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劉瑜《觀念的水位》,

劉瑜新出的專欄集。部分是《民主的細節》升級版;部分是某些國家《專制的細節》,還有一部分書評影評。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作為國內公共領域最重要的聲音之一,劉瑜的文字向來擁躉眾多,之前的作品更多關注美國民主,與中國相關度不高。而本書更多關注東亞、中東歐、南美洲以及非洲國家的政治與民主化,比如英國、俄羅斯、委內瑞拉、贊比亞等,這些國家的民主化進程參差不齊,而很多情況與現今中國有較強的可比性,這無疑讓這本書更生動,更接地氣。

喜歡劉瑜文字的人,在本書中仍然可以找到驚喜,她是幽默的:“所謂民主,就是選一個人上去捱罵。”她還是犀利的:“別說什麼‘關了燈都一樣’,21世紀了,為什麼總要關著燈呢。”書中內容,包括、國際時政、政治書評影評以及一些個體化思考的雜論,更為多樣化,閱讀上帶有跳躍感,但並不會有斷裂之感,相反,用劉瑜自己的話說:“我相信這些文章集結在一起所傳遞的信息,相比它們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樣的,而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國值得被反覆和清晰地傳遞。”

一個更好的社會,更好的制度的降臨並不是“自動”的,觀念的變化是必要環節,而本書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將過於霸道的聲音擰小,將被屏蔽的聲音放大,將司空見慣的思維方式打上一個問號,將盒子裡的光釋放”,“告訴他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觀念”。


.周濂《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作者周濂是劉瑜的老公,當今最年輕的學術帝,長得還不賴。這本集子中很多對於時政和文化的見解挺有意思。周濂的《現代政治的正當性基礎》不錯。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作者以其深厚的專業學養作為根基,把他對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等等這些問題的哲學思考融進一個個現實故事和活潑潑的生命體驗中,用真切的道德直覺和清醒的問題意識和柳葉刀式的概念分析能力,一猛子扎進問題的深處,把深邃的哲學拉回到“粗糙的地面”。

在《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書中,作者想告訴我們,在一個烏煙瘴氣的喧囂迷茫時代,在一個顛倒是非的時代裡生活,個體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棄自身的價值標準,與這個骯髒的時代握手言和,或者閉上眼睛裝睡。可是即使是在外部環境非常糟糕的情況下,一個人依然可以選擇過一種合乎德性的生活,並以此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選擇不止做個“好人”,還可以做個“好公民”。


.《天真的人類學家》:

人類學家的書,我覺得人類都可以多看看,原始部落身上,有人類最原始的善,也有人類最原始的惡。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本書誠實但又不失風趣地記錄了作為人類學家的作者在非洲喀麥隆多瓦悠人村落兩次進行田野工作的經歷,將人類學家如何克服乏味、災難、生病與敵意的真實田野生活拍案叫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不同於一般的人類學研究報告,這是一部令人捧腹不止的人類學筆記,透過幽默的筆調,讀者看到了人類學者如何與研究對象進行互動,在互動中如何調整他的學術成見,以及田野工作上的瑣事如何影響後來研究結果、研究的盲點與反思。因此不管是嚴肅的讀者、無聊地只想打發時間或者是嚮往非洲原始部落的異國情調而蠢蠢欲動的旅人,巴利這本書絕對是一個有趣的選擇。



《洗腦術》:

人類歷史上的思想控制事件分析,從克格勃一直寫到中央情報局。讓人想到赫胥黎著名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這是一部讓你變得更加聰明的書,它是一場頭腦風暴,註定改變你的思維邏輯。

作者結合15年經驗5萬份資料3000次實驗調查,從心理學上解讀世界各隱秘部門、知名的領導人物都是通過什麼樣的手段、理念與程序把自己變成一個宗教,在跟不同的角色合作時都能有邏輯地說服對方、說服一個團隊甚至說服一個國家,這裡面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同時,作者讓你從本質上全面瞭解洗腦真相,讓你能夠從根源上學會區分:什麼樣的洗腦是一種激勵,什麼樣的洗腦是個美妙的陷阱,作為我們個人如何獲取“洗腦術”裡的正能量,並巧妙運用到人際溝通、高端談判、公關危機、品牌營銷、企業管理、情感對話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烹飪、菜餚與階級》:

如果你想當一個淵博的吃貨,可以看這類書,從食物中提升出哲學、政治、社會學……同類還可看《甜與權力》。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這是一本研究烹飪、菜餚與社會階級之間關係的社會人類學著作。英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家傑克·古迪教授參考了前人的人類學成果,將西非的烹飪作為自己的觀察對象,提出了"為什麼非洲不像世界其它地區一樣,出現有分化的高級菜餚"的問題。他首先描述了西非的烹飪,接著考察了歷史上主要歐亞社會(古埃及、羅馬帝國、中古的中國到早期的現代歐洲)的烹飪行為;他把這些社會所出現的食物製作、食物消費方面的差異,與它們的社會經濟結構的差異聯繫在一起,揭示了食物背後不同的社會經濟結構性質。作者在研究中尤其注重比較歷史的維度和階級社會內部的文化差異。對所有關注文化史和社會理論的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來說,本書所呈現的論證將是饒有趣味的。


《環保的暴力》:

