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縣:扶貧路上的「助跑人」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陳以顯 楊朝暉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第一戰令、第二戰令、第三戰令……縣委、縣政府一道道脫貧攻堅的“進軍令”,向全縣人民吹響了攻城拔寨的“衝鋒號”。在這烽火連天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忘初心、忠誠堅定,把“人民”裝在心中;他們牢記使命、履職盡責,用雙肩扛起擔當;他們紮根崗位、無私奉獻,以行動詮釋承諾。

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執紀護民利,鐵骨柔情守初心。扶貧路上,他們是群眾身邊的“貼心人”,更是脫貧賽道上的“助跑人”。

鲁山县:扶贫路上的“助跑人”

強練內功促擔當

今年3月份,為緊跟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戰步伐,魯山縣紀委監委從全縣紀檢監察系統抽調30餘人,成立縣脫貧攻堅百日提升督查巡查組辦公室,組建了5個督查組。為讓每名紀檢幹部學深吃透脫貧攻堅各項政策,縣紀委監委專門印製了《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知識測試題》。“貧困戶的識別標準是什麼?建檔立卡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麼?貧困村需要對扶貧項目哪些內容進行公開?……”每天見面回答“三個問題”成為每名督查組成員的必修課。通過集體學、小組學、交流學、提問學等多種方式,每名紀檢幹部都真正讓各項扶貧政策爛熟於心。為讓涉及的上級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危房改造、基建項目、光伏發電、檔卡規範、產業獎補、政策落實、村容村貌、群眾滿意度等督查內容更加便於操作,督查綜合組制定了各種清單式表格,細化各種任務情況。

“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只有成為‘鐵打的人’,才能做到查找問題精準、處理問題遊刃有餘。”“擔當,是一種風骨,更是一種力量。”“扶貧一陣子,責任一輩子。”……作為縣脫貧攻堅百日提升督查巡查組辦公室具體負責人,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委副主任郝鴻亞常常在工作群裡給同志們加油鼓勁。

情繫百姓解民憂

“扶貧車間企業進駐情況怎樣?貧困戶危房改造竣工沒有?村容村貌整改如何?……”一個個緊繫民生的重大問題都是督查組的工作重點。

7月10日,在辛集鄉蜂李村,沒有驚動村幹部的第四督查組剛進村,就碰到了一位60多歲的大爺。“你們是來檢查工作的吧?去誰家呢?走,我給你們領路。”“大爺,咱們村貧困戶誰的房子最破?我們想去看看。”“看房子?走,我領你們去看看殷長付的房子。”

拐過幾個路口,一處沒有院牆、只見院內坑窪不平、雜草叢生的兩間土牆灰瓦的房舍展現在面前。“這就是殷長付家,房子有年代了,年齡也大了。每逢下雨,屋裡就嗒嗒流。這要是下暴雨啊,保不準隨時都要塌了。”大爺的話,讓督查組成員心裡一陣驚顫。貧困戶危房改造的任務已經下達幾天了,怎麼會有這種情況?是鄉黨委政府不知情還是不作為?一處、兩處、三處……將近兩個小時的走訪,督查組發現這個村5戶需要改造的危房確實沒有動工。

“郭書記,我們是縣脫貧攻堅百日提升督查巡查組辦公室第四督查組,如果方便的話,請您到蜂李村一趟。”看到問題如此嚴重,督查組不得不驚擾當地的黨委書記。很快,郭書記如約而至。經過一番溝通,郭書記當場表態:從現在開始,不講困難、不講條件,晚上9:00之前將該村5處危房拆除完畢。

得到承諾,並再三叮囑安全施工後,督查組又奔往下一個戰場……

實地走訪查民情

俗話說:“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僅僅三個多月,無論是農戶生產一線的田間地頭,還是鄉村泥濘的山路上,匆匆行走在精準扶貧路上的魯山紀檢人,他們走村串戶,和群眾手拉手話家常、心貼心誠交流,用腳步丈量了全縣25個鄉鎮200餘個行政村,實地走訪600餘戶貧困戶。

“國家的政策好啊,發給我們的低保金一分都不少,你們還大老遠的上門來看我們,感謝黨的政策、感謝黨的關心……”在瀼河鄉鄧西村,低保戶楊大爺拉著第一督查組成員陳建濤的手,眼裡含著淚激動地說。“您家裡一共幾口人?去年的糧食補貼款啥時間打到卡上的?”“村裡有沒有公開評議低保戶和貧困戶?您身邊有沒有鎮村幹部吃拿卡要或者優親厚友?”在該村每一戶的走訪中,第二督查組都詳細瞭解情況。“俺的幫扶人就是一個村的,隔三差五就要來俺家看看。現在真是黨的政策好啊,貧困戶該享受的醫療、就業等各種補貼俺們都有。”提起幫扶人,瀼河鄉鄧西村貧困戶李瑞霞讚不絕口。“俺們也在想辦法,爭取儘快儘早脫貧。”

民有所唿,我有所應;民若安好,便是晴天。只要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增強的,是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收穫的,是群眾的認可和讚譽。

楊中海家的房子要抓緊施工、白俊幹家的衛生要及時打掃、村內路上的垃圾要及時清理……督查組成員的筆記上詳細記錄著需要向村幹部反饋的問題。

鐵面執紀嚴問責

“紀檢監察干部要勇於當‘鐵匠’,動真碰硬,敢打敢拼;不當‘木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不做‘泥水匠’,東攪西攪和稀泥,當老好人。”這是魯山縣紀檢監察干部共同的信念和堅守。

“作為扶貧工作包村領導,扶貧領域知識我不會,不站起來向組織檢討我自己心裡都不舒服。組織對我的處理我誠懇接受。”在7月10日集體約談會上,魯山縣電業局副總經理胡曉雨的自我批評發人深省。

3個月來,縣脫貧攻堅百日提升督查巡查組辦公室共通報批評79個單位,誡勉談話8人,約談單位68個,約談89人,下發整改通知書76份,處分11人。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作為奔波在扶貧路上的魯山縣紀檢監察干部,他們願把忠誠與為民落到行動中,把責任與擔當扛在肩膀上,把群眾的安危與冷暖掛在心坎上,為心中執著的信念一往無前。

打贏脫貧攻堅戰,因有了他們“助跑”,我們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