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監管、共商發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峯會首次區域峯會在深圳成功舉辦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國內量化投資近幾年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在剛剛經歷行業大擴容後,就遭遇了牛熊交替、市場風格切換的行情,令量化基金備受考驗。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量化產品依然呈現發行頻繁的趨勢,主動量化基金、指數增強基金、量化對沖產品和CTA等各類策略的產品呈現爆發勢發展,已經成為投資者應對宏觀經濟風險加大、市場頻繁波動的必備工具。未來,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金融衍生產品不斷推出,投資策略和盈利模式將發生更為根本性的改變,投資複雜程度將日益提高,因此,專業投資管理人隊伍將日益壯大,同時量化對沖策略以其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特徵,也將在資本市場上綻放更燦爛的光芒。7月20日,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會在深圳成功舉辦,這是全球量化金融峰會在京外舉行的首次區域峰會。峰會邀請到17位重磅嘉賓圍繞“聚焦監管、共商發展”主題,聚焦“Fintech在量化投資領域中的應用”“量化投資策略在新環境下的新機遇”進行探討。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會(深圳)現場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研究員,《清華金融評論》副主編,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偉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全球量化金融峰會致力於成長為亞太頂尖、世界一流、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量化金融峰會,打造量化投資界交流互動平臺,為量化投資搭建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他指出,未來,量化投資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規模化,量化投資應用的領域會更加廣泛,技術的不斷革新也會加速量化投資的更新速度;二、智能化,量化投資中策略的選擇十分重要,策略選擇依託於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藉助人工智能技術高效匹配投資策略;三、本土化,量化投資起源於國外,較為成熟的經驗也來源於國際市場,國內量化投資發展需要充分考慮國內金融市場獨有的監管特點和市場機制。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張偉代表主辦方致辭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餘棟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一個高配置效率、費用合適的策略應對養老壓力尤為重要。他認為,smart beta策略正是這樣一個合適的方式。他指出,smart beta是符合人性的策略,具備單因子和多因子,既跟隨市場大勢又通過策略優化獲取一定的阿爾法。smart beta費用低廉,管理透明,分散風險等突出特點有利於獲取超越市場的超額收益。目前,國內smart beta產品尚處於發展初期,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指數基金方面,姚餘棟將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做出比較。他表示,美國指數基金管理資產接近3.4萬億,隨著近年來ETF的快速發展,被動投資淨流入逐漸加大,未來被動投資有望超過主動投資。而在中國市場,被動投資指數份額處於7%到10%之間,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姚餘棟發表主旨演講

香港交易所高級副總裁周曉殷發表題為“香港證券市場概況及互聯互通最新發展”的主旨演講。周曉殷指出,香港交易所是一個交易所集團,提供給投資者的是一站式的產品交易與結算服務。香港相對寬鬆的監管為金融機構,投資者、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操作空間。周曉殷向現場來賓介紹,香港交易所產品豐富,包括指數衍生產品,股票期權和期貨,人民幣匯率期貨期權、大宗商品等多種產品,支持多種交易策略。他表示,自深港通、滬港通開通以來,日成交額屢創新高,投資者類別分佈呈現多樣化,互聯互通取得跨越性的發展。他還從多個角度詳盡介紹香港交易所概況,並提供諸多頗具建設性的意見。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周曉殷發表主旨演講

國金基金量化投資總監,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金融學客座教授、量化投資研究中心主任林健武發表主旨演講。他回顧了量化投資從發展到全球化的歷程。他表示,量化投資從美國時代,到歐洲時代,最後進入亞洲時代,而今已經實現國際化、全球化,各國的股市也因此由不相關轉變為緊密連接,而中國市場也發生了變化,持續的高相關性會導致策略超額收益下降。他指出,亞洲當前處於歐美十年前的的相關水平,仍要經歷較長時間的發展,方能實現量化投資技術的深度智能化。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正是由於中國地區量化投資發展水平與歐美相比相對滯後,未來五到十年間,中國將成為量化投資的天堂。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林健武發表主旨演講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助理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民生財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卓、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桂徵輝、雙隆投資基金經理李雋、量化雲創始人兼總裁吳超、私募排排網智能投資事業部副總監楊建波出席“Fintech在量化投資領域中的應用”主題論壇發表演講並參與圓桌交流。主題論壇由廣東宏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投資總監劉錫斌主持。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主題論壇一現場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劉錫斌主持主題論壇一

