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人物-鄭玄,創立鄭學,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一個人學習,容易掉入坐井觀天的坑,歡迎正在學習各類知識的朋友,咱們一起學習,分享經驗,哪怕每天分享一個概念、一個知識點、一個經驗,咱們都能彼此為對方節省時間,加速進步,畢竟每個人的收穫、見解都不一樣。歡迎私信,廣交學友。

緣起詞彙:

綦弁

[ qí biàn ]

詳細釋義

古代的一種青黑色鹿皮冠。

《書·顧命》:“四人綦弁,執戈上刃。” 孔 傳:“綦文鹿子皮弁。” 孔穎達 疏:“ 鄭玄 雲:‘青黑曰綦。’ 王肅 雲:‘綦,赤黑色。’ 孔 以為‘綦文鹿子皮弁。’各以意言,無正文也。”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韋弁皮弁》:“皮弁亦以鹿皮之淺毛者為之,故皮弁又謂之綦弁。”


  • 鄭玄

鄭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

鄭玄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遊學歸裡之後,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註疏,潛心著述。晚年守節不仕,卻遭逼迫從軍,最終病逝於元城,年七十四。

鄭玄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採今文經說。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餘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唐貞觀年間,列鄭玄於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宋代時被追封為高密伯。與晏嬰、劉墉並稱為“高密三賢”,後人建有鄭公祠以紀念。

每日人物-鄭玄,創立鄭學,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鄭玄

軼事典故

鄭君草

相傳鄭玄酷愛車前草,因此車前草又以鄭玄命名,被稱為鄭君草。

精通術數

鄭玄對術數之學的研究也很有心得,成名很早。據《鄭玄別傳》記載,鄭玄十七歲時,有一天正在家讀書,忽見颳起了大風,他根據自己掌握的一些方術來推算,預測到某日、某時、某地將要發生火災。於是,他立即到縣府去報告,讓政府早做準備。到了某日某時,某地果然發生了火災,但由於早有準備,並沒釀成大害。這件事不脛而走,鄭玄又被當地視為“異人”。

野史雜談

鄭玄曾拜馬融為師,學習算學,三年沒有見到馬融的面。馬融只是讓他的一個學得較好的學生教鄭玄而已。一次,馬融計算渾天算的不符合,問他的弟子們,沒有一個能算出來的。有個弟子說鄭玄能算。馬融立即將鄭玄召來讓他計算,一轉眼的工夫就算出來了,大家都既感到吃驚又佩服。馬融感嘆地說:“詩書禮樂,鄭玄都精通啦!”心中暗暗產生殺機。等到鄭玄學業學成後辭別老師迴歸故里時,鄭玄懷疑有人追趕他。於是坐在一座橋的下面,將穿著木屐的腳放在水面上。馬融果然用“式”這種卜具推算出他離去的方位,帶領人去追殺鄭玄。看見鄭玄後,對跟他一起來追殺鄭玄的人說:“鄭玄在土下水上而依靠著木(按:木屐代木。古人認為要在土下水上,既是棺木),這回他必定得死。”於是不殺鄭玄,轉身離去。鄭玄方才免於一死。

鄭玄長到八九歲時就能用籌碼進行乘除法的運算。十一二歲隨母親回到家裡,正逢臘月宴會。同席的十多個人,個個衣著華美,能說會道,唯獨鄭玄神情漠然,一言不發。母親暗中幾次督促鄭玄,讓他也跟同席人說說話。鄭玄說:“說話閒聊練嘴皮子,這不是我的志向。”

鄭玄家中的侍婢都頗為通曉《毛詩》。一位婢女曾因違逆鄭玄,被他懲罰長跪在臺階前。另一位婢女開玩笑對她說:“‘胡為乎泥中(引自《詩經· 邶風·式微》,意為為什麼跪在地上)?’”這個婢女回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引自《詩經·邶風·柏舟》,意為向他報告事情,正趕上他發怒)’”。

夢示可學

鄭玄跟老師馬融學習,三年沒有學到什麼。後來,馬融讓他回去。一日,鄭玄在樹蔭下和衣小睡,夢見一個人用刀劃開他的心,對他說:“你是完全可以使自己成為有學問的人!”鄭玄睡醒後立即返回,不久就把所有的典籍弄懂弄通了。

攻駁何休

與鄭玄同時代的今文經學大師何休用十七年的時間寫成了《公羊春秋解詁》一書,對《公羊》一書的內容多所發明。從他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三文中可見,他認為《春秋》三傳中只有《公羊》義理深遠,像墨子的城防一樣無懈可擊。而《左氏》與《穀梁》二傳則存在嚴重的缺點,根本不值得研究。

鄭玄乃針對他的觀點,著《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以駁斥之。他認為三傳各有其優缺點,《公羊》並非十全十美。何休讀了鄭玄的文章,也帶著歎服的口氣說:“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意思是說鄭玄能從他的文章中找出矛盾,用他自相矛盾的說法來駁倒他的立論。鄭玄對何休的批駁十分有力,經師和學者們十分驚服。據說當時京師之人稱何休為“學海”,而稱鄭玄為“經神”,鄭的聲望遠超過何。當時求學者不遠千里投到鄭玄門下者甚眾,他的徒黨通於天下。


如果覺得每天小小的積累,也能提升自己的認識,歡迎轉發分享,讓更多的人和咱們一起同行。

小小的改變,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每天多汲取一些見識,也許未來會成為專家,一起邁出這一步吧。

歡迎私信,廣交學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