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男人有沒有帥得像陳寶國?

你的男人有沒有帥得像陳寶國?

我對男人的最高評價:帥得像陳寶國一樣的男人。

你可能剛剛看完《湄公河行動》,驚鴻一瞥中,才對這個老男人開始有了印象。而我,關注這個男人已經至少有20年了。

文章開頭的那張劇照,是《大宅門》第一部裡,最後一集,陳寶國飾演的白景琦在立遺囑:我死以後,本族老少如有與日本鬼子通同一氣者人人可罵之!我死以後,如有與日本鬼子通同一氣者,人人可誅之!我死以後,如有與日本鬼子通同一氣者,照著我這口刀說話!

這部2000年拍成的電視劇,至今我仍時常回看,每看及此,仍然覺得熱血沸騰。你會隨著劇中的人物或悲或喜,或慷慨激昂或沉默不語,是不是就說明演員演好了?一定是的。

一個好的演員和明星不同,演員是靠戲劇活著,而明星則是靠粉絲養著。這兩者有本質的不同,靠戲劇,你就只要好好演戲、專注角色就可以了;而靠粉絲,則必須時常保持曝光率,哪怕是靠不雅照、緋聞炒作。

掰著手指頭數,國內能靠戲劇活著的男演員並不多,也就是陳寶國、葛優、陳道明,他飾演的角色,就是收視率的保證,幾乎沒有任何緋聞,也很少出席影視作品以外的場合;而靠粉絲養活的,諸如黃曉明、鹿晗、吳亦凡之流,幾乎沒人能記住他們演的角色,要靠經常曝光自己的私生活來增加名氣,以及商業活動的出場費。

我平時一直愛看清末民初的戲碼,覺得離現在不算遠,很多細節不會差得離譜。比如當時的人怎麼說話,怎麼行禮。在這給大家普及個禮儀小知識,以前人們見面常用的拱手禮,一定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後,右手是握兵器的,擋住右手才表示友善。只有對方家中有喪事時才是右手再前。

有人說陳寶國“演什麼,不像什麼”,這並不是貶義,意思是演一個角色,就會打破人們對這個類型角色的固有認識。

陳寶國自己也並不避諱,他說:“這不能算狂,我確實想演一個行業,就要成為演這個行業的第一。”

從《神鞭》裡的混混兒玻璃花,到《大宅門》裡的少爺白老七,再到《漢武大帝》裡的漢武帝,陳寶國的每個角色都完全迥異,在這之後,他又急轉直下,演了鋼鐵工人和土改時期的農民,最後是《茶館》裡的掌櫃王利發。

很多演員都是隻能演好自己,然後戲路越走越窄,最後被定性為特型演員。為什麼陳寶國敢挑戰完全不同的角色?自信來自哪裡?

他說,來自讀書。

他說:“在演重要的角色之前,我一定要把自己關起來,研讀劇本,做案頭工作,看能找到的一切歷史資料,比如拍漢武大帝前,我跟導演要了6個月的時間,這6個月我把自己關在一間屋子裡,把能找到的所有關於漢武帝的歷史書籍都看完了。”

一些真正的演員在熒幕上的呈現,需要大量背後的準備工作,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這些是真功夫。這應該就是藝術與娛樂文化的區別。

什麼樣的人最帥?他的付出對得起你的捧場,就是帥!

你的男人有沒有帥得像陳寶國?

1986年,陳寶國接到了《神鞭》電影劇組的邀請,讓他演一個市井混混兒玻璃花,這是大名鼎鼎的馮驥才的小說改編的。玻璃花有一隻眼睛因為打架打壞了,為了和角色相融,陳寶國跟著一個天津的老混混一塊生活,當時沒有美瞳,陳寶國找了個塑料紐扣磨薄,扣在了眼睛上。這部戲拍完,陳寶國落下了迎風流淚的毛病,直到今天。

他說,進入這個行當的第一天就知道,男演員絕不應該靠臉蛋吃飯,還得靠本事!

我想,我們都很希望生活能夠達到一個內心的富足,因為你不想給這個社會增加負擔,你不是一個靠乞討為生的人,不是一個靠救濟為生的人,你要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這個社會上生存,而且要生存得更好。陳寶國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要更好,不如先從多讀書開始。

電影《神鞭》結束時,有這樣一句臺詞:辮子剪了,神留著;祖宗的東西再好,該割的時候就得割;什麼也難不死咱們,什麼新玩意都能玩到家,一變還得是絕活兒。

我們每個人,都該有個絕活兒。

你的男人有沒有帥得像陳寶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