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华山政委下农村

跟随华山政委下农村

华山(时任四十六军政治部主任)

1965年,我做为秘书,随华山政委参加了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公杜的社会主义教育,前后十来个月,耳濡目染老首长的精神境界,现在回忆一二。

华政委带领谭永昌和我,还有地方干部、东师大毕业生,包了ー个大队。经过调查研究,他认为对干部要全面分析,保护积极性。半个月后,他做为分团副团长、党委副书记,感到有责任帮助工作队员端正认识。他建议开会,在会上,他根据自已的调查研究,有根有据的论证了干部队伍的主次、明暗,要求大家注意抓积极因素。他有两句著名的经典语录:“抓积极越抓越积极,抓消极越抓越消极”,在干部中广为流传。正是由于他的实事求是精神,一拉溪的“四清”虽不可避免地有“左”的成份,但没有非正常死一个干部,死一个群众。现在看来,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种独树一帜的态度,不正是马克思主义坚定性、成熟性的表现么。

我们是在秋收前进点的,在进点前的干部会上,和以后每半月左右一次的工作队员会上,他总把“颗粒归仓”、“小秋收”、“积肥”、”备种”、“播种”、“铲地“挂在嘴上。他总要我们注意这方面的情况,抓住这方面的典型。在所有的统计报表中,他最看重的也是这些数字。还规定了工作队员必须完成的劳动日、积肥数量,每次开会都公布。这年的秋收还是第二年的播种面积、施肥数量、铲地质量乃至年收成,都是上乘的。

为了加强部队干部的自身建设,正确处理主客观改造的关系,搞好军政军民团结,他敏锐地抓住了李光云、杜铁环同志提出的向地方学习的建议,大张旗鼓地向部队干部宣传向地方学习的意义、目的、内容和途径,并将他们总结的经验,上报军、军区和吉林省委、东北局。领导机关都以各种形式做了转发,后来总政也以电报转发全军。认为抓住了一个带方向性的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正是由于华政委抓得早,下了力气,军民军政关系比较融洽,即使以后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地方干部和群众的反映也还是称道的多,没有发现再要我们去”擦屁股”的事。

在社教的整个期间,他和所有的工作队员一样坚持吃百家饭,住贫下中农房,白天下地,半夜打场,早起拣粪,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如何生产、持家,老乡们亲切地叫他”老八路”、“老华”。他对贫困户极为关心,送去衣被、钱粮,安排春节生活。他对工作队员工作上要求严格,生活上却很关心,每次集合他都亲自招呼给大家搞顿肉吃,不能搞垮作战部队干部的体质。对他身边工作人员的关心教育更甚。几十年来,各时期都有首长和机关同志转告老政委的关切,虽然,他从未对我讲过,但我相信这是绝对的事实。近几年,沈阳军区黄大陆部长来湘多次转来老首长的厚爱和鞭策。我们这些当年的小青年,虽已年老力乏,但要走好人生的旅程,仍需要像老首长们当年那样的精神支撑。

——选自四十六军内部刊物[爱晚情音]1997.12.3。

向[爱晚情音]前辈致敬!

感谢[爱晚情音]主创者后代!

感谢华山前辈子女提供照片!

跟随华山政委下农村

PLA13613713813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