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技術評估

7月19日至20日,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技術評估專家組來長,對我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進行技術評估。經過緊湊高效的現場查勘、聽取彙報、查閱資料、質詢評議、綜合評分,評估組順利完成了我市的技術評估工作並形成了評估意見。評估組認為,長春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理念先進、佈局合理、工作紮實、成效顯著、創新特色突出、示範帶頭作用明顯,實現了試點建設的預期目標,通過技術評估。

長春市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技術評估

長春市境內有大小河流222條,分屬第二松花江、飲馬河、拉林河三個水系。“東高西低”的地貌特徵和“南源北流”的水系格局,造就了我市溼地網格城市生態分佈格局,也讓我市成為東三省的“獨一無二”。源於此,我市有了打造“森林城”“生態城”的條件和底氣。2014年5月,我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試點期為2015年至2017年,試點範圍為5個城區、5個開發區及新立城水庫和石頭口門水庫水源地一級、二級保護區。

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既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也是建設幸福長春的重大民生工程。在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的推動和引領下,2015年,我市啟動了伊通河綜合治理項目,並將其作為全市“一號工程”和省政府重點項目之一,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強力推進。規模之大、投資之巨,歷史空前,全面提升了我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水平。

3年來,長春市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期治水方針為指導,以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轉型升級、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建設幸福長春為目標,按照“一軸引領、兩帶呼應、五源共濟、十區協同”的總體佈局,系統開展了水資源、水管理、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水文化六大體系建設,圓滿完成了吉林省人民政府批覆的《長春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確定的8項示範工程和42項具體建設任務。試點期計劃總投資157.61億元,實際完成投資215.43億元。

長春市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技術評估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3年的試點建設給我市生態環境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如今的長春,水環境質量全面提升,水生態健康程度得到恢復,水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大幅提升,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治理一條河,改變一座城”的成效初步顯現。

評估組對我市的試點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各抒己見:“作為水資源自然稟賦並不優越的城市,長春的水生態文明建設完成得很出色,在百姓的獲得感中,體現的是長春的真抓實幹、攻堅克難”“中心城區河段劣V類水質基本消除,實現了歷史性轉變”“攻克難點、破解焦點、突出重點、把握節點、培育亮點的‘五點’思路形成了長春工作模式”“治水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治水基本制度基本構建”“大尺度謀劃、體系性治理、工程與生態協調、文化與生態交融”“具有北方寒區水生態試點特色,可進行復制和推廣”……經評估組評議認為,我市圓滿完成試點期任務,在北方寒區水生態試點工作中名列前茅,符合開展行政驗收條件,建議啟動行政驗收工作。

評估組的到來,既是對我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和指導。在長期間,評估組分別深入長春水文化生態園、新立城水庫水源地汙染防治與汙染綜合治理項目、伊通河中心城區段護岸改造提升及景觀工程、北湖國家溼地公園續建工程等工程現場,多角度、全方位瞭解我市水生態文明試點建設情況,對我市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進行實地檢查和現場指導。下一步,我市將根據評估組建議,進一步鞏固試點建設成果,切實打好水環境攻堅戰,進一步系統開展水生態保護修復,進一步將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動能,促進全市產業轉型升級。(長春日報)

長春市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技術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