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火箭隊球星姚明的中國籃球革命,試圖推動本土職業聯賽的發展

NBA在中國有著大量粉絲。前火箭隊球星姚明當選了中國籃球協會的主席,他希望在這個新崗位上推動本土職業聯賽的發展。

前火箭隊球星姚明的中國籃球革命,試圖推動本土職業聯賽的發展

籃球在中國是項熱門運動:孩子們在街頭打籃球,球迷們穿著偶像的球衣,電視直播和比賽視頻吸引著海量觀眾。只是,許多粉絲的歡呼和腰包都貢獻給了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而非中國本土的職業聯賽。籃球明星姚明則試圖改變這一局面。

2002-2011年間,姚明在NBA休斯頓火箭隊擔任中鋒,在八場全明星賽中首發出場。2017年初當選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後,姚明銳意改革,希望將本土聯賽打造成更貼近美國NBA的樣子。他的目標是提高籃球人才水平,同時讓俱樂部老闆賺更多錢,進而讓他們加大對這項運動的投資。

前火箭隊球星姚明的中國籃球革命,試圖推動本土職業聯賽的發展

據NBA中國介紹,中國大陸有近200家品牌店和逾5,000家特許經營店銷售NBA主題商品。今年在中國,NBA總決賽平均每場的獨立觀眾數達到了2,500萬人。CBA方面拒絕向記者透露其總決賽的觀眾數量。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許多專家對職業運動的前景都很樂觀。過去,中國的政府部門管理著各個體育聯賽,這些聯賽也一直將重點放在培養奧運冠軍上,而不是培育職業球隊來賺錢。

“我們正處在中國體育消費的轉折點上,體育正變成一種消費品,”為CBA球員提供經紀服務的美國人馬特.拜爾表示。“消費者的看法變了,以前大家將體育視為一種鍛鍊方式,如今則是欣賞運動員和領略體育文化,”他說。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政府正尋求推動職業運動的發展,以將其作為服務業擴張的一個方面。2014年,中國設定的目標:到2025年,將中國的體育產業發展到5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然而據最新的政府數據,2016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只有1.9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多數還是來自出口的體育器材和運動服裝。

前火箭隊球星姚明的中國籃球革命,試圖推動本土職業聯賽的發展

據知情人士透露,CBA的20支球隊經常處於虧損狀態。與財大氣粗、營銷力強的NBA截然不同,CBA的比賽場地都屬於地方政府,這些球場看上去更像學校的體育館,而非現代的運動場館,提供的食品、飲料和特許商品也相當少。中國籃球的慘淡狀況促成了姚明的走馬上任。他是首位從政府部門以外空降來運營一個體育聯盟的人士,隨後,高爾夫、冰球以及馬術運動方面也效仿了這一做法。

在採訪了十幾位CBA俱樂部官員、經紀人、體育高管和學術界人士後,記者瞭解到,姚明上任後努力將更多的收入撥給俱樂部的老闆。儘管如此,業內人士表示,地方政府擁有幾乎所有比賽場館,而經營場館的官員們並不像美國人那樣有動力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中國,國家隊的運動員們很小就進入了國家資助的訓練系統,大器晚成者往往難有出頭之日。知情者說,姚明認為美國的體制也是一種人才培養之道,即運動員可以到高中甚至大學才開始正式接觸一項體育運動。

前火箭隊球星姚明的中國籃球革命,試圖推動本土職業聯賽的發展

那位知情者稱,作為上海大鯊魚隊的老闆,姚明還看到球員因為聯賽規定被束縛在本地俱樂部動彈不得(姚明上任籃協主席後賣掉了他手中的球隊股份)。“姚明開始明白,要最大程度地發揮人才優勢,必須用一種更高效的方式來分配球員資源,”那位知情者表示。“你不會想看到某些全明星球員因為無法更換俱樂部,被困在替補席上。”

2018年3月,姚明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出席了一年一度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這凸顯了他參政議政的紐帶關係。會議間歇,姚明在門廳休息,他拒絕談論最近所做的事,但他表示近期沒有返回美國的打算。“我現在的所有工作都在中國,”他說。對於中國籃球的職業化之路會成功嗎,歡迎評論!

前火箭隊球星姚明的中國籃球革命,試圖推動本土職業聯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