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製造領域專家齊聚,爲高分子綠色製造產業技術創新發展獻策

高分子製造領域專家齊聚,為高分子綠色製造產業技術創新發展獻策

本報訊(記者 馮海波 劉雷 通訊員 趙春旭)7月19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華新科智造技術有限公司、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塑料改性與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等承辦的第267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孫晉良、石碧、李德群、王琪、王玉忠,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Chul B. Park,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廣東塑料工業協會等行業協會以及來自省內外150多家高分子製造領域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圍繞“高分子綠色製造產業技術創新與發展”進行研討交流。

高分子材料被認為是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的重要基石,已經普遍應用於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生物醫學等領域,成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以及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我國是世界高分子產品製造第一大國,並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高分子製造產業關聯度大、綜合性強,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高分子綠色製造對高分子新材料行業及其下游應用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本次論壇旨在通過交流研討,推進高分子綠色製造產業技術創新與發展,進一步推廣先進的技術和經驗。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瞿金平作了“高分子產品製造技術自主創新思考”的主題報告。他表示,中國是高分子產品製造大國,2017年產值近3.4萬億,但高分子材料加工產業也面臨著能源、資源與環境問題等多方面挑戰。儘管近年來進行調整與轉型升級,但製造業弊端仍然存在——勞動密集、資源驅動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產品低端、低附加值沒有根本改變,標準化、一體化落後沒有根本改變,高端產品低端化現象沒有根本改變。他認為,智能製造不僅僅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必須以產品創新作為靈魂。創新產品結合智能化的產品製造過程,將推動中國產品智能製造的發展。他提出,要立足自身條件,以實現產品的高質量與高性能、製造過程綠色化與高效率為原則,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槓桿,開展產品及其製造裝備的創新研究。

在題為“注塑成形智能技術的研發”的主題報告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德群說,人工智能有5個發展趨勢——大數據智能、混合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及自主智能。他表示,智能產品、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是新一代智能製造的三大功能系統,工業智聯網與智能製造雲是兩大支撐系統,其有機集成將推動新一代智能製造發展。此外,針對廢棄高分子材料帶來的環境汙染等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王玉忠,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王琪也分別介紹了“可循環的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高值高效回收利用廢棄高分子材料”等最新研究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