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關注」羅虎在:永不懈怠,一往無前,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扶贫关注」罗虎在: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关注」罗虎在: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盟委書記羅虎在發表署名文章《精準精細抓扶貧 用心用力促攻堅 確保率先實現高質量脫貧》,要求錫林郭勒盟深入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按照“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細化工作舉措、強化組織保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在全區率先實現高質量脫貧。

羅虎在在文章中說,截至2017年底,錫盟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萬人,雖然總量不多,但大多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特別是蘇尼特右旗、正鑲白旗、太僕寺旗3個國貧旗共有貧困人口8052人,佔全盟貧困人口總數的73%,脫貧攻堅任務依然十分艱鉅。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部署要求,以背水一戰的勇氣和決戰決勝的信心,堅決攻下堅中之堅、貧中之貧,確保與全國、全區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扶贫关注」罗虎在: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羅虎在在蘇尼特右旗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來到貧困牧民朝魯門巴雅爾家,詳細瞭解脫貧政策落實等情況。

文章中提到,按照2019年底全盟實現人脫貧、旗摘帽的目標要求,錫盟每年要減貧5000多人,由於單一的產業結構和牧區貧困人口脫貧的特殊性,實現穩定脫貧,難度越來越大,時限越來越緊,一天也不能耽誤,一刻也不能懈怠。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發自內心地把脫貧大事當“家事”、把貧困群眾當“家人”,採取更加精準有效的辦法,紮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打好打贏。

羅虎在表示,當前,脫貧攻堅進入了系統發力、重點突破、集中攻堅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堅決貫徹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把目標標準、問題導向、精準施策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強化脫貧基礎,保障脫貧質量,確保率先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羅虎在提出,要堅持目標標準,既不能擅自提高標準、吊高群眾胃口,也不能隨意降低標準、影響脫貧質量,更不能急功冒進、層層加碼;要堅持問題導向,對整改心存懈怠、消極對待、不擔當不負責的,及時誡勉、堅決糾正,對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知而不改的,嚴肅處理、嚴厲查辦;要堅持靶向施策,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大力推廣公司+農牧戶、合作社+農牧戶等扶貧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搞多種經營,確保產業服水土、惠百姓;要堅持合力攻堅,充分發揮盟、旗縣市區、蘇木鄉鎮三級615個駐村工作隊的作用,激發761個“第一書記”的幹勁活力,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工作機制。

同時羅虎在還要求,要強化組織領導保障,強化項目資金保障,強化基層基礎保障,強化紀律作風保障,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幹部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正處在十分緊要的關頭,是沒有退路的背水之戰,拿出敢啃硬骨頭、善打攻堅戰的決心和勁頭,向脫貧攻堅發起全面總攻,真正把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以下為全文:

精準精細抓扶貧 用心用力促攻堅 確保率先實現高質量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戰略部署,是各級黨委、政府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黨的十九大把脫貧攻堅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向貧困發起全面總攻,吹響了決戰貧困、同步小康的衝鋒號。錫林郭勒盟深入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按照“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細化工作舉措、強化組織保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在全區率先實現高質量脫貧。

一、提高政治站位,做到思想認識再深化

從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任務,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在脫貧攻堅工作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親力親為,為我們作出了示範、樹立了榜樣。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我們加大工作力度,提高脫貧質量,紮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推向前進。黨中央和總書記對打贏脫貧攻堅戰高度重視,貧困群眾對美好生活滿懷期待,能不能完成這一重大政治任務,是對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幹部政治忠誠度、執行落實力的直接檢驗。錫盟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加快推進脫貧攻堅,既是扶貧工作也是民族工作,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關乎全局、關乎長遠、關乎根本。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把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增強“四個意識”的具體體現,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責無旁貸地完成好脫貧攻堅重大政治任務。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高度,深刻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鉅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是我們黨向國內外作出的莊嚴承諾,是一場沒有退路、只能打贏打好的硬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下了鐵的決心,貧困群眾對脫貧攻堅充滿希望,如果到2020年完不成任務,既對不起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厚愛,也無法向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交代、無法向全盟各族群眾交代。截至2017年底,錫盟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萬人,雖然總量不多,但大多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特別是蘇尼特右旗、正鑲白旗、太僕寺旗3個國貧旗共有貧困人口8052人,佔全盟貧困人口總數的73%,脫貧攻堅任務依然十分艱鉅。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部署要求,以背水一戰的勇氣和決戰決勝的信心,堅決攻下堅中之堅、貧中之貧,確保與全國、全區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從統攬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緊迫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座談會上強調,“3年後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歷史性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頑強奮鬥,脫貧攻堅戰一定能夠打好打贏。”作為黨中央部署的“三大攻堅戰”之一,脫貧攻堅體現的是政治、涉及的是民生、關乎的是全局,是有明確標準和時限要求、必須如期完成的“硬任務”。按照2019年底全盟實現人脫貧、旗摘帽的目標要求,錫盟每年要減貧5000多人,由於單一的產業結構和牧區貧困人口脫貧的特殊性,實現穩定脫貧,難度越來越大,時限越來越緊,一天也不能耽誤,一刻也不能懈怠。我們要堅決克服一度時間存在的麻痺鬆懈思想和工作不紮實不精準傾向,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發自內心地把脫貧大事當“家事”、把貧困群眾當“家人”,採取更加精準有效的辦法,紮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打好打贏。

