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音樂啓蒙

1

音樂家冼星海曾這麼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音樂是有魅力的,我愛音樂,即使事業家庭繁忙到腳不沾地,我也仍然堅持每週抽一天的時間上吉他課,那是我唯一發洩所有壓力和煩惱,盡情享受音樂之美妙的時刻。

音樂除了對成年人能帶來許多快樂,對小孩子的性格培養也是有著很多的積極意義。日本曾經做過一個追蹤研究,那些學過音樂的孩子,很少會成為品行低劣的人,他們誠實善良熱心,熱愛幫助朋友。

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音樂啟蒙

音樂還能對孩子的智力因素有影響,通過音樂對大腦皮質的刺激,從而對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幹網狀結構產生影響,從而調節大腦功能,進而從促進大腦和感覺器官的發育,提供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記憶力,最後促進他們智力的發展和提高。

美國兒童教育學家羅素在1993年就曾經做過一個幼兒實驗,同樣是三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進行過音樂訓練的孩子的智力明顯優於未進行音樂訓練的孩子,

勢利一點講,音樂還是一種很好的「育兒神器」,無論是安撫哭鬧的小baby,還是語言學習、英語學習,甚至良好習慣的養成,都可以藉助「音樂」這個工具。

例如早教中心「金寶貝」的課程都是在音樂中上的,平常哄娃洗手、催洗澡什麼的,我也常常用唱歌的方式,都能起到「母慈子孝,不吼不跳」的效果。

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音樂啟蒙

2

我經常在朋友圈和抖音曬我彈吉他的視頻,常常能引來各路好友點贊,不少人都認為我是在音樂世家長大,其實並不然。

由於家庭因素,大學的時候我的音樂之路才開始。那時候路過操場,被師兄們抱著吉里隨意彈唱的那股怡然自得所感染,然後就抱著這種美好的情懷開始接觸吉他。

然後為了學彈唱,又特別選修了一門音樂理論課;再為了更好地理解音樂理論,又開始探索學鋼琴;而分別接觸了尤克里裡、鋼琴、吉他等好幾樣樂器之後,又發現自己「聽音」和「視唱」的能力非常弱,於是我差不多又要開始琢磨這報個班去學學「視唱練耳」,本來只是一條純屬自娛自樂的音樂路,竟然也是走得如此磕磕巴巴。

所以當我聽到某音樂培訓機構的音樂課程,不是從單一的樂器學習開始,而是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的理念之後,瞬間就被圈粉了。

(並沒有收廣告費,所以該培訓機構的名字我就不提了,暫且以Y機構代稱吧)

3

Y機構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在孩子學樂器前,甚至學樂器期間,通過“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綜合培養孩子的音樂綜合素質,是更科學的音樂啟蒙路徑。

「聽」

聽就是指孩子的聽音。很多孩子在3到6歲這個年齡階段是一個學語期,實際上就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聽力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在這個階段練習對音樂聲音的感知非常有效。

在這個期間經過專業訓練的孩子,能夠每聽到一個曲調都對應到鋼琴上是什麼樣的音,而這種能力是錯過了這個階段的成年人很難習得的

孩子如果能在這個階段掌握好這個能力,那麼在她今後的音樂課程中就會變得非常有效,除了能輕易辨別高低音,還能辨別音樂裡所包含的情感和內容。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不斷給孩子磨耳朵,除了課堂里老師給孩子訓練耳朵的能力,有能力的父母在家裡也可以給孩子邊彈邊唱。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家孩子的聽力有了很明顯的提高。

如果家長沒有音樂基礎,也不需要害怕,專業事情就交給專業的老師來做,做父母的我們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喜歡上音樂,和孩子聽一樣的音樂,一起參與,給孩子展示喜歡音樂的樣子,成為他們的榜樣。通過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對音樂的態度,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保持快樂的情緒來學習音樂。

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音樂啟蒙

「唱」

如果說訓練“聽”,是孩子進入音樂世界的入門坎,那麼「唱」,就是希望他在音樂的這個世界裡更有參與感,更能夠得到音樂的樂趣。

像菲爺也在彈吉他的過程中,一個很大的苦惱就是雖然彈得很好,但是唱得不不夠專業動聽,整體效果都大打折扣。

我瞭解到這個音樂機構的很多課程裡面,有很多時候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唱。音樂其實就是要這種群體的互動才會更有趣,比總是枯燥的練那幾首曲子,會讓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

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音樂啟蒙

「讀」和「彈」

讀就是讀五線譜,彈樂器則通常是以鋼琴開始。(在菲爺的文章「打算讓孩子學琴?作為父母你需要做這些準備」裡面就提到過:

在所有樂器當中,鋼琴無疑是對於理解樂理最直觀、最有幫助的一門樂器,是最能夠幫助小孩子從一無所知走進音樂實際的敲門磚。

讀譜和彈奏,這兩個就是實打實的打基礎了,這其實是傳統樂器學習的內容了,只不過在這個課程裡,結合聽和唱,會讓學習更加有趣,並且彼此作為基礎

這個階段的我們要適當地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如果他們沒彈好,不小心彈錯了也不要苛責他們,幫助孩子克服每一次的不足,肯定他們取得的每一次進步,增加他們的自信,時刻關注他們是在快樂學音樂,用細膩的愛來陪伴孩子的音樂之路。

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音樂啟蒙

「寫」

「寫」指的的音樂創作。

過去我們總覺得作曲是一件很艱澀很專業的事情。而實際上,讓孩子接受了聽唱談讀寫這樣系統的訓練之後,譜曲其實也就順理成章了。

如果把音樂比喻成語文的話,會彈一門樂器,只能相當於會寫一些書法的文字,而能譜曲,對應到語言學科裡面,就意味著能夠創作,能夠寫文章,能夠表達思想。

這才是音樂世界最博大、最廣闊的天地。

通過「作曲」訓練,我們可以鼓勵孩子用音樂來表達他們的內心想法,引導和幫助孩子將他們腦袋裡的各種奇思妙想用音樂講述出來。

孩子在每創作完一個音樂,都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加熱愛音樂,這對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最珍貴的後果。

聽說有一個朋友的孩子去看完電影《尋夢環遊記》回來之後,馬上就在鋼琴上彈出了主題曲《Remember Me》——主旋律是從電影裡聽出來的,而和絃則是自己配的。

想想看,當音樂運用到這種境界,應該是一件非常愉快而自由的事情吧。

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音樂啟蒙

雖然以後音樂未必會成為孩子的謀生手段,但是它卻能打開他們心中的另一扇大門,在學習音樂和與音樂相處的過程中,淨化自己的靈魂,不再害怕孤獨,發現世界的美,最終成為一個溫柔而又內心豐富擁有獨立靈魂的人。

The end

從「聽-唱-讀-彈-寫」這五個方面來開展音樂啟蒙

作者簡介: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