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房價10-20年後將到達三四十萬每平,俞敏洪爲何敢這麼說?

7月12號的採訪,新東方老闆俞敏洪又曝出了讓大家震驚的一幕。在採訪時被問到對當下樓市的看法的時候,俞敏洪認為未來10到20後房價將會達到三四十萬每平。俞敏洪接受採訪時所在的房子,是在2005年購買,當時房價三萬多一平米,而現在已經漲到十幾萬一平米。俞敏洪認為,現在的房價是十幾萬一平米,但未來房價會漲到三四十萬一平米,他之所以這樣說,是他認為未來人民幣會越來越多,而且是一個自然貶值的過程。這個言論似乎跟馬雲在2017年關於“房價如蔥的言論”完全背道而馳。但為何俞敏洪先生,在當下的市場中,還能發表如此的言論呢?就不怕口誅筆伐嗎?又或者說俞敏洪先生對於樓市房價相當的看好?

震驚,房價10-20年後將到達三四十萬每平,俞敏洪為何敢這麼說?

但是,最近樓市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又對樓市的相當的利空。尤其是住建部聯合七部委對30城的亂象專項治理行為,對樓市來說無疑是非常大的打擊。而且還有諸如對三四線樓市影響很深的棚改政策,都出現了變化的行為。加上上半年密集出臺超過190次的調控行為,這些都是對樓市高房價的管控。

這樣的政策行為,無疑表現出了政府對於樓市高房價堅決打擊的行為。那我在反過來看俞敏洪先生的高房價言論,其實他不過是對一線城市而言的,其它城市不可能發生這類情況的。那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一線城市,當下樓市的整體情況。雖然現在整體的樓市情況都不容樂觀,但是一線城市的樓市還是非常堅挺。這也跟一線城市的競爭環境以及優勢有關。

震驚,房價10-20年後將到達三四十萬每平,俞敏洪為何敢這麼說?

首先,一線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眾所周知,一線城市都是我們這個市場發展的風向標。而且,一線城市的發展優勢資源也不是其它城市能比的。任何發展的優勢資源都是傾向這些城市的,所以這些城市的房價想不漲都難。

其次,不斷的需求促使房價上漲

儘管這些年一線城市開始了疏解的政策,但是還是避免不了人口的淨流入狀態。既然人口是流入的,那就對房子有需求,而一線城市的房子供應又是極為短缺的,所以房價在供不應求的狀態下,想下跌也是很難的。

再次,城市的發展也需要房價的維持

一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門面,而高樓大廈也呈現的是一個城市發展好壞的標誌。那如果既然要發展,房價肯定是要往上漲的。

最後,有錢人堆積的一線城市,對品質的追求也是推高房價的幫手

一個小米上市帶來幾千個千萬富翁,還有億萬富翁,這些有錢人對於房子的追求,可能不在是剛需,而是對品質生活的追求。甚至有人調侃,北京千萬級別的房子是否還夠用。這種有錢人,在北京實在是太多了。房子的品質提高了,房價自然而然的就上去了,而三四十萬每平的房子就看似很容易實現了。

震驚,房價10-20年後將到達三四十萬每平,俞敏洪為何敢這麼說?

房子看似容易買到,但是對於沒錢的人來說再便宜的房價也難以實現。而對於有錢人來說,即使是三四十萬每平也不缺人氣。這就是為何有那麼多的大佬,一直認為房價還將繼續上漲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