陳卓就智能投顧在全球的發展作出分析,並重點闡述了中國智能投顧行業的發展狀況。從去年全球智能投顧行業份額達2420億美元可以發現,智能投顧行業正以蓬勃之勢積極發展,預測未來幾年智能投顧行業市場估值仍會以較大速度增長。他表示,得益於國內散戶投資者不會分散投資,同時資管產品費率較高,智能投顧在中國市場得到了較為有利的發展。但是,ETF豐富性不強,監管政策尚不明朗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對智能投顧配置造成不利影響。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陳卓發表主題演講

桂徵輝表示,股票作為主流的投資標的,倍受投資者關注。量化投資目前更多應用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結合兩者來挖掘出市場裡更具發展潛力的股票是市面上大部分機構的做法。他認為,目前量化投資面臨的一個難點是如何有效地進行有用信息的收集。量化投資對數據的來源和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多種類的數據的處理要求企業自身具備過硬的綜合能力。如今,業內許多企業通過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抓取數據,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業內企業獲取數據的成本。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桂徵輝發表主題演講

李雋預測,未來,金融科技在國內的發展速度將遠遠超過海外,它具有遠大的發展前景。他認為,目前國內人工智能乃至金融科技在投資領域的應用都處於初級階段。對管理人來說,引入更多的金融科技,可以豐富產品線;對投資人而言,金融科技將成為一種應用前景,為其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和幫助。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李雋發表主題演講

吳超表示,當前,智能量化投資在中國呈現爆發之勢,廣大從業者一方面要在金融科技方面加強軟硬件設施的研發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和引進量化投資方面的高水平人才,重產品、精研發、善應用,立足“產學研”一體化,用產品說話,這才是核心競爭力。吳超表示,2018年金融監管進一步收緊,形勢比往年更加嚴峻,但在中國做量化投資依然是一個很好的年份。吳超為此觀點作出三點解釋。第一由於市場風格的轉換,股票量化策略在2017年上半年表現欠佳,市場股票量化資金大幅減少,為2018年的收益打開了想象空間;第二,2018下半年的股票市場大概率為短週期震盪的結構市,如此環境之下,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對數據進行更深層次挖掘的算法優勢將逐漸顯現,量化選股策略可以更加穩定地獲取超額收益;第三,機構端持續面臨收益不穩定、理財服務單一、人力成本高企、市場波動劇烈等經營痛點,亟待成熟的智能量化交易系統彌補短板。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吳超發表主題演講

楊建波表示,作為一個第三方研究機構的從業人員,他非常樂見Fintech在金融領域得到更加廣闊的應用。大數據的出現,拓寬了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信息獲取渠道,信息的採集和獲取步驟得到了專業性去重,私募投資的的篩選成本也進一步降低,這對行業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楊建波發表主題演講

創金合信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監程志田、中量投首席投資官兼董事長董江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投資銀行部(資產管理)副總經理邸巖、大成基金數量與指數投資部總監黎新平、南方基金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周豪出席“量化投資策略在新環境下的新機遇”主題論壇發表演講並參與圓桌交流。主題論壇由量化雲副總裁經堯主持。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主題論壇二現場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經堯主持主題論壇二

程志田表示,A股今天仍然是量化投資的沃土。隨著資產監管的加速收緊,A股市場的波動有所降低,但與全球其他市場相比,阿爾法仍然是最豐厚的。今年的新環境,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場量化投資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大浪淘沙之下,真正具有量化投研競爭力的投顧企業和團隊在未來將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程志田發表主題演講

董江文指出,中國雖然衍生品工具不全,但是由於個人投資者市場佔比高,對沖手段缺乏,阿爾法正收益在市場上更容易出現,對量化投資反而是片沃土。今年的外部環境不容樂觀,監管的收緊特別是金融去槓桿的進程以及國家之間貿易摩擦的加劇,都給量化投資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與此同時,他認為資管新規,監管趨嚴,長遠看對量化行業是發展良機。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董江文發表主題演講

