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千億爆雷潮:我們的錢還能相信誰?

老話常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我處心積慮把雞蛋安頓在不同的籃子裡之後,又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覆巢之下無完卵。”

今年七月,海上的颱風一個接一個,低氣壓帶來燥熱天氣。但有一群人,卻在盛夏墜入了嚴寒的冰窟。他們,就是P2P投資人。

據不完全統計,從6月1日起至今,全國共有130家P2P平臺“爆雷”, 成百上千萬的投資人或將難逃血本無歸的厄運。

P2P千億爆雷潮:我們的錢還能相信誰?

P2P千億爆雷潮

P2P是什麼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互聯網金融(ITFIN)產品的一種。屬於民間小額借貸,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絡信貸平臺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一方面,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穩步提升,民眾手裡的資金逐漸累積,除去基本日常開銷之外的還能存下一部分“閒錢”。而通貨膨脹的壓力催生了人們“理財”保值的想法,對銀行年化率低的理財產品不屑一顧,對瞬息萬變的股市望而卻步,買房置地門檻又太高,拼命攢在的錢拿在手裡怎麼都不自在。在這種投資渠道缺少的情況下,P2P這種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年化率近20%的產品,讓成千上萬的中小投資者趨之若鶩。

P2P千億爆雷潮:我們的錢還能相信誰?

P2P千億爆雷潮

另一方面,一些需要錢的個人或企業,向P2P平臺提出借貸申請,通過審核之後便可以獲得資金,到期還本付息。

通俗來說,P2P平臺就是一個“媒人”角色,牽橋搭線與審核,從借貸關係中收取手續費。

“爆雷”又是什麼

爆雷,指P2P平臺突然出現問題,因逾期兌付或經營不善,不能正常投資或提現,甚至直接跑路的現象。

其實P2P這場爆雷潮,在今年年初就有徵兆,只是最近爆出了200億規模的“連環雷”涉及金額與受害人數令人震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P2P網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已有236家P2P網貸平臺相繼“爆雷”。其中,有163家是在6月以來的50天內“爆響”,平均每天約3.26家,有停業的、跑路的、轉型的、提現困難的、分期體現的,還有被刑事拘留的。

而涉及的金額,已超過2000億。

P2P千億爆雷潮:我們的錢還能相信誰?

P2P千億爆雷潮

此次“爆雷”之原因

有人說這是P2P行業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被揭發,也有人說這是監管收緊的第二輪互聯網金額行業洗牌,究其根本還是多層監管不足。

第一層,從P2P平臺借錢的用戶,大概率是從銀行貸不到款、或是拿不出抵押物的企業。

也就是說,在銀行貸款系統中,這些都屬於高風險用戶,存在著還不起錢的風險。

第二層,P2P平臺在吸引客戶資金時,靠的不是優質的標的資產,而是用剛性兌付和高額利息來誘惑投資者。但是P2P平臺做的是資金流生意,借貸難免會遇到違約,所以為了不影響其承諾的剛性兌付,P2P平臺一般會在將要違約的時候選擇借新還舊。

第三層,現階段 P2P 行業缺少監管 , 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 P2P 模式進行詐騙 , 通過偽造信息騙取投資者的信任和資金後攜款而逃。

未來的路怎麼走

目前,此次“爆雷潮”的受害者們,正在組團到上海、杭州等P2P平臺所在地維權,希望能追回自己投下的血汗錢。金融監管部門似乎也有大動作,這一波涉及上千億的爆雷,行業整頓在所難免。

同時我們也在思考,時下同樣敏感的區塊鏈技術,在這波潮水中是否能到積極的作用呢?作為互聯網發展的產物,區塊鏈與P2P借貸可謂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它們具有相同的去中心化屬性,將區塊鏈技術+金融行業是目前許多人最看好的結合。

P2P千億爆雷潮:我們的錢還能相信誰?

P2P千億爆雷潮

區塊鏈如何運用在P2P借貸上

01有助監管P2P企業

監管部門(央行、銀監、證監)作為區塊鏈的一部分,可以實時獲取P2P交易的公共賬本,通過分析公共賬本獲取各家P2P企業的理財項目和資金劃轉信息,實時為P2P行業監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監管數據。

02借款人的徵信透明化

區塊鏈最主要解決的就是信用問題,所以區塊鏈最被看好的就是應用於徵信。但徵信這塊其實爭議也多,畢竟徵信相關數據是非常敏感的,無論是徵信機構還是用戶,其實都是不希望公開的,數據是徵信機構的命根子,家家都希望別人公開,自己保密。

用戶也不希望自己的數據公開。當然,如果未來能做到徵信透明化,對P2P的投資人來說還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P2P千億爆雷潮:我們的錢還能相信誰?

P2P千億爆雷潮

03交易結構的低成本化

對於一個P2P平臺來說,每個月用戶的取現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只是一般的P2P平臺都會自己掏腰包去支付這部分費用。應用區塊鏈強大的在線交易功能,去第三方支付,抑或銀行資金託管,完成資金快速、準備、透明的交易,對於P2P平臺來說是一件利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