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1.

2018年,所有的影評家和院線經理們都大跌眼鏡,因為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第一部“現象級”竟是《前任3:再見前任》。

這部豆瓣評分僅為5.7分的影片,卻收穫了將近20億元的票房,其中有一半左右是由來自三四線城市的年輕觀眾貢獻的。

是誰創造了《前任3:再見前任》的票房奇蹟?

影評家們認為“小鎮青年”成就了中國電影的新票房,並給這樣的群體做了畫像:小鎮青年,通常生活在相對富裕的三線城市,隨著高鐵線路開通,距離大都市可能只有兩三個小時車程。接受過大學以上教育,在父母的安排下在老家有一份得體的工作。比起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和白領階層,小鎮青年們擁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財產和更高的消費力。

也許,數據更加具有說服力。數據顯示,在該片的觀影人群中,來自三四線城市的觀眾佔比高達47.4%,是同檔期影片中最高的;一線城市觀眾佔比僅為12.2%,遠低於國內影片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

年輕觀眾群體即“青年”佔比高。淘票票數據顯示,對比幾部影片的受眾,《前任3:再見前任》24歲以下觀眾佔比達到68.9%,遠超其他競爭影片;專科及以下學歷觀眾佔38.8%、工人/服務人員佔22.2%,為競爭影片中最高。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同樣地,2016年,電影《美人魚》,獲得了“小鎮青年”的熱烈追捧,票房一騎絕塵,榮升第一部票房超過30億元的國產影片;2017年,《戰狼2》的票房突破56億元,殺進了全球電影票房Top100的行列,其80%的票房來自二線以下的城市……

如今,在所有電影明星的合同中都會註明:進行新片宣傳時,必須要去這些貢獻票房主力的三四線城市,因為影迷們和支持者們在那裡。

2.

一個典型的“小鎮青年”,不僅沒有住房貸款的沉重壓力,還開著10萬左右的轎車,距離大都市可能只有兩三個小時車程。而且他們與一線城市的朋友相比,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淘寶、微博、朋友圈成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海淘、出境遊也成為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劑。於是,幾乎所有的商家都驚喜地發現:在一二線城市開店數量逐步飽和,以及城鎮化帶來的市場紅利下,三四線城市正成為藍海,巨頭們為了爭奪這個市場更是相愛相殺。

顯然,小鎮青年是一個消費動力十足的群體,但是小城故事多。

作為新一輪消費升級的主力群體,“小鎮青年”擁有著自身獨特的消費能力、消費傾向和消費觀念。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例如,在三四線城市,銷售最好的手機既不是蘋果也不是華為,更不是小米,而是OPPO和vivo。QuestMobile安卓終端報告,OPPO的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用戶佔比最高,達53.7%,用一句資本市場的話來說,叫做“跑贏大市”。

許多諮詢公司經過調查發現,小城與一二線城市有著一套完全不同的行事邏輯與規則。例如“小鎮青年”對於手機應用,更在意其工具性,只要能看新聞、聽音樂就夠了,一般不會另行下載類似應用,他們中很少有人使用網易雲音樂、今日頭條等個性化深度服務類應用。這與一二線城市青年以服務型應用為首選形成天然區隔。

根據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的統計數據,三線以下(含三線)城市的汽車消費中端市場成長最快,價格區間在8萬-18萬元的汽車消費增長最為明顯。

3.

其實不只是商業領域,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小鎮青年正成為新的流量來源和主力。

或許你還不知道,小鎮青年憑著短視頻、手遊和網絡K歌這三大愛好,正成為眾多APP爭搶的對象。

事實上,在互聯網紅利消退的大環境下,小鎮青年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原因不難理解:一是在移動互聯網端,24歲以下用戶佔比最高,達到32.9%;二是渠道下沉至三四線成為不少APP獲取流量的方式之一。根據快手短視頻APP的用戶畫像數據,三線城市用戶佔比達到20%,四線城市及以下用戶佔比達到40%。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小鎮青年最喜歡的三類APP依次是手遊、短視頻和網絡K歌,他們的興趣偏好標籤是搞笑、視頻和時尚。

深入一點來看這些短視頻,筆者發現,雖然有的短視頻App主打潮流和時尚,有的App視頻內容更接地氣,但更重要的是,短視頻以“興趣”為核心,成功將有相同興趣的人聚在一起。在這裡,階層不再重要,興趣才是讓用戶產生短視頻創作慾望和歸屬感的源泉。

4.

