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的教育是“补课”教育?还是“补心”教育?

孩子的第一个教育者是谁?

首先,孩子的第一个教育者应该是孩子的父母!

今天的教育,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在中国,现在最需要“补课”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2014年,白岩松在厦大讲了个故事,说世界杯夺冠之夜正逢周日,虽然第二天周一要上学,但他决定让儿子看球。第88分钟,儿子喜欢的球队以1:2落后,儿子哭了;随后2:2扳平;93分钟时,3:2反败为胜!

白岩松干了一件很小但天下父母都不敢干的事。他说,要让孩子花时间做点无用的事。

最发人深省的,是白岩松的最后一问--请问在中国的教科书中,还有哪一堂课,能够比这次熬夜看球更好地学习“绝不放弃”?

下面,我们看最需要“补课”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原因。

1.为何最需要“补课”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为何最需要“补课”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我们先看媒体的公开报道——

据2008年10月29日《楚天金报》报道“7成父母自认家教失败”。

据2013年11月13日《重庆晨报》报道“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成家长没信心教好孩子”。

我们看,“7成父母自认家教失败”,“超过9成家长没信心教好孩子”,这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知道,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们还知道,家庭教育,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中之重,教育孩子真的需要我们的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的过程,才能看到孩子从“治国”迈向“平天下”的结果;古语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一句话,教育孩子,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而且还是是一项异常复杂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过程,才可能向着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教育的目标——“望子成龙,盼女成风”中迈进;这就不仅要求孩子的父母亲,既要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自己的在做什么?还有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

也就是说我们的父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既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盼、所愁”,还有掌握了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才能理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才能有“所学、所长、所用、所得、所成、所有”,否则,我们的孩子很可能“一无所成”,或“一无所有”。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孩子,每天会在“所怨、所恨、所愤、所怒、所恼、所烦”的负面情绪在纠结在生活与学习。

表现在哪里?

所怨:我的爸爸妈妈怎么没有钱?我的爸爸为什么不是比尔盖茨?为什么不是亿万富翁?嫌父母没有钱!对于父母的经济的困难,那是“怨天尤人、埋三怨四”;表现在

所恨:为什么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把我生下来?不感父母!对父母的生与养,那是“恨之入骨”;表现在

所愤:为什么让我补课?学习到底有什么用?对于补课、对于学习,那是“愤愤不平”,表现在“厌学、逃学、弃学”。

所怒:为什么我吃的、穿的,都没有别人的好?为什么、为什么……,对于吃与穿,那是“怒气冲冲”;表现在自己偷偷的买好吃的、好穿的,对于父母说,这些衣服是同学的,或是同学给他(她)买的。

所恼:为什么不让我玩游戏?作为父母为什么可以玩游戏?对于父母不让玩游戏那是“恼羞成怒”;表现在经常玩游戏,上网成瘾。

所烦:活着到底有什么用?我还不如死了好……,对于生活,那是“烦天恼地、悲观厌世”;表现在,要么,离家出走,要么……

看到没有,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只有知道自己的孩子“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盼、所愁”之后,我们的孩子才能有“所学、所长、所用、所得、所成、所有”,否则,我们的孩子每天会在“所怨、所恨、所愤、所怒、所恼、所烦”的负面情绪在纠结在生活与学习。

这是教育孩子的规律,父母应该知道。

遗憾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7成父母自认家教失败”,“超过9成家长没信心教好孩子”,这个概念出现,只能说明,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

因为是我们的父母,不学习“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不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不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

因为是我们的父母没有“持证上岗”,没有教育孩子的“合格证”。

教育孩子,我们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由此可见,教育孩子,首先教育孩子的父母亲。

所以,最需要“补课”的、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教育者——父母!

世界上只有一种买卖只赚不赔,它是什么?它不是股票、它不是石油、它也不是黄金,它就是学习!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常常说孩子是天使,那么,孩子到底是谁的天使?

孩子,是父母的天使!

孩子,是上天派来,教育父母的天使!

孩子,是上天派来,教育父母的使者!

