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對付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加沙變成了監獄

當1948年以色列這個國家誕生的時候,它的國土面積是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55%,其餘的部分給了阿拉伯人。這種一人一半的分法是一年前由聯合國主持的,這個方法提出之後先是在聯合國形成了《巴以分治協定》,這個白紙黑字的協定最後由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後開始執行。

聯合國給猶太人分的比自己多,這就讓整個阿拉伯世界不樂意了,心想這地方以前都是我們的,現在一大半被猶太人拿走了,這個完全不能忍啊。但是聯合國畢竟也是按照人口的實際分佈來劃分的,那些外來的猶太人怎麼就把一半的土地搞到手了呢?其實猶太人的手段還算是合理合法的,因為他們是買來的。

為了對付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加沙變成了監獄

(黃色部分為巴勒斯坦控制區)

巴勒斯坦一直到1988年才勉強建國,在那之前那兒就根本不是一個國家。那些荒蕪的土地都是當地阿拉伯地主們的個人資產,當歸心似箭並且有錢任性的猶太人找這些地主買地的時候,他們幾乎不會拒絕。對地主們而言那些流著蜂蜜和牛奶的土地不過是戈壁而已,並且誰也沒意識到猶太人會逐漸地買走那麼多。

阿拉伯人不高興的原因除了猶太人拿的多以外,而且拿到的還是比較好的那部分。以色列一邊靠著地中海一邊和埃及接壤,距離蘇伊士運河也很近;以色列的另外一邊可以通過曼德海峽進入紅海。可以說埃及擁有的位置優勢以色列都有了,對此埃及人感情上無法接受。在後來發生的五次以幹掉以色列為目的中東戰爭裡,埃及要麼挑頭,要麼是絕對的主力。

因為種種原因,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沒有輸,而且每打一次國土面積就擴大一次。如果說以色列非法佔領過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應該就是在這幾次戰爭中佔領過。幾次戰爭下來,巴勒斯坦人原來分到手的地方就丟掉了大半,剩下的也變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靠海的加沙地區,另一部分在約旦河的西邊。

為了對付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加沙變成了監獄

(被以色列空襲的加沙城)

1967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僅僅持續了一個禮拜,一個禮拜之後,以色列連加沙地區也給佔領了,不但派出了軍隊和行政人員接管加沙,還在那邊大搞房地產鼓勵猶太人過去定居,這就讓當地的巴勒斯坦人要炸了。

加沙地區的總面積有365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到底有多大呢?我們以北京市來類比一下。365平方公里比豐臺區多了60平方公里,比海淀區又少了60平方公里。而整個加沙地區的人口卻超過了300萬人,而豐臺區和海淀區的總人口加起來不過220多萬,所以加沙地區的人口密度是出了名的大,而且人口以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為主,猶太人寥寥無幾,算上後來搬過去的也不足1萬人。

以色列武力接管加沙地區之前,當地人就非常抗拒;接管之後以色列又是修檢查站又是搞房地產開發,局勢就更加惡化了,針對猶太人的騷擾和襲擊多的不得了。後來的以色列總理沙龍實在看不下去了,覺得這鬼地方待著撈不到任何好處,為了保護那一萬人要花費巨大的代價,不如放棄算了,還落下個好名聲。於是在2005年以色列搬出了加沙地區,那塊地方在38年後重新回到了巴勒斯坦人手裡。

為了對付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加沙變成了監獄

(來自加沙的救護車要去以色列)

原以為這樣結局會好一些,但是讓以色列人感到意外的是,來自加沙地區的恐怖襲擊並沒有變少。以色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乾脆砸重金把加沙給圍了起來。靠近陸地的一側修了高達十米的水泥牆,距離水泥牆300米的範圍是隔離區,未經許可進入隔離區可能會小命不保;靠海的那一側5公里以內可以打魚曬網,5公里以外有以色列的軍艦巡邏,只要巴勒斯坦人的漁船越界,就馬上會被當作靶船擊沉。

經過這樣的團團包圍,加沙地區就徹底變成了一個監獄。以色列的這種做法應該叫做圍城戰術,斷水斷糧企圖把加沙城裡負隅頑抗的武裝份子給困死,直到對方放下武器出城投降為止。那麼以色列圍困的到底是什麼人呢?其實並不是那300萬人裡的普通巴勒斯坦人,而是一個叫做哈馬斯的武裝組織。

要說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吧,它至今都沒有一個像樣的政府,履行政府職責的就叫做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能參與這個機構建設的也有七八個政黨,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政黨只有兩個,一個全名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簡稱“法塔赫”;另一個全名叫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簡稱“哈馬斯”,其它的不成氣候我們就忽略不計了。

為了對付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加沙變成了監獄

(因為越界被擊中的巴勒斯坦漁船)

一個名字裡帶著“解放”,另一個名字裡帶著“抵抗”,從這兩個關鍵詞上我們就可以猜出它倆的區別。法塔赫的政策比較溫和,主張用對話和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巴以衝突。而哈馬斯的政策比較激進,主張用武裝鬥爭的方式解決巴以衝突。根據這兩個組織在巴勒斯坦的地位和存在方式,我們就暫且把它們理解成是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吧。

