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头条|环保重压,供需两弱,再生塑料行业该何去何从

环保头条|环保重压,供需两弱,再生塑料行业该何去何从

环保头条|环保重压,供需两弱,再生塑料行业该何去何从

1、环保重压,供需两弱,再生塑料行业该何去何从

国务院于7月初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措施来积极落实,以确保到2020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更大的成效。近期,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已进驻结束。而再生塑料行业,作为近几年环保督查的重点方向,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解读:无论在国内生产,还是国外进口再生塑料,都需要按照规程操作,在完善各种环保证件的同时,加速技术和设备的创新升级,使得再生塑料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转型,从而推动行业新秩序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再生塑料行业真正做到绿色循环、持续发展。

2、唐山人民政府通知:7月18日-7月21日水泥企业、钢铁企业烧结机、竖炉全部停产

唐山市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指挥部决定,自7月18日12时-7月21日12时,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加强)。通知要求水泥(含特种水泥、粉磨站)企业停产,承担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的水泥旋窑企业以核定的最低生产负荷生产。

解读:提升企业自身的实力,积极响应各地方政策才是上策。

3、“黄金季”频遇价格战,环保产业链蓄势创新风

随着环保项目不断走热,包括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已从蓝海走向红海,低价中标情况偶有发生。而这些不寻常的低价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利润的同时,也阻碍了环保产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解读:环保产业作为技术类产业,要想更好的发展还是要从技术开发、创新上做起。

4、土壤污染防治历经深度酝酿,今明两年或迎来大爆发

在“土十条”实施后的两年时间里,至少10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国家政策出台,为我国土壤污染方式提供了强大坚实的靠山。业内分析认为,经过深度酝酿,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市场有望在今明两年迎来大爆发,开启冲刺5万亿市场规模的征程。

解读: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思路已然转变,社会资本日渐青睐,使得技术与管理创新机制得以构建。加上土壤污染防治关口前移,在最大程度保障土壤安全的前提下,大大调动了市场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5、“531新政”影响开始发酵,光伏行业长期发展向好

“531新政”被光伏行业形象地成为猝不及防的“断奶”。中国环保在线认为,虽然短期来看,新政的影响已经开始发酵,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光伏行业积极性,但长远来看,反倒有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解读:至于光伏行业2018下半年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形式将越来越严酷,加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有增无减,利润势必不断下滑,具有核心技术及品牌优势的企业将经受洗礼并脱颖而出,经销商也将经理浴火,要么灰飞烟灭,要么涅槃重生。

6、暴雨突袭中水资源何处安放?“海绵”给了颗定心丸

入夏以来,暴雨突袭致使全国不少城市陷入“看海”窘境,也让海绵城市重回舆论视野。公开资料显示,旨在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海绵城市不仅可将骤时大量雨水合理利用,同时也可从根源上治理城市内涝。而其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解读:随着海绵项目的建设和推广,城市内涝积水问题也会日渐改善。

关注我们@萧阳环保获取更多热点、新鲜、权威环保资讯

环保头条|环保重压,供需两弱,再生塑料行业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