邸巖表示,從資本新規徵求意見到正式落地,政策的起伏讓資管行業人員面臨前所未有的監管新局面和挑戰。邸巖同時表示,希望藉助專業機構的量化投研能力,充實銀行的資管隊伍,通過多種聯合與合作,共同打造一個金融服務生態圈,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理財產品。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邸巖發表主題演講

黎新平表示,近兩年來市場結構和政策都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很多量化策略在2017年都曾遭遇失效的局面,加上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的收縮也在擠壓量化策略的空間,這些都是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但同時市場對量化關注度的上升以及新技術和新產品形態在量化投資中的應用也給量化投資帶來新的機遇。在這些背景下,量化研究如何理解數據規律所反映出來的驅動因素,解析數據之間的經濟邏輯,並充分認識由此而構建的量化策略背後的適用條件,是在不斷變化的新環境下每個圈內人都在認真思考的問題。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一些新技術的探索和應用,以形成策略的多元化和差異化,更好的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黎新平發表主題演講

周豪表示,量化投資策略主要是基於以往的歷史數據尋找規律,在面臨新的市場環境時,策略反應可能有一定滯後性,加上未來的不可預測性,共同決定了風險控制在量化投資中的戰略作用。隨著金融科技的滲透,集成整合降低了量化投資的門檻,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參與者也可以更關注於對投資本身的思考和研究。同時,藉助新的技術和方法,量化研究能在更深層次開展,可以說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技術推進作用。他提出,投資者在選擇量化策略時,應該更加註重其經濟意義上的邏輯和數據意義上的邏輯,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聚焦监管、共商发展:2018全球量化金融峰会首次区域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周豪發表主題演講

本次峰會由《清華金融評論》主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資產管理研究中心、民生財富管理研究中心擔任學術指導單位,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量化雲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同時受到香港交易所、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私募排排網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峰會報名人數高達800餘人,深圳財經生活頻道、證券時報、證券日報、金融界、全景網、中國網、新浪深圳、騰訊大粵網、搜狐、21世紀及和訊網等眾多權威媒體全程跟蹤報道。據悉,全球量化金融峰會自2015年啟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三屆,致力於促進量化投資行業的交流和發展,薈萃業界精英,解讀金融政策,共商行業發展。三屆累計邀請業界專家50餘位,現場參與觀眾3000餘名,遠程在線互動10000餘人次,參與媒體100餘家,全球量化金融峰會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清華金融評論》是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智庫型全媒體平臺,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承辦,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並公開發行的財經月刊,以分析研究經濟金融形勢、解讀評論經濟金融政策、建言獻策經濟金融為辦刊內容。通過雜誌、新媒體、金融家理事會和活動平臺,在深入、全面、客觀地分析、解讀、評論重大財經金融政策的基礎上,為經濟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智囊服務,為商業性金融機構等經濟組織的決策提供諮詢服務,為經濟金融類院校和研究院所等科研機構的教學研究者搭建交流平臺,最終達到實現“推動金融改革,引領金融實踐”之目的。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依託於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由軒鴻金融控股集團公司捐贈成立的中心。中心參照國內外先進經驗,致力於資產管理和金融市場相關的行業和政策研究,為國內資產管理行業健康發展和有效監管提供合理建議。此外,中心還將立足於資產管理業務實踐,進行一流的資產定價相關學術研究,在貢獻學術新知的同時,擴大國內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民生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於2013年10月12日,中心是依託於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由民生銀行捐建的研究和培訓中心。中心旨在運用現代經濟金融理論,結合前沿量化研究方法,分析研究金融市場的產品與投資策略,搭建學術研究和金融業界交流的平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美國的共同基金、私募基金、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等熱點問題。

量化雲是以“科技驅動投資”為願景,專注於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在金融交易的研究與應用的智能量化交易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內首家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於金融投資機構與交易者的科技公司;在提供金融交易服務的同時,整合金融交易大數據實現多元化量化策略,幫助金融機構形成資產及實現盈利。量化核心團隊核心團隊分別由華爾街金融精英和國內外互聯網一線企業高管組成,兼具大數據、人工智能、企業服務、互聯網技術及區塊鏈等科技、金融行業背景以及開闊的國際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