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腎,已然走心,你早已不再是十八歲少年!

一直走腎,已然走心,你早已不再是十八歲少年!

從八歲開始就期盼著十八歲,結果到了二十八歲的年齡還在期盼著十八歲。

小時候總是被教導這是大人的事,那也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瞎攙和。所以小時候對於十八歲的期盼是對成年人世界裡的特權的期盼,等到了二十八歲了,突然發現成年十年以來,依然一無所成,這時候不免充滿惆悵,然後開始懷念十八歲時候的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當時年少,總盼望著快點到十八歲,似乎到了十八歲一切就會順理成章,順理成章自由支配時間、順理成章談戀愛、順理成章有花不完的鈔票、順理成章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順理成章穿上一身帥氣西裝……

著急著,著急著,隨著腎上腺素分泌越來越旺盛,幻想的甜蜜卻變成現實的苦澀……

年少不再,總盼望著再次回到十八歲,似乎如果可以回到十八歲一切都不會是現在的模樣,不會像現在一樣猶疑彷徨、不會像現在這樣對前路迷茫、不會像現在這樣囊中羞澀、不會像現在這樣碌碌忙忙……

時間一點點過,不曾緊也不曾慢,只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從行人過成了交通路口的紅綠燈,剛開始嫌紅綠燈讀秒太慢,現在卻又嫌時間太短,不曾喘息,我們始終沒有發現,時間其實始終是一秒秒過,不曾急頁不曾緩,是我們自己的心態改變了自己生命的時鐘頻率。

我們本就不是紅綠燈,著什麼急?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我們畢生所剩餘時間中最年輕的一天,不管急還是緩。

年過十八,很多幻想開始破滅崩塌,開始怨天尤人,慢慢在忍受中接受,在接受中逆來順受,在逆來順受中懷念十八歲那年的激情無限。

一直走腎,已然走心,你早已不再是十八歲少年!

十八歲之前幻想著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做什麼樣的事;十八歲之後開始琢磨著自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樣的事;在然後在碰得頭破血流之後開始思索是不是自己錯了,是不是該考慮的是現實允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實允許自己做什麼樣的事……

有人管這個叫成熟。

原來,一個人變成熟的前提,不是會得到什麼,而是失去了什麼。

說到十八歲,脫不開的一定要談愛情,不讓戀愛的時候偷摸戀愛,情書表白比作業寫得認真一萬倍;但是到了戀愛的年齡,一個個又開始了佛繫戀愛生涯,信奉著緣來不拒緣去不留……

可能最近的一部電影《前任攻略3》是一部能囊括十八歲到二十八歲愛情故事的片子,從熱烈到平淡,從知道到懂得,從歡聲笑語到痛哭流涕再到平靜異常,孟雲和林佳從一無所有的時候便篤定雙方會在一起,到後面的無聲爭吵,再到最後雙方信守諾言雙雙放手,當孟雲穿著至尊寶的衣服在最繁華的大街上含著淚喊“林佳,我愛你”,當林佳在要搬走的房間裡抱著必死的決心大口啃著會讓自己過敏的芒果,這一刻他們已經不再是曾經十八歲的少年。

一直走腎,驀然回首,已然走心。

你早已不再是十八歲的少年!

原本想著成長會是一部一直走腎的電影,結果卻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走了心,不是你的錯,只是因為你長大了!

猛然發現,現實早已是一片狼藉,十八歲的快樂,只能在模糊的陳年照片中找尋了。

那就這樣吧。

只好這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