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1

表姐家女兒然然,今年剛滿5歲,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地盯著屏幕。

她發現,再皮再吵鬧的孩子,只要把她放在電視機前,不鬧人不纏人不費神,全世界都會變得安靜。

表姐也有時間看書,追劇,淘寶,敷面膜....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了一個很恐怖的現象。

然然在看電視的時候眼神呆滯,像呆掉一樣,時不時伴著幾聲乾笑。叫她幾聲都沒反應,對四周的環境無動於衷。

只要一關電視,就會變得十分暴躁,帶她出去玩,不到半小時就吵著要回家。

回家幹啥呢?

看電視……

表姐覺得這樣下去,孩子肯定要廢。於是就開始嚴厲禁止她看電視,態度十分強硬。

為了能看上電視,然然每天在家上演一哭二鬧三打滾的戲碼,一言不合就不吃飯,必須要打開電視才吃,甚至揚言要離家出走。

每天多次質問她媽,“別人家的小孩都在看,你憑什麼不讓我看?”

表姐崩潰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於是就向我求助。

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裡面有句臺詞,“千萬、千萬、千萬別讓孩子,靠近你的電視,最好是別購買、安裝,這是最最愚蠢的東西。

孩子,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2

有朋友跟我吐槽,“現在的孩子可真傻啊,撐個小傘就以為自己能飛簷走壁。”邊說邊扔給我一個鏈接。

打開一看,是這個新聞:

東陽的一名5歲男孩幻想自己有翅膀,從自家3樓的窗臺下“飛”了下去,結果造成全身多處骨折。

我邊驚歎邊打開了百度,發現,這還真不是個例。

5月8日,蕪湖的一名6歲女孩,撐著一把小花傘,就從13樓往下跳,摔成重傷。

孩子,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女孩被六樓陽臺接住,旁邊躺著那把小花傘

3月4日,烏魯木齊的一名5歲女孩,從家裡找到一把雨傘,背起書包,撐開傘直接從11樓的陽臺上“起飛”,最終造成創傷性休克,直接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孩子,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女孩墜落在4樓陽臺上,旁邊留下一把黑色的傘

萬幸的是,上面三名小孩都存活了下來,可有的孩子卻沒那麼幸運了。

陝西省寶雞市一名6歲男孩,誤將雨傘當降落傘,從19樓縱身一躍,當場死亡。

經調查,他們都是電視迷,在模仿動畫片跳傘、飛天情節,無一例外。

表面上我們歸咎於暴力動畫片誤導了孩子,但是我們往深處想,為啥他們會覺得撐個小傘就認為自己能飛?為啥這麼傻?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的是真實的感覺體驗,越多越好。而電視卻讓他們與現實割裂了,它限制了孩子的真實感覺體驗,導致他們根本分不清虛幻和現實。

而且孩子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大腦思維幾近處於停滯的狀態,看電視不用任何的思考,只需被動的接受電視呈現的信息。

就像我的外甥女一樣,看電視的表情幾乎是呆滯的,時間長了,人就會變得遲鈍。

《電視對兒童心靈的傷害》一書的作者艾佛略特說:“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只要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都是有害的。”

作家李敖也直接指出,“電視是批量生產傻瓜的機器。”

日本的一個導演更直接,直接拍了一部電影,名字就叫做《電視看多了會變傻》。

3

有一個媽咪群,我已經設置成免打擾很久了。

今天被一句話給紮了眼。

“做你的女兒,真可憐。”

孩子,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順手點開了群消息,原來是因為寧寧媽從來不讓孩子看電視,所以豆子媽覺得她女兒可憐。

孩子,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真的是這樣麼?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臨床教授瓊森在《電視與兒童心靈》的報告中指出:

“在人生最初的三年,兒童應該學走路、學說話、學思考。而電視卻毀掉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三樣最重要的東西。”

在孩子學走路的年紀,電視卻將孩子“綁”在了沙發上;在孩子學說話的年紀,孩子卻終日對著電視。

但是電視它沒有表情,沒有可以模仿的嘴型,沒有肢體動作,沒辦法與孩子雙向互動,更沒辦法向孩子表現語言中的喜怒哀樂,讓孩子明白語言的真正含義。

在孩子學思考的年紀,電視佔據了他們的時間,影響他們的心智,電視將大人創造出來的影像投射到小孩的腦裡,直接抹殺了他們自己內在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美國科學家曾經做過這麼一個試驗,召集一群孩子,讓他們再瞭解白雪公主的故事後把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畫出來。

