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沙:让库布其走出“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怪圈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这个昔日的“死亡之海”,今朝变成了“希望之海”。公路南北纵贯,草灌乔筑成一道道绿色长龙。年降雨量不断增加,沙尘天气次数减少,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沙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了1.5万多元。治理区内,沃野千里,阡陌纵横,鸟语花香,村舍隐现,一派田园风光。

科技治沙:让库布其走出“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怪圈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新村

鄂尔多斯人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探索出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造就了个体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现实和长远的效益共赢;而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更犹如一面绿色旗帜,鼓舞和激励着200万鄂尔多斯人民一往无前,也感召和激发着世人。

缺少科技参与,库布其曾一度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鄂尔多斯人提出,治沙一天不止,创新一日不停。从最初固沙、植树、种草开始,不停地试行实验、改良技术。草方格沙障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四通八达的沙漠交通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被世界赞誉为凝聚库布其治沙智慧的“中国魔方”。

在治沙实践摸索前行中,鄂尔多斯逐渐找到了一条科技治沙之路。

7月21日,在银肯塔拉生态景区,沙丘上的白色袋状沙障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达旗绿化办主任、林业局副局长吴向东介绍:“它是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沙障技术。同草方格、沙柳等传统沙障相比较,其铺设效率提高3~5倍、材料搬运量降低20~60倍,障体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杜绝了化学残留和二次污染。”

科技治沙:让库布其走出“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怪圈

北京利沃德科技有限公司虞毅博士

发明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治沙技术的北京利沃德科技有限公司虞毅博士介绍,聚乳酸(Polylactic Acid)是采用木薯、玉米、甜菜等植物所含的淀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生成小分子乳酸后,再经缩聚等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型环保材料。

“聚乳酸材料经缩聚、熔融和纺丝等工艺、加工过程制成聚乳酸纤维沙袋,沙袋内充填干沙后平铺于沙表面即完成了聚乳酸沙袋沙障的铺设。聚乳酸沙袋沙障解决了长期困扰干旱、半干旱区域环境治理工作中沙障材料匮乏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就地取材、以沙治沙’的原始创新。”虞毅说。

通过针织织造工艺研发出的聚乳酸纤维沙袋很柔软,就地取材充填沙丘表面干沙后形成沙障的基本障体,贴地性能优异,这个特性既能提高障体的抗掏蚀性、也能保持障间风蚀凹面的长期稳定、还可以促进现地的植被恢复。在自然条件下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的障体材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杜绝了化学材料沙障带来的化学残留及二次污染。

“聚乳酸沙袋沙障可以降低40%的近地表风速和50%的输沙量,沙障的铺设效率比传统植物材料的机械沙障提高3~5倍、障体材料的搬运量降低20~60倍,单人背负的障体材料就可以满足其全天现地铺设作业所需的材料量,现场不需要道路、搬运工具等运输条件。”虞毅说。

科技治沙:让库布其走出“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怪圈

治沙种树民工联队队长高毛虎

7月22日,在杭锦旗杭锦淖尔新村,59的治沙种树民工联队队长高毛虎告诉记者:“传统的人工治沙方式,得先挖坑,然后再种植,人均日种约2亩,苗木成活率不足20%。在亿利集团支持下,我们发明了‘水气植树法’,即造林过程中以空心钢管作为冲击水枪,通过水泵的压力,将水直接射入沙丘中形成栽植孔,然后将苗条插入栽植孔,并用水枪将苗条周边的沙土冲入空隙,填满封实,一次性完成造林和灌溉工序,这样8-10秒钟就能种1棵沙柳,两人配合每天可种植 20多亩沙柳,较以前锹挖植树效率提高了60多倍,更重要的是,它的成活率超过90%。”

沙漠是怎么变成沃野的?就是靠的是尊重自然、科学治沙、持续创新。

就这样,多年来,在治沙实践中,鄂尔多斯人总结出“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原则,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在建设大漠腹地保护区时,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搬迁,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人工造林“三措并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