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之“龙岗治水再上新台阶”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

第②篇

栏目主持:副主编 刘延春

深圳龙岗治水再发力,力推生态高地再上新台阶

采写: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刘延春 通讯员 许能裕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之“龙岗治水再上新台阶”

图说:龙岗治水提质攻坚战已经打响,并取得成效。

根据《深圳市中央环保督察和2018年治水提质大会战大建设责任手册》,涉及深圳龙岗区事项共123项(总数500项)、158个小项,全市任务最多;特别是24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1461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任务,全市排名第一。近期,龙岗区全面启动治水提质大会战大建设,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全力打好治水提质攻坚战,推动龙岗“生态高地再上新台阶。

其实,长期以来龙岗区委区政府对治水提质工作高度重视,早已提前部署,将水污染治理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摆在突出位置谋划推动。在过去的2017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担任总河长,全面压实河长制责任,以“河长制”促“河长治”,攻坚克难,全面打响了治水提质攻坚战,大幅改善了河流水环境质量,治水成效获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纷纷点赞。

2017年,龙岗区超额完成治水提质及黑臭水体治理年度任务,全年共启动104个治水提质项目,新建污水管网458公里,完成海绵城市建设10.2平方公里,消除排污口598个;建成区6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群众满意率均超90%,河流水质改善幅度全市排名第二,南约河、龙西河年底水质监测达到IV类水标准,龙岗河干流治污工作全市率先达到省考核要求。

进入2018年以来,龙岗区全区上下更加高度重视,强力治水提质工作,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完成今年治水提质目标任务,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水环境治理专题讲座及辅导报告。

根据市区签订的《河长制责任书》,围绕2018年治水提质建设目标,市下达治水提质70个建设项目,重点开展管网建设、正本清源、黑臭水体治理以及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全力实施“织网、溯源、开源、碧水、惜源、宁水”等“六大行动”。

70个建设项目分为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管网、河道整治、治污设施、水源保护等5类。今年一季度龙岗河(吓陂)、布吉河(草埔)、龙西河(河口)、南约河(河口)数据已达到或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已完成79公里雨污分流管网。11项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进展顺利;21项河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加紧推进,下半年将陆续开展施工工作。

接下来,龙岗将抓实“河长制”“四化督办”“督查1+1”“月季评比”四项举措,确保治水提质加速,成效再上新台阶:

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治水提质齐抓共管。强化河长在统筹、协调、督导河流综合整治和管理保护等治水提质工作中的主责和主体作用,以特别的意识、特别的手段、特别的责任、特别的担当和特别的作为,为治水提质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严格落实“四化”“红黄绿”分工督办机制。以“表格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为抓手,以“红黄绿”管理督促检查来推动治水提质工作,利用责任分工表直达具体执行操作层,明确各级责任人,任务项目化、责任化;项目责任主体对项目推进情况“盯、关、跟”,对绿色正常推进的要持续推进,对于黄色进展滞后或红色严重滞后的项目,责任主体“一把手”要及时亲自督办,重大问题随时跟进督办。

高效运转“1+1”考核督查工作模式。继续推进区督查室加区环保水务局督查组的工作模式。区督查室继续对全区治水提质工作督查督办,区环保水务局督查组将与区督查室对接,对区内各部门治水提质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建立月例会、季评比制度。每月召开治水提质工作例会,协调解决治水提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项目进度;与年度任务时序对比,看进展执行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每季度组织专项评比,从任务量,完成投资,处理问题时效等进行排名评比,作为年度评比权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