科學家把孩子們分成兩組,A組孩子是聽老師講故事,B組孩子是看動畫片。

結果呢,聽了故事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各不相同,因為她們腦海中的想象賦予了白雪公主不一樣的形象。

而看了動畫片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樣,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一樣的。

幾天過後,再讓這些孩子畫白雪公主,結果還是一樣。看了動畫片的孩子依舊畫出了和電視形象一樣的“標準答案”。

看電視會剝奪孩子人生之初,學走路、學說話、學思考這三項最重要能力的機會。孩子們人生的差距,就是這樣的被拉開的。

到底是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可憐,還是不看電視的孩子可憐?

孩子,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4

有這麼一個段子。

都快凌晨了,一個孩子還在看電視,說自己一點也不困。媽媽說“要不我們看書吧”,剛接過書,孩子就說困了。

在一本《醫學雜誌》上,華盛頓大學的腦科學研究學者克里斯·塔基斯博士對2600名0~歲孩子進行了研究,發現:

“3歲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一小時的電視,7歲時注意力障礙的問題的發生率就會增加10%,如果一天看三個小時電視,概率就會提高至30%。”

沒有注意力,何談看得下去書?

現在很多大人,一邊叫囂著“我們就是看著電視長大的啊,活的好好的,也沒怎麼樣啊”

一邊暗自懊惱“我為何靜不下心來讀書?半年前買的書,到現在依舊全新。”

這就是習慣快節奏的視聽帶來的影響。

早年間,一篇《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的文章刷爆網絡,文章裡提到:

“現在的中國人似乎都無法坐下來安靜地讀一本書。要麼看電視,要麼刷微信微博打遊戲,或喧囂地忙碌,或孤獨地忙碌,唯獨缺少一種滿足的安寧。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這何嘗不是現在的孩子未來的現狀:寧願盯著手機,電視,iPad看到天荒地老也不願多瞅一眼書。

但讀書可以讓孩子變聰明,看電視可不會。

耶魯大學的電視與兒童專家辛格教授明確指出:“在學習與閱讀習慣完全培養好之前,最好完全不要看電視。”

5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讓12歲之前的孩子不接觸電子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定要做到,最基本的底線一定要守住。

兩歲之前不要看電視!兩歲之前不要看電視!兩歲之前不要看電視!重要的話說三遍。

2-5歲的孩子每天也只能看一個小時,這也是美國,英國,澳洲等國家明確規定的。

孩子,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有著“媽媽導師”之稱的蔣佩蓉在《下一代的競爭力》一書中給了父母四個建議,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 不要再把看電視作為一項獎賞或者懲罰,這樣只會增加它在你孩子心目中的價值。

把看電視當做一種獎賞,就給“電視”這個冷冰冰的機器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越禁止,越感興趣”是每個人的通病,很多孩子在家看不了電視,經常找藉口想方設法溜到朋友家去看。

不妨轉移孩子注意力,引導她關注更加有趣的東西。不過分焦慮,不過分嚴厲,不一味說教。

  • 對孩子而言,確保他們理解他們正在觀看的東西不是真實的,不要因此對現實感到困惑。

就像剛才所說的撐傘跳樓的新聞一樣,孩子縱深一躍,這個家庭就完了。

此時就需要家長的幫助和引導,讓孩子理解現實的世界,知道自己的極限,知道自己的身體會受傷,知道動畫和現實的區別,不要再讓模仿動畫的悲劇發生。

  • 花時間和人相處,玩真實的遊戲。

其實,沒有哪個小孩天生愛看電視,有人玩有人陪誰還愛看電視啊?

父母不玩手機,不沉迷電視,多帶孩子去戶外走走,花時間多多陪伴孩子才是正道。

你的陪伴的多了,孩子對電視的迷戀也就少了。

  • 每天給孩子們一段安靜的時間。

短期內乾坐著什麼也不做,訓練孩子對付厭煩、沉默和其他問題。

享受獨處,讓浮躁的心安定下來,學會和自己對話,走慢一點,等一等靈魂。

孩子,我不想讓你變得麻木呆滯,我想讓你走出去,體驗千萬種精彩和可能;

孩子,我不想讓你失去想象的翅膀,我想讓你天馬行空,想象力爆棚;

孩子,我不想讓你的眼睛懶得看書,我想讓你愛上讀書,那會是你一輩子的財富。

這就是我不讓你看電視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