最近企鵝智酷(ID:BizNext)發佈了一份《2018鎮青年泛娛樂白皮書》,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在廣大的三線及以下城鎮,年輕人們的娛樂方式是怎樣的。

首先,這份報告中的“小鎮青年”指15~24歲,生活在三到六線(縣級)城市地區的人們。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總體來看,在影視、閱讀、遊戲、音樂等泛娛樂領域,小鎮青年的滲透率幾乎都和在一二線城市生活的年輕人沒有差別,其中動漫是差別最大的領域,有2.3個百分點。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娛樂時長方面,遊戲、閱讀和影視霸佔前三名,這也符合我們日常的使用習慣。另外明顯能看出小鎮的年輕人閒暇時間更多,遊戲和影視的中位數都在1.5小時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動漫不太受他們的喜歡,有68%的人都表示“不參與”,日均時長兩小時以上的僅有2.5%。這個在下文也會提到,目前來看中國的動漫和二次元還是隻屬於大城市的娛樂文化。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付費轉化率方面,小鎮青年再次“逆襲”,不僅全面超越平均水平,甚至在遊戲、動漫和直播領域,已經超過了大城市的年輕人。不得不說,相比精打細算,嚷嚷著“逃離北上廣”的大城市青年,小鎮青年們不僅有更多的休閒時間,而且花起錢來也是毫不含糊。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影視方面,中老年去線下影院的頻次越來越低了,而15~24歲的年輕人逐漸成了消費主力,與一線城市的趨勢相同;而在網絡影視方面,小鎮青年呈現出了相當的喜好傾向,增長趨勢和比例都更甚於一二城市的年輕人,當然這除了喜好不同以外,影院的覆蓋率較低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觀影口味方面,歐美大片是所有年輕人的最愛,其中一線城市年輕人的比例要更高些,而小鎮的年輕人更青睞國產大片。貓眼電影此前發佈的《大數據時代的電影消費洞察》,也表示小鎮青年更喜歡國產的喜劇片和青春片。那些被“Diss”的國產片,其實在三到六線的城鎮很有市場。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在購票渠道,觀影時長,付費滲透等方面,小鎮青年也和一線城市年輕人沒有太大差別。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網絡閱讀,小鎮的年輕人重度用戶的比例要超過一二線城市,這還是因為可以支配的閒暇時間較多,而網絡閱讀又是成本較低,比較輕鬆的娛樂方式。

在付費上,網絡閱讀一如既往的不給力,只有16.5%的小鎮年輕人有過付費行為,在一二線城市這一數據也只有16.7%。這是因為這份報告將新聞客戶端,瀏覽器等渠道都統計為網絡閱讀,所以付費比例會低一些。不過即便如此還是要說的是,相較於影視遊戲,國人在網絡閱讀和網絡音樂上的付費意願是較低的。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網絡遊戲方面,小鎮青年的遊戲市場和遊戲開支再次超越一二線城市青年,泛娛樂產業鏈中,遊戲佔據了核心地位,既有的影視、端遊IP為手遊市場輸送了大量能及時變現的爆款。小鎮青年對於這類遊戲的接受度很高,並且付費意願也很強。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這些年火爆的電子競技,在小鎮的年輕人當中就沒有太高的認可度了。遊戲類型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觀賽渠道,目前國內的線下比賽集中在上海等幾個大城市,缺少線下觀賽的體驗,自然會影響到小鎮年輕人們對電競的關注度。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網絡音樂方面,有大把時光的小鎮青年,有13%每天聽歌超過兩個小時。付費意願雖然不高,但是潛在付費用戶客觀,如果音樂App能提供免流、優惠會員等福利措施,會有更多的用戶願意掏錢。

網絡動漫是這次調查中,小鎮青年和一二線城市青年差別最大的領域。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可以看到,觀看人數的比例,觀看時長都落後於大城市的年輕人。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主流的動漫平臺滲透率,A站和P站遠遠落後。二次元作為舶來文化,肯定是會先從大城市開始滲透。目前國內二次元文化比較活躍的地區,也是像上海,廈門,廣州等東南沿海發達城市,漫展等線下活動也集中在這些地區。二次元是一個很需要氛圍的文化,目前來看三線及以下城市還沒有適合它生長的土壤。

無數貪婪的目光,正注視著小鎮青年

5.

電影、電商、遊戲、直播、短視頻等等都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小鎮青年,或者是,貪婪的目光。

小鎮青年也樂得享受,樂在其中。

資本是逐利的,無論它以什麼形式包裝自己。它提供服務,獲取回報。

過度消費某一個群體的結果通常不會太好。可以過上舒服生活的小鎮青年,買得起房開的起車,往往得益於父母的照顧。畢竟三四線城市的收入普遍不高,年輕人更是如此。那麼這眾多貪婪目光注視下的小鎮青年能否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相同的照顧吶。或許吧

6.

按照定義,小編也算是小鎮青年,但是我們這裡兩萬多一平米的房價(浙江金華),實在不是很有興趣去開心的消費,或許我是個假的小鎮青年吧。

忘了說,盯上小鎮青年的還有房地產。哦,不對,房地產盯上的是所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