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將藝術送到孩子們的身邊

用藝術豐富孩子們的生活

——山東美術館“藝術星期五”

由山東美術館、《新校園文化大觀》雜誌社共同主辦,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具體實施的“藝術星期五——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自2018年3月30日啟動以來,已經先後走進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北殷小學、菏澤市牡丹區曹州一中、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小學、山東師範大學保利師範學校、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東良子口小學、濟南市歷城區實驗小學、棗莊市滕州市實驗小學大同校區等7所學校,開展了8次活動。活動所到之處,以科學嚴謹、生動活潑的課程設置,知識普及與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活動特質,得到了學校師生一致好評。


美術館與學校:兒童美育殊途同歸

2016年,山東美術館策劃了“藝術星期五”進校園活動,由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成立講學團,每週五走進濟南市一所中小學進行藝術專題講座,開展藝術教育普及活動。2018年,山東美術館與《新校園文化大觀》雜誌合作,在原先工作基礎上,將“藝術星期五”活動推向全省,走進更多需要藝術教育,特別是貧困、邊遠地區缺乏美術師資的中小學。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山東美術館黨總支書記柳延春部署相關活動

“活動將利用一年的時間,走進山東全省30所中小學。”山東美術館黨總支書記柳延春這樣介紹活動的初衷:“美術館和學校在兒童審美教育方面各有優勢,採取的形式不盡相同,但殊途同歸。藝術星期五通過走出去的方式,開展活動,調研需求,力求為兩者的藝術教育找一個好的結合點。同時,山東美術館作為文化惠民的公益事業單位,也有責任和義務把美術館優秀的美術資源輸送到基層。”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東良子口小學

在這樣的初衷指導下,“藝術星期五——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整合了山東美術館現有的公共教育資源,將精品手工坊、美術體驗課、學術講座設計進來。“手工坊活動是山東美術館的公共教育品牌,在館內開展時,場場爆滿,參與觀眾需要提前預約,精品的學術講座也會座無虛席。藝術星期五把最好的公共教育資源主動送到基層中小學,也是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需要。”柳延春書記對活動的開展寄予厚望:“藝術星期五是帶著美術教育與文化公益的使命走出去的。”


美術教育與文化公益同行

山東美術館在活動中設置了“中外優秀藝術作品複製展”板塊,並聯合《新校園文化大觀》雜誌社、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等機構,向基層學校,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捐贈書籍、文具、美術教具等,注重美術教育和文化公益並行。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主任趙軍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中外優秀藝術作品複製展”將美術館收藏近現代藝術珍品的優勢發揮出來,讓因時空阻隔尚未走進山東美術館“看原作”的中小學師生們,對山東美術館有了初步的印象。每到一站,學生們總是爭先恐後地幫忙搬運畫作、擺放標籤。因主動參與布展,他們對自己布展的畫作尤其印象深刻,他們認真閱讀作品標籤,從畫面上找標籤描述的藝術特色。遇有疑惑,便立即向學校老師和專家發問。活動過程中,學生一下課就會跑到畫作前,或駐足欣賞,交流討論。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主任趙軍說:“學校的孩子們,尤其是農村中小學的孩子們在展覽作品前提問美術基礎知識,點讚自己最喜歡的作品,那一番熱熱鬧鬧的景象,讓我們可以大膽想象,山東美術館有很大的可能成為孩子們成長中、長大後追逐詩與遠方的其中一站。”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菏澤曹州第一中學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長清區石麟小學

山東美術館書店裡的畫冊、嶄新的《新校園文化大觀》雜誌、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贊助支持的美術文具以及主辦方捐贈的其它生活學習物資,通過“藝術星期五”系列活動,輸送到需要的中小學。愛心捐贈活動,豐富了中小學的借閱圖書類型,完善了中小學的美術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校的藝術教學環境。對於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有積極的助力作用,得到師生和當地教育系統的好評。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濟南市歷城區教育局局長龐振福對活動給予高度評價

濟南市歷城區教育局局長龐振福在“藝術星期五——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藝術星期五活動為學校師生提供了一次與全省一流藝術家零距離接觸的好機會,對於師生提高藝術水平、加強和改進校園文化建設,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活動內容的設置,既包括中國書畫的欣賞,也包括西方藝術的傳播,特別是我們中國書畫,這是我們祖先聰明和智慧的結晶,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巨大財富,普及書畫藝術知識,提高藝術技能,對於我們從小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活動,將對落實和加強學校文藝工作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助力學校藝術教育。”


與藝術名家零距離接觸

已經走過的這些學校,既有較為艱苦的農村中小學,也有軟硬件設施俱佳的城市學校,美術資源參差不齊。對美術師資缺乏的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北殷小學、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東良子口小學等學校來說,聘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省內各高等藝術院校教授或年輕教師組成的公益講學團,由省內知名藝術家擔任主講人的學術講座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普及,更是零距離接觸藝術名家,接受藝術薰陶的好機會。

