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領事館到紅軍園,如果古建築會說話

記得那一年(1869年),她還是活潑可愛的小女孩,穿著一身漂亮光鮮的白裙子,就像清水出芙蓉般潔白無暇,寧靜雅緻,還帶著一雙晶亮的眸子,明淨清澈,一顰一笑,都帶著高貴的神色。她明眸婉轉,看著四周美麗的風景,聽著大家的讚歎,心情愉悅。

從英國領事館到紅軍園,如果古建築會說話

英領事館舊照片彩色還原圖(來自網絡)

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看見她,卻是低著頭匆匆走過,是她不夠動人嗎?她問門口的老榕樹,老榕樹嘆了嘆氣:“孩子,他們是中國人,你是英國領事館,他們不能靠近你的。”她聽見了,才發現她的身邊,都是鼻樑高聳,白皮膚的英國人,那黃皮膚的中國人總是偶爾出現又馬上離開,從來很少逗留。

她開始惆悵,原來,這才是她和旁邊建築為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原來她的到來並不是為國家增添色彩,卻是一個國家恥辱的象徵。所以,面對以後許多人對她的讚不絕口,比如:“莊重和高貴,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她的高雅。”、“現代古典英式建築的有沒範本。”都提不起她的興趣。

從英國領事館到紅軍園,如果古建築會說話

1890年左右拍攝的英國領事館(來自網絡)

有一天,一位身著戎裝的中年人遠眺著她,神情肅穆,口中念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良久後他緩步離開。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他在威海衛海戰中英勇抗擊日本人,死戰不退,以身殉國,他是劉步蟾。

又一天,一位二十幾歲的青年來到她身旁,神情平靜中帶著激昂,輕輕告訴她,他要用生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等她醒來想要安慰他,可他已經離開,1911年春,他寫下著名的《與妻書》,參加廣州起義,在進攻總督衙門的戰鬥中受傷力盡被俘,最後從容就義,史稱黃花崗起義,他是林覺民。

……

每到這時候,她卻開始慢慢麻木。

從英國領事館到紅軍園,如果古建築會說話

英國領事館護照(來自網絡)

直到有一天,她看見身邊的中國人突然肆意慶祝,鞭炮聲鼓樂聲大作,他們告訴她:我們解放了!在廣播裡,她清晰聽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不久,看著原來在她身邊的英國人黯然離去,她知道,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她回家了!

又過了24年,她已經進入暮年了,臨終前,她笑了,雖然要走了,她相信,未來的她,一定會涅槃重生。

有一段時間過後,在她的原址上,紅軍園拔地而起,新時代到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