因為這兩個組織解決問題的思路完全對立,所以兩派根本就玩不到一塊兒。開個會很難把人召集到一起,好不容易湊到一起也很容易大吵大鬧。在2007年雙方甚至還打了一仗,溫和的法塔赫沒有幹過激進的哈馬斯,最終導致哈馬斯把加沙地區給徹底控制了。從那以後,哈馬斯專心經營加沙地區,用自己小米加步槍的裝備和精神跟以色列打持久戰;而法塔赫被迫經營約旦河西岸地區,兩派不怎麼來往。

我們平時在新聞聯播上看到巴以衝突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發生在加沙地區,很少看到約旦河西岸那邊出事兒,那些射向以色列的火箭彈基本上也是從加沙地區發射的。為什麼要用火箭彈呢?因為哈馬斯別無選擇呀。隔離牆有10米高而且300米內就會被以色列警告射擊!靠海的那邊他們的漁船根本就玩不過以色列的軍艦和直升機,所以只能用這種遠程打擊的方式,靠經驗和慣性以及運氣給以色列造成傷害。

為了對付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加沙變成了監獄

(哈馬斯發射出去的火箭)

以色列在安全措施方面做的是毫不含糊,他們給這些粗糙而廉價的火箭彈量身打造了一套名叫“鐵穹”的防空系統。這套系統是如此的先進,以至於在一枚火箭彈升空不久,就可以計算出它到底能落到哪兒,如果是落到居民區那就發射導彈攔截,如果是落在空地上那就讓它自生自滅。而且在攔截的同時會順便算出這個火箭彈發射地點的三維座標,然後加沙那邊的哈馬斯成員還沒把發射架收走,以色列戰鬥機已經在頭頂上丟炸彈下來了。

加沙地區因為哈馬斯的執著被以色列給徹底圍住了,但是也留下了一些缺口供巴勒斯坦人出入。在陸地上有5個檢查站,每天定時放一些巴勒斯坦人過去到以色列那邊上班,幹一些送餐送快遞的工作。在海上也會放一些船隻進去,但是要經過以色列士兵的嚴格檢查,基本上只有食品和日用品會放行,而像武器、磚頭、水泥、鋼管等這些違禁品是絕對不能進入的,建築材料被嚴格管控是為了防止哈馬斯給自己修建碉堡。

在這種嚴格的封鎖之下,那300萬巴勒斯坦人有七成生活是非常貧困的,基本上就靠著外界的援助過日子。可是援助並不能按時按點送過來,所以巴勒斯坦人開始挖地道走私。據不完全統計,加沙和埃及之間有上千條的地道,小到一條羊腿,大到一輛汽車他們都可以走私。蹲在地道的出口收稅,就是哈馬斯的一個經費來源途徑。

為了對付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加沙變成了監獄

(一頭奶牛被走私了過來)

上個禮拜,因為兩名巴勒斯坦少年在抗議中意外喪命,哈馬斯一怒之下給以色列那邊發射了200多枚火箭彈,這個數量破了最近10年來的記錄。這些火箭彈經過以色列鐵穹系統篩選攔截之後,最終只弄傷了4名以色列士兵。但是以色列之後的報復卻非常兇狠,派出了戰鬥機和坦克摧毀了哈馬斯60多處建築物,這個可夠哈馬斯修上好一陣子的。

以色列軍隊的做事風格比較特殊,它不是防禦型的而是進攻型的。只要它覺得附近哪個地方對自己有威脅,它就先動手把這個威脅給解決掉,外交途徑從不優先考慮,這種做法可以說比美國都要任性。哈馬斯發誓要跟這樣的對手鬥爭到底,幻想著武力奪取被佔領的領土,甚至把以色列給消滅掉,我們只能一邊欽佩他們的勇氣,一般同情他們的命運了。

以色列的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把阿拉伯國家甩得是越來越遠,這一點就讓以色列有了藝高人膽大的自信。如今以色列又碰上了一個對它愛的奮不顧身的美國總統,結果會怎麼樣呢?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現在的以色列更加任性和強勢了,周圍的國家誰也沒放在眼裡,該出手時就出手。

為了對付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加沙變成了監獄

(正在執行任務的以色列士兵)

以色列在建國的時候,因為文化和民族的複雜性,沒有通過自己的憲法。他們採取的辦法是把整個憲法化整為零拆成一個一個獨立的基本法,然後找時間挨個表決通過。比如今年通過《婚姻法》,過兩年再通過《軍隊法》等等,總會有一天會全部通過然後彙集成完整的《憲法》。最近以色列通過了“猶太民族國家法”,不僅規定了猶太人的絕對地位,而且把希伯來語確定為官方語言,原來和希伯來語同等地位的阿拉伯語則變成了方言。

以色列的這個立法當然遭到了大量阿拉伯人的抗議,但是抗議有什麼用呢?或許每個人在學校裡接受的教育都教我們用對錯和公平來看待這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常常不是按照這種規律來運轉的。只有當彼此實力相當的時候,才會講對錯和公平;當實力懸殊的時候,強勢的那一方還會在乎這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