孩子,是上天派来,让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的使者!

我们的孩子从来无意做谁的老师,但孩子确实是上天派来我们做父母的老师。

因为,在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当年(童年)的“影子”,是自己当年的“参照物”。

此时此刻,我们父母应该对于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与了解,我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此时此刻,知道我们的哪些习惯与性格促使我们获得了一些成就,更应该知道哪些习惯与性格曾经阻碍着我们的发展。如果在孩子的身上也发现了这些不好的习惯与性格,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小给孩子一些正确引导呢?让孩子避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从而让孩子更健康地茁壮成长呢?

你给孩子的教育是“补课”教育?还是“补心”教育?

同时,在孩子身上,父母也看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光明的希望”。

由此可见,孩子是上天派来,救赎父母的天使!

父母之所以称为父母,是因为孩子的存在,是孩子让我们成为父母。

其实,孩子是一本无字百科全书,今天,我们之所以做父母,是让我们如何看这本无字百科全书?

一句话新闻,孩子就是上天派来,教育父母今天“重新学习”的天使。

于丹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那你是放弃了被孩子影响的权利。自从女儿出生,我一直都向她学习,她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逻辑。”

于丹老师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值得我们所有父母学习。

现在的孩子,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对事、对物,有自己的主张与见解,这就要求我们父母要摆正教育孩子的心态,要“弯下腰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作一番换位思考,甚至主动改变自己——“向孩子学习,跟孩子共成长。”

如果教育者,成为警察,那么,学习者,就只能学习成为罪犯。

只有教育者(父母),成为学习者,学习者(孩子),才能成为学习者。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父母更要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如果父母不注意学习,是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的。

孩子是天使,是上帝派来拯救大人的天使,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应该要怀有“感激之心和敬畏之心”,这就是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所以,父母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

所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的父母。

那么,如何解决家庭教育出现的这些问题?

2.如何解决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职业都需要经过考核,就业者必须持“证才能上岗”,比如司机、医生、律师、老师、会计等,就连做饭的炊事员也要有学习培训的“合格证”。

我们还知道,现在“养鸡、养猪”等,都需要学习,为什么教育孩子,却不学习?

教育是一件“比开车、比养鸡、比养猪”更难的事情,如果家长没有经过培训就去教育孩子,就像没有学会开车就上路的马路杀手一样,成为孩子的杀手。

中国家长正是这样的杀手:不懂得教育,还自以为是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但由于并不了解教育,所以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本性来教育孩子,胡乱做事情,诸如上述所说的三种家长,最终残害孩子的心灵,影响其一生。

一家人开心嘻闹

教育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

教育孩子为什么需要学习?

教育孩子,不仅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且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育工程,同时还是一项不能“返工”的工程。

为什么父母在没有“合格证”的情况下,就“上岗”教育孩子呢?

可是,现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培训的如何教育孩子“合格证”。

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是决定其一生发展的关键。由于,我们的父母没有持“证才能上岗”,就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找不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说:家长上任需要上岗执照。人天生不会开车,所以要经过培训、靠驾照,上岗执照。家长也并非天生懂教育,所以也需要经过培训,了解教育理念、方式,获得执照之后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只要有了“合格证”,就知道孩子“为什么厌学?为什么撒谎?为什么痴迷网络?本是一家人为什么沟通那么难?”

这些问题只要解决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每个父母、每个老师都是优秀的教育家!

李嘉诚曾经说过“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那么,今天的家庭教育,如何把握好教育中管理孩子的度?有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人可以给予一个最标准、全面的答案,只能依靠父母的在“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育儿的教育理念”的同时,结合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不断在反思中学习、摸索,直至找寻到最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不过,《易经》中的“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最适合父母教育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法。

那么,今天的家庭教育,如何教育我们唯一的孩子呢?

就是父母必须有教育孩子的“驾驶证”,“持证上岗”才能教育孩子!

就是父母要掌握好家庭教育的方向盘!

同时,我们的父母还应该知道,“补课”对于孩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

神墨万能哥,助身边人进步!

关注万能哥

一起,助身边人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