因此不難理解,藝術講座和藝術家本人在各地中小學受到的歡迎……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濟南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韋辛夷為學生們開展藝術講座

3月30日,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北殷小學學生在濟南市美術家協會韋辛夷主席春風化雨的帶動下,從一開始對美術懵懵懂懂,到講座結束後,對中國畫有了一個較為基本的概念。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片兆勇開展藝術講座

5月4日,山東師範大學保利實驗學校,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片兆勇以“作品中定格的瞬間就好比孫悟空施了‘定身法’”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讓孩子們接觸藝術創作中相對專業、抽象的基本概念。孩子們不僅聽得懂,也感興趣。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魏曄石為學生們開展藝術講座

5月11日,棗莊市山亭區教育系統的美術教師和學生代表冒著風雨,早早趕到徐莊鎮東良子口小學,百餘人擁擠在一間僅能容納三十人上課的鄉村教室裡,聽取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青年畫家魏曄石的油畫藝術講座。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張麗華為學生們開展中國畫基礎講座

5月25日,山東藝術學院張麗華教授的中國畫基礎講座和現場創作活動現場,棗莊市滕州市實驗小學大同校區學術報告廳,全市教育系統美術教師全體出動,四百餘名師生鼓掌30多次,點贊張麗華教授深入淺出的理論知識普及和妙筆生花的現場創作演示,孩子們更是不時驚呼“中國畫太神奇了”……

開展講座活動的藝術家,不僅藝術造詣深,在傳道授業解惑上同樣有一套:深入淺出的講座內容、靈活多變的授課形式、平易近人的個人風格,不僅有理論的高度,也讓藝術講座接地氣,極大地增強了藝術講座的實際效果。


親自動手,讓美術知識“活起來”

“知道做不到,不如不知道”,美術體驗課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引導孩子們充分發掘自己的想象力,使用自己的創造力,親自動手,完成一件件美術作品。與側重理論素養的藝術講座互相補充,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兒童美育專業特長,化身藝術導師,循循善誘,讓孩子調動起或遠或近的美術記憶,讓美術知識真正“活起來”。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孫靖東為學生們開展手工課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泥塑體驗課活動現場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創意麵具體驗課活動現場

美術體驗課堂的內容設置,以民間美術和現代題材為主,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孫靖東為學生帶來泥塑、創意麵具等精品美術體驗內容。兒童美術教育經驗豐富的他,在美術體驗課上輕車熟路,授課風格平實幽默又不失嚴肅,受到孩子的熱烈歡迎。在濟南市歷城區實驗小學,他從孩子身邊的雕塑入手,將玉石項鍊、泉城廣場的雕塑、花瓶、杯子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與相對專業的雕塑概念進行對比聯繫,生動形象地讓孩子瞭解雕塑。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崔藝為學生們開展手工課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創意麵具體驗課活動現場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塑體驗課活動現場

美術科班出身的崔藝,是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資深美育老師,他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在美術體驗課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課堂上,他會根據孩子們的美術基礎知識現場調整教學思路,確保最好的課堂效果。在滕州市實驗小學大同校區開展活動時,他通過課前提問了解到該校學生,美術基礎較好,學生們有固定的手工課堂,也彩繪過面具。如此情況下,改變課堂導入方式,他順勢抓住一個學生曾畫過的包拯面具,提問學生包拯的性格,以“學生教學生”的方式貫穿課堂,最終呈現了一次圓滿的面具課。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手工課堂合影留念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手工課堂合影留念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美術體驗課,讓習慣了傳統課程學習的學生異常興奮,也充滿著虔誠。課程導入時,孩子們整齊地把雙手放在桌面上,眼神炯炯地注視著老師和桌子上的手工材料。一聲開始,孩子們齊刷刷地拿起材料,一頭扎進手工活動的創造樂趣裡……


作為本次活動的總結,主辦方還將在年底舉辦“藝術星期五——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成果彙報展,為全省中小學生提供藝術交流的展示平臺。那時我們期待看到青少年插上翅膀的想象力,見到少年們青出於藍的藝術創造力。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藝術星期五”,我們一直在路上——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紀實

省內30站的計劃,目前已經組織了近三分之一。未來半年時間內,“藝術星期五——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全省中小學公益活動”還將以一週一次的頻率,繼續走進全省中小學,也希望有意願的中小學與我們聯繫,和我們一起在兒童藝術教育之路上並肩前行。


聯繫方式:

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 0531-81305077

《新校園文化大觀》雜誌社 0531-86990050

撰文 :劉小云

圖/排版 : 王雨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