅27.4%,表明國際市場主體普遍看空後市。

國內食糖市場已進入純銷糖期,唐珂表示,巨大的國內外價差導致後期國內糖價易跌難漲,需要抓緊研究出臺保護糖農利益、促進食糖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唐珂:目前配額內15%關稅下,巴西食糖到岸稅後價僅為每噸3275元,比國內糖價低2000元以上,巨大的國內外價差導致後期國內糖價易跌難漲,需要抓緊研究出臺保護糖農利益、促進食糖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歡迎添加關注田聯網微信公眾號:tianlianwang1234 柑橘網微信公眾號: ganjuwang123 瞭解更多農業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