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第三度嫌疑人》是今年的驚喜之作。是枝裕和先生的作品從一個極小的切口透視出複雜的結構,層次豐富但表現出來卻十分簡練,仿若朝深潭中投下石子,瞬間的漣漪給你一個關於全局的提示,但所謂全局卻深不見底,片子看到最後其實也只是給了觀眾一個可以一直思考下去的主題,而沒有確切的答案。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這部電影其實有很多高明的表現技法。傳統的推理片,大家會推測兇手是誰。或者有些指明瞭兇手,讓觀眾去推測他的殺人動機。這部片開頭,便將役所廣司殺人的畫面公佈於眾,但隨著情節的層層推進,觀眾會發現已經認罪的他,不斷在細節上說謊。隨著性侵、造假等一系列事件的公開,兇手究竟是誰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役所廣司也開始了驚為天人的表演。推測他的說謊動機,成為了一個最大看點。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而福山雅治作為役所廣司的辯護律師,兩人的飆戲也異常精彩。福山雅治代理這樁官司,顯然在道德上要遭受一定程度的“審判”,但正如玲所說的“法庭上沒人會講真話”,法律終究不看事實只講證據,福山雅治利用一切手段希望能夠為役所廣司減刑……在發現了性侵等更多證據的情況下,他們原本就勝券在握了,這時在那次開庭後不久,出現了一個“驚天大反轉”……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役所廣司突然不認罪了!他反問福山雅治,到底相不相信他,並在崩潰中說出了“真相”……那一段表演看得我都快窒息了,這樣一種歇斯底里的掙扎,顯然不符合所有邏輯。相信觀眾看到此處,被折騰了大半天的他們,也會近乎崩潰,這簡直不啻於在綿長的刀鋒上踏刃而行……

但這一段妙就妙在,役所廣司用一種驚為天人的演技,幾乎把觀眾都要欺騙了,讓我們甚至誤以為兇手另有其人,讓我們真的以為他是冤枉的了。個人覺得,這段表演放在電影史上,都堪稱一次能夠留名史冊的演出。這一出的設置究竟意欲何為,相信福山雅治和役所廣司隔著玻璃的那段對白,給出了一個最接近於“真相”的“真相”,讓這部電影有了一種令人沉醉的高級質感。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其實,真相到底如何已經不重要了,犯人已經達到了他的目的,那就是成功被別人決定自己的生死。正如結局裡犯人所說的,一切的故事都是你編造的,要是如你所說的那麼美好就好了。

編造所謂的真相,無法直視自己罪行的美好故事,為犯人開脫的措辭,這些都是律師的工作。這並不是為了追求真相,僅僅工作,僅僅是為了勝利。那麼犯人不停為達到自己的目的,編造的謊言,和律師為了工作的勝利幻想出的美好故事,又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但是,即便他是犯人,至少我還能從那句 「他根本不配活在世上」的憤怒,信件中的溫柔,以及和廣瀨鈴合照裡的微笑之中感受到他是並非完全是個惡人。而嫌疑人卻又是一個塑造得極其豐富的角色,他殘忍(殺掉另外幾隻金絲雀)卻又溫柔(放走一隻金絲雀,造墳墓),而這些塑造為後續一切行為提供了一定的理由。

於是,將這些與後續結合起來,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只有不停的說慌,才能讓法官徹底失去對他的信任,這種讓觀眾極其摸不著頭腦的行為便是他溫柔一面的體現。

當某一天廣瀨鈴迫不得已說出真相時,由於嫌疑人說了太多的謊話,所以無法得到法官的信任,因此駁回並審判他,才能讓廣瀨鈴像她放走的金絲雀一樣,雖然無助,隨時可能自生自滅,但卻得到了一絲自由的可能,以及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生命。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而嫌疑人對廣瀨鈴的感情,說不定來源於自己坐牢三十年從而對女兒的愧疚。廣瀨鈴的角色,或許是受害者,或許是兇手。究竟是否真的被侵犯,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唯一能肯定的是,她對母親和父親,是帶著恨的。對母親的恨體現在,她想要遠離家,考去北海道,將母親一人丟棄在家。原因究竟是因為母親做黑心食品,還是對父親的侵犯無所作為,我們不得而知。

退一萬步,我們假設,父親侵犯她的事是一個謊言,也從另一角度體現出對父親的恨--就算死了也要抹黑他,因此必然有他的可恨之處。但是我寧願相信是真的,也給觀眾對於嫌疑人一切行為動機的理解上帶來一些說服力,至少,在接近影片結尾處一段殺人的片段裡將廣瀨鈴和嫌疑人疊在一起的蒙太奇的表達,也能夠理解到導演所傳達的意圖。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最終她沒有給法官說出侵犯之事,坐在黑暗之中的她,其實也是參與審判的劊子手。畢竟,觀眾和福山雅治都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其實犯人的殺人動機與廣瀨鈴無關。

因為觀眾的視點幾乎全片與福山雅治的視點所統一,我們觀眾和他一起思考,前進,卻又被騙的團團轉,就像瞎子摸象,以為自己獲得了真相,可眼前卻只是一片漆黑。而福山雅治的動搖,是因為他也身為人父。

當所有人都如福山雅治一樣,開始以為嫌疑人是為了廣瀨鈴而犧牲自己時,卻又被潑了一盆冷水。順帶提一下,大家很疑惑的,最後從法院裡出來時,福山雅治摸了摸自己的臉的原因:彷彿是想說,他的臉上也好似粘上了鮮血 (與前面廣瀨鈴和嫌疑人殺人片段相呼應)其實他也是參與審判(殺死)嫌疑人的兇手啊。

嫌疑人和所有人一起,殺死了自己。港譯「第三度殺人」正意為此。

《第三度嫌疑人》——役所廣司讓人覺得恐怖的神演技!

總結起來說,或許導演僅僅是想借這一系列摸不著頭腦的劇情與情感表達,來告訴大家,其實真相併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一個人,也不要用最大的善意去看待一個人。

就像被害人的妻子一樣,剛出場時候的楚楚可憐,到後來漸漸露出另一面目。但是她真正的面目究竟是如何呢?我們無從得知。

“沒有人在乎真相到底是怎樣?”或者“永遠都不可能還原百分之百的真相”這大概是是枝導演所想表達的吧,就像役所廣司飾演的“殺人犯”三隅所說的:重盛律師想了解的真相也只是有利於勝訴的真相。 這種犯罪懸疑電影在中國是有天花板的,2017年上映的幾部這類電影雖然在視覺和特效上有進步,但都沒有太大的突破。

這部《第三度嫌疑人》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理解,案中有案,層層剝離,最後不是案件讓人越來越清楚,而是讓人越來越模糊,不是一看到這類電影就想到結尾是如何。而是讓人思考對案件的真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結合自己的想法給出一個自己的結尾,衝這個新穎多加一星,總要有人去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