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近日,“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在北京發佈,兩家閩企上榜全球50強。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兩家閩企上榜全球50強

7月5日,“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在北京發佈。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由《中國工程機械》雜誌製作,自2002年至今已經連續發佈17屆。

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企業,銷售額總計1644.11億美元,同比增長28.28%;營業利潤共計156.27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170.88%。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在上榜的50家企業中,美國企業6家,日本企業12家,中國企業12家,德國企業5家。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並稱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四大強國”。

全球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的卡特彼勒;第二第三都是日本企業。中國進入十強的有兩家,分別是排名第六大徐工機械,以及排名第八代三一重工。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上榜企業中,有兩家來自福建的工程機械公司上榜,分別是排名36位的龍工控股,與排名41的廈工機械。

而在今年4月,英國KHL集團旗下《國際建設》雜誌也發佈來一份榜單,同樣叫“2018年度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該榜單顯示,中國龍工與廈工機械排名更加靠前一點,龍工控股排30位;廈工機械排名第三十九位。

中國龍工,山溝溝爬出的“巨人”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廈工是一家資深的國有控股工程機械製造商,歷史悠久,來自廈門特區,進入全球50強不讓人驚訝。

創建於1951年的廈工,1993年12月由廈門工程機械廠改製為上市公司。而就在1993年,龍巖人李新炎創建龍工。中國龍工,這家起源於閩西龍巖的工程機械製造商,現在的全球排名甚至比廈工更高,就讓人佩服了。

中國龍工創始人叫李新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人,1951年11月生,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企業家,1993年正式創辦中國龍工。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公開資料顯示,在創辦龍工之前,據說李新炎曾經當過工人,還在機關裡上班過一段時間。在上世紀80年代,去香港淘金,從事國際貿易,並完成“第一桶金”的積累。不過江湖傳言,李新炎早期曾經創辦過水泥廠,這才是他完成原始積累的第一步。但李新炎對這些陳年舊事都沒有“現身說法”。

1993年,李新炎投資1600萬元在龍巖創建福建省龍巖工程機械廠,恰好是中國建築業迅猛發展的開端。從道路建設,到城市建設,到礦山資源開發,大建設浪潮從南到北,從東倒西,從白天到黑夜,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在這個大好時期,洞燭先機的李新炎抓住機會,將龍工發展的如火如荼,成為中國工程機械一匹黑馬。

在龍巖這個山區城市,已經無法滿足龍工的“胃口”的時候,2000年,李新炎帶領中國龍工“殺入上海灘”,設立上海龍工。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中國龍工創始人李新炎

在上海這個中國經濟中心,中國龍工更是如魚得水,通過自主創新、產業併購“兩條腿”走路,迅猛壯大。2005年,中國龍工香港上市,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企業,之後中國龍工進入恆生指數系列。

現在,中國龍工在福建、上海、江西、河南四大基地擁有19家全資子公司。

財富暴漲慈善隨身

中國龍工上市之後,李新炎的財富也逐漸被“發現”。

在2005年的胡潤百富榜上,李新炎以47億的身價,排名福建第二名。上市當年,中國龍工業績依舊錶現不凡:營收同比增長27%達到26.8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79%,達到2.35億元。

2007年,龍工憑藉雄厚的實力獲得“年度全球工程機械50強(第40位)”。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而中國龍工發佈2017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7年集團收入89.94億元,同比增長74.76%;淨利潤10.46億元,同比增長126.48%;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16港元。相比十二年前,營收增長3倍多,淨利潤增長4倍多。

2017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顯示,李新炎以116.5億元,名列中國富豪榜193位。而在2018年3月份發佈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榜上,李新炎以17億美元,名列全球1500位。換句話說,在2018年,李新炎在全球74億多人口中,財富排在1500位。

伴隨企業成長,李新炎身價同步上漲的同時,也是榮譽滿滿。福建省政協常委、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伴隨財富上漲、榮譽接踵而來,慈善也是如影隨形。2007年4月,李新炎慈善基金會正式成立,成為中國公益慈善軍團中,一隻新生力量。目前,李新炎慈善基金會已經在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捐獻數千萬元。

而在創建基金會之前,李新炎已經在龍巖捐資近千萬元,熱心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

閩商觀察

「走出去看世界」

福建以輕工產業聞名,尤其是泉州的紡織服裝,更是名聞遐邇。但機械行業也是福建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

早在2013年,福建機械行業產值就已經突破5000億元。2017年,福建機械裝備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達8000億元,與萬億產值近在咫尺。

機械產業,被稱為“工業之母”,是典型的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勞動密集型工業。福建能夠擁有兩家世界50強機械行業企業,尤為難得。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更為難得的是,李新炎能夠在龍巖這個山區城市,逐漸將一家小型企業,發展到這個程度。

而這與李新炎善於走出去頗有關係。

第一次走出去是,在上世紀80年代,李新炎到香港闖蕩。一個年輕的山區人,跑到花花世界香港,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的。也是在香港回來之後,他才發現中國機械裝備產業存在巨大的機會,從而創建了龍工。

李新炎第二次走出去,是在2000年,在上海設立新的總部。在早期互聯網不發達的時候,在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中心,李新炎顯然受到諸多裨益,不管是從市場角度,還是從產業擴張角度。

現在有一句流行語,說的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其實,創業過程,何嘗不是看世界的過程!只有瞭解這個世界,才能把握未來趨勢,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合適的產品或者服務。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一家福建民企強勢入榜

而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時,傳統的創業機會已經微乎其微。因為每一條賽道上都擁擠不堪,前有巨頭,後有追趕。在這種狀態下,只有創新才能更好把握市場機會。

這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核心含義。

文:林仙平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