保是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環保也可能是一種暴力。這本書提供了另一種觀點。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如今,全球變暖問題引發了世界性的災難恐慌。這種恐慌催生出了對發展與工業文明的畏懼甚至憎惡,使環保原本善良的初衷逐漸蛻變為一種野心勃勃的思潮和運動,顯露出專制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這場運動以保護環境為幌子,干涉自由和經濟運作,成為政客和科學家奪取話語權、打擊異己的武器,甚至演化為發達國家設置貿易壁壘,阻礙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工具。

本書作者瓦茨拉夫克勞斯具有政治家與經濟學家的雙重視角。全書一反當今世界主流的變暖災難論調,從經濟學角度出發,冷靜客觀地重新分析了全球變暖現實和抵禦變暖的措施問題。同時以政治家特有的洞察力,犀利而敏銳地指出環保主義是一種變異的專制主義意識形態,其本質依然在於干涉人類的自由和發展。全書還穿插展示了一系列因與主流話語和政治環境相違背而鮮為人所知的科學數據、科學報告甚至科學界內幕。書的結論頗有見地:唯有保護人類自由發展的權力,唯有人類財富的增長和未來的技術進步,才是解決環境問題乃至一切人類問題的根本途徑。


《虛擬的歷史》:

假如美國沒有獨立戰爭會怎樣?假如希特勒在1940年入侵英國會怎樣?雖然是虛擬,邏輯推理卻很嚴密。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美國獨立戰爭、納粹德國的興衰、“二戰”爆發、蘇聯成立和解體,這些重大事件的發生和發展,是有規律可循,還是完全的偶然?《虛擬的歷史》首次以新穎的反事實假設深入人類歷程,帶領讀者重新思考歷史決定論。《虛擬的歷史》中以嚴謹的邏輯,對一系列主要發生在20世紀的轉折性事件進行了推演,想象這些事件的另一種可能,引導讀者去探究:假如重大事件發生了變化,歷史又會是什麼模樣。假如沒有發生美國獨立戰爭會怎樣?假如希特勒在1940年入侵英國會怎樣?假如納粹德國打敗了蘇聯會怎樣?假如社會主義陣營沒有瓦解會怎樣?一些歷史事件其實並不是必然發生的,其中當事人主觀的錯誤或侷限、客觀條件等很多偶然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作者透徹清晰又通俗易懂地對未曾發生的歷史構思出了一整套情節,即使是對歷史並沒有瞭解的讀者,也能在《虛擬的歷史》中得到全新的啟示。


《美味欺詐》:

原來連食物造假,我國都不是先驅!晚了西方一百年。看完這本,作為中國人,該高興還是難過呢?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這本書揭示的正是這樣一個充斥著卑鄙與貪婪的黑色故事,通過造假歷史、食品政策、烹飪揭秘等內容的有趣混搭,比·威爾遜向我們展示了造假的各種險惡手段、助長奸商湧現的風氣、科學矇騙與科學監查之間的激烈對抗、為建立值得信賴的食品標準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時也歌頌了那些食品偵探、打假英雄,他們調查廚房裡的黑幕,用畢生的精力告訴人們,他們吃下去的究竟是什麼。故事生動有趣,意味直指人心。

作為工業化城市中流行的頑症,食品造假在英美兩國也曾風行一時。彼時彼地的人們,同樣也是苦不堪言。兩國如何應對、情況如何好轉,不僅值得借鑑,更可引人深思。


崔衛平《思想與鄉愁》:

崔衛平的文字比較學院派,必須靜下心來讀,讀進去了,對電影、文學、時事、人性會有一種新的認識維度。她的《積極生活》、《知識分子二十講》、《我們時代的敘事》都是高密度的書。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這本富於深刻思想內容和人文價值的思想文化隨筆,重在探討當今應該建立什麼樣的價值理想,以及如何擁有恰當的現代美學眼光,其中議題包括當代美德、人文精神、人性的幽暗意識、文化現代性,美學與倫理關係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等。其對當代價值理想的反思,對人性的思考都站在美學、哲學的高度,其命題和內涵所指向的當代思想文化重建,富於極強的人文價值。


.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

老實說,真夠枯燥的,民主和專制的認識,深了一層。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劉瑜《民主的細節》:

把“民主”這政治題目寫得生動、淺顯、可讀。同類可讀李霧《吾講斯美》,林達《近距離看美國》系列,對政治冷漠症和政治無知症皆有療效。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本書是作者過去幾年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週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專院校學生及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閱讀使用。


梁文道《我讀》系列

,一共出了5本,是《開卷八分鐘》的文字版,可以當索引用,主要是用來選書,時不時夾雜些八卦奇談。梁文道談到的一些書可能我們永遠不會看,因為太枯燥,但我們還是應該知道這些書的存在以及它們在講什麼

你可以看看的10本書籍

《梁文道 我讀》是基於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節目而來的,這個節目通過主持人每天介紹一本書,讓觀眾用最簡利的方式碰觸到書籍的精髓,進入一個又一個迥異又奇妙的書中世界。主持人梁文道通過自己讀書後的消化、反芻,然後變成評論,某種意義上說,他起了一個圖書"中介人"的作用,把社會思潮、文化熱點等內容以另一套大眾化語言去推廣。

本書不是一本簡單的書評性質的書,而是近似於一種社會時評的文集,作者從某本書出發,從中引申出對社會、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語調輕鬆有趣,以說故事為主,啟發讀者:書可以這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