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的起源你知道嗎?

風水的起源你知道嗎?

縱觀歷史,風水學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夏商周是風水學說的萌芽期,先秦是風水學說的孕育期,唐宋是盛行時期,明清是氾濫時期。

在原始社會,人們迫於惡劣的自然環境選擇適宜棲息繁衍的“近水向陽”之地,就是風水學最開始的實際應用。文字出現以後,風水學也隨之見諸記載。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許多關於卜宅的記錄。《逸周書》中也記載“土宜天時,百物行治”,附天觀地成為後世風水術的依據。

風水的起源你知道嗎?

戰國先秦時期,隨著《周易》和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盛行,開始建立起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為主導的學術思想。這時出現了相宅活動:《尚書》載“成王在豐,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這是相陽宅;《孝經》載“卜其宅兆而厝之”,這是相陰宅。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承襲了以往的“土宜”觀念,同時開始有了“氣”的概念。漢代出現了《堪輿金匾》、《宮宅地形》、《移徙法》、《圖宅術》等風水著作,標誌著風水學在理論上有了初步的歸納和總結。魏晉時期,郭璞在《葬書》中將風水術從傳統的相地術中抽出,對風水下了定義,並全面構架起風水理論,因此被稱為風水鼻祖。

風水的起源你知道嗎?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鼎盛時期,各種學術刺激風水理論體系日漸完善。江西派風水師楊筠松在民間實踐風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廣的作用。到了近代,陳摶、邵康節、朱熹和蔡元定等著名易學家對風水進行了闡釋和認定。一些風水著作相繼出版,從而出現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為主體的風水學理論體系。

明清兩代,通過對各類風水學朽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學者們的不斷探研,風水理論己相當完備。風水師的勘察活動己從帝王宮殿走到城鄉民宅等各類場從民國到現在,學者們主要是對中國風水傳統文化進行重新評估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