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

有壓力是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體現。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可以促進工作,提高質量。但壓力過大,超過承受程度,也會影響情緒,走向反面。領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發揮“調壓器”的作用,適時給幹部“增壓”和“減壓”,使其始終保持在一種“常壓”的工作狀態。“調壓”的目的就在於更好地調動和保護各方的積極性。

——摘自習近平著作《之江新語·化壓力為動力》一文

出 處

出自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的一句名言。

原文: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

釋 義

油井沒有壓力時不會出油,人沒有壓力時就會心浮氣躁。

啟 悟

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壓力才有作為。壓力能夠使人面對困難或逆境,發揮超常的潛能和毅力,磨礪心智,增長才幹,不斷創造新業績、尋求新突破、取得新進展。一個人長期沒有壓力、安於現狀,如果遇到問題,就會束手無策、迴避退縮,還會產生消極懈怠的情緒,輕則影響個人的發展進步,重則滋生消極腐化的社會風氣。

“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進入新時代,黨員幹部能否積極面對各種壓力,將之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是黨員幹部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面對新時代新挑戰,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壓力和挑戰看成鍛鍊自己、展示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機遇,跳出安於現狀的“心理舒適區”,主動給自己壓擔子、給自己制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化困難為基石,化挫折為動力,在實踐中不斷錘鍊自身的“抗壓能力”,朝著更高目標去邁進、去超越,戰勝困難、戰勝自己,努力用一次次鮮活的實踐,為人生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