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蜂窩煤球的年代

蜂窩煤球,也叫“煤球”。顧名思義,就是用煤末子製成的燃料,呈蜂窩狀,因此而得名。看似不起眼的煤球,在計劃經濟時代燃料十分緊張情況下,卻異常珍貴,只能憑票購買,一到供暖季節便供不應求。那時每到冬天,煤球牽動著每一個家庭的心。人們為獲得煤球而奔走,也為能燒上煤球而知足。

燒蜂窩煤球的年代

憑票排隊買煤球曾是一道景觀。

燒蜂窩煤球的年代

備齊原料和工具,人們自制煤球。

燒蜂窩煤球的年代

爐膛內放幾個煤球,靜待壺中水沸騰。

稀缺的原料難得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城市家庭做飯取暖,一靠煤球,二靠灌裝液化氣。不過,液化氣比煤球更加稀少,很多時候還是需要煤球。為解決燃料的緊張局面,人們絞盡腦汁想辦法。當時,憑票供應煤炭,每家每戶領到手的煤炭供應證上,標明瞭全年供應煤炭的數量、購買時間等。具備大鍋的家庭,可以燒煤炭,燒時加點水攪拌一下就可以了。不具備大鍋的,迫切需要燒煤球。

煤球好燒,加工起來卻麻煩,所需的原料——煤末也很稀少。雖然煤末比煤炭便宜得多,但是煤末也並不容易得到。由於工廠也是憑票供應,只有在工廠工作的職工才能分到煤末。職工用不完的,將票據贈送給親朋好友使用。就連工廠丟棄的煤末,職工們都當成了寶貝。

屆時,工廠約定每天的出煤末量,計劃每天能分配多少噸,再算好每個職工分得多少煤末,然後告訴他們來取煤末的時間。剛開始,工廠從排水溝裡撈取煤末,一鍁鍁挖出來,控幹,贈送給職工。後來,來領取煤末的職工越來越多,工廠無暇顧及,職工乾脆自帶車輛和工具來挖。為了能及時得到煤末,天不亮,職工們早早來到工廠大門口排隊,一旦工廠上班,依次到指定地點開挖,把溼淋淋的煤末用車拉回家。工廠見煤末需求量也這麼大,想到可以創收,便向社會公開銷售,一拖拉機車斗收20元錢左右。即使開始收錢,購買煤末的人仍絡繹不絕。

製作煤球麻煩事

製作煤球是件麻煩事。首先要準備模具,鐵桶狀的模具內徑要與爐灶內徑一致。如果內徑尺寸太大,製作出的煤球爐灶裡容納不下;太小,放置的煤球燒起來不穩定。當時,市場上沒有專門賣模具的,大都是個人找車床加工模具。一家有模具,全樓住戶都使用。自己找人加工的鐵器模具,長1米半左右,上端設有把手和機關,中間是一個鐵管,下方是圓形的模具,模具裡面佈滿一根根鐵柱,用來插“蜂窩”。

一般選擇晴天製作煤球。製作時,將黃黏土與煤末按1∶3的比例,加水攪拌均勻。一定要注意加水量,和得太稀了,煤球乾燥後容易變形;太稠了,容易開口子。因此,別小看這一道工序,攪拌煤末既是個技術活兒,也是拼體力的髒累活兒。壓成型的煤球,還需搬到開闊的場地晾曬,只有壯勞力才能完成。那時的樓前樓後、房前屋後空閒場地,全晾曬著煤球,堪稱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觀。

正式製作時,兩手緊握模具把手,在攪拌好的煤末上猛地一壓,再用腳在圓形的模具上踩幾下,使煤末在模具內部充分填充。然後在平坦的地方,將模具用力向地面撞擊,以振動煤球脫離模具。用力按把手中間的機關,一會兒煤球徐徐而下,很快模具下方出現一個圓形的蜂窩狀煤球。倘若煤球周邊凸出“肚子”,說明煤末攪拌稀了,馬上回爐重來,如果上下保持圓形,說明成功了。有時也會出現一面薄一面厚的“偏腚”現象,這樣的也可以用。

一人一上午大約能製作300個煤球,第二天將煤球一個個翻過來。此時,如果發現煤球的蜂窩讓沙土阻塞了,趁沒幹燥,馬上疏通。晾曬期間,不能讓牲畜、家禽跑進去,“禍害”晾曬中的煤球。一旦煤球倒下破碎,那可就白乾了。大概晾曬3天,煤球就乾燥了,此時會發現有的煤球呈現出黃色,說明泥土用多了;有的顏色太黑,說明煤末多了。人們就知道,下次製作時,注意配好比例。乾燥後的煤球,掂量起來較輕,可以儲藏起來使用很久。

煤球生產工業化

後來,燃料公司發現人們越來越依賴煤球,想到了直接用煤炭加工煤球。於是,上了一臺生產煤球的流水線,一頭是動力機帶動模具,只聽機器“咯噔咯噔”轉一圈,一次可以製作出十幾個標準的煤球,通過傳送帶運到另一頭的卸貨處。工人們在傳送帶兩邊忙著拾掇煤球,往往是歇人不歇機,加班加點生產。

機械化生產出的煤球多了,仍然滿足不了人們的消費需求。在物資緊缺的年代,燃料公司也只能憑票供應煤球。每天早晨天沒亮,人們手持蜂窩煤球憑證,推著車子來到燃料公司,排隊等候購買煤球。煤球到手,在憑證上標明數量,把買到的煤球一個個摞到拖車上。道路不是特別平坦,擔心路上煤球倒下摔碎了,就一人推車,一人在車旁護送,往往到家時搞得滿臉滿手烏黑烏黑的。當然,這也影響不到人們的好心情,畢竟做飯取暖的燃料有著落了呀!回到家,有的把煤球摞在地下室裡,有的堆放在走廊路口,反正樓上樓下到處堆放著煤球。晚上下樓時,需小心翼翼走,別將鄰居家精心碼高的煤球碰倒。

每天下班回家,人們放下自行車,第一件事就是帶些煤球上樓。進屋先打開爐子下風口,一會兒爐膛內爐火忽明忽暗,再打開爐子風門,藍色的火苗很快上來。隨著時間的延長,火苗逐漸由藍色變為紅色,越燒越旺。看著最底下的煤球燒得差不多了,就再往爐膛內放一個新的。更換新煤球時,需將煤球上下眼對齊。這樣,方便通風,火苗燒得大。在爐子內放進一個煤球,人們可以去幹別的事情,不必在周圍守護,節省了時間和人力。

冬天,將蜂窩爐安裝在火炕邊,就是不開暖氣,整個屋子裡都是暖暖的。然而爐子一旦熄火,重新用煤球生火很費事,所以人們都小心翼翼地守護著爐中之火。重新生火時,需將爐膛清空,先用易燃的燒草引火,然後放進木頭待火燒旺後放入煤球,往往1小時後,爐膛內才能燃起火苗。

在那個年代,坐在暖暖的熱炕上,眼看屋內蒸汽繚繞,屋外雪花飄舞,誰說不是一種簡單的幸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