「扶贫关注」罗虎在: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羅虎在深入西烏旗“達旗”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瞭解合作社探索草原生態保護和牧民增收的做法。

二、把握精準要求,做到工作舉措再聚焦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了系統發力、重點突破、集中攻堅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堅決貫徹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把目標標準、問題導向、精準施策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強化脫貧基礎,保障脫貧質量,確保率先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堅持精準識別。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精準決定成效、關係成敗。全面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根據貧困地區特點、貧困人口致貧原因,制定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從繫好精準識別第一粒“釦子”開始,下足“繡花”功夫,確保扶貧項目、資金、措施、力量都能精準落在每一名貧困群眾頭上,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實現精準脫貧,精準識別是重要基礎。必須牢牢把握精準要求,繼續在精準識別上下功夫,今年以來在深入開展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實行動中,進一步動態做好建檔立卡工作,特別注意把偏遠邊境地區和非貧困旗縣、非貧困嘎查村的貧困人口及時納入進來,確保不錯進一戶、不漏評一人。同時,認真把好精準“退出”關口,嚴格按照退出程序和標準進行評估驗收,同貧困群眾一起算賬,讓大家心裡認賬,堅決防止虛假脫貧、算賬脫貧、數字脫貧,確保脫貧結果反映客觀實際、經得起歷史檢驗。對今年大排查中發現的漏評、錯評、錯退的1206人及時按政策進行納入或清理處理。

堅持目標標準。黨中央反覆強調,脫貧攻堅的目標就是做到“兩個確保”,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脫貧攻堅期內,扶貧標準就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這是確定扶貧對象、制定幫扶措施、考核脫貧成果的重要“度量衡”。扶貧不是錦上添花,不能大包大攬、包辦代替,必須嚴格執行中央確定的標準,既不能擅自提高標準、吊高群眾胃口,也不能隨意降低標準、影響脫貧質量,更不能急功冒進、層層加碼,防止“小馬拉大車”,形成“懸崖效應”。

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地看,通過上上下下的不懈努力,錫盟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必須按照自治區黨委的部署要求,認真抓好扶貧領域突出問題整改落實,嚴格實行“一賬、一書、一表、一掛鉤”制度,實行臺賬管理,對存在的問題確保整改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對大排查中發現的87個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目前已整改完成76個,其餘正在整改落實中。對整改心存懈怠、消極對待、不擔當不負責的,及時誡勉、堅決糾正;對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知而不改的,嚴肅處理、嚴厲查辦。同時,建立常態化的排查機制,經常主動查找問題,定期開展透視會診,既把已經發現的問題找出來,也把潛在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查清楚,形成長效機制,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紮實開展、取得實效。

堅持靶向施策。從錫盟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致貧原因來看,打贏脫貧攻堅戰,重點在產業扶貧、難點在健康扶貧,必須精準施策,做到聚焦聚力、有的放矢。結合推進實施鄉村牧區振興戰略,調整完善嘎查村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大力推廣公司+農牧戶、合作社+農牧戶等扶貧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搞多種經營,確保產業服水土、惠百姓。認真組織實施光伏扶貧等項目,加快發展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等多種模式,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方式,擴大牧企利益聯結範圍,不斷壯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推行土地託管、牲畜託養、耕地草牧場經營權入股等方式,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牧民變股東。高度重視抓好轉移就業,按照輸出勞務擴就業、發展產業增就業、加強培訓促就業、推動創業帶就業的要求,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門路。

錫盟因病因殘致貧人口占貧困人口總數的57%,能否解決好這部分群體的脫貧問題,關係脫貧攻堅全局。圍繞解決這一難點,加快提高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能力,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引進,搞好京蒙醫療機構對口支援,讓貧因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充分發揮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制度機制的作用,大力推行先診療後付費、分級診療、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有效減輕困難群眾看病就醫負擔,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建立健全健康扶貧信息數據平臺,探索實施為貧困家庭提供簽約服務,實施大病、慢性病、重病救治行動計劃,讓貧困人口看得好病。以推進鄉村牧區振興戰略為契機,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快改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加大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加強健康體檢和疾病篩查,讓貧困人口少得病,得病早發現早治療。

堅持合力攻堅。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協調配合、形成合力。認真落實總書記提出的“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要求,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以自治區貧困旗縣(市、區)脫貧攻堅工作總隊為示範引領,充分發揮盟、旗縣市區、蘇木鄉鎮三級615個駐村工作隊的作用,激發761個“第一書記”的幹勁活力,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工作機制。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切實解決“思想貧困”問題,注重培育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重視就地培養貧困嘎查村脫貧致富帶頭人,重視發揮返鄉創業人才的作用,加強典型引路,強化正向激勵,引導貧困群眾樹起勤勞致富的鮮明導向,激勵貧困群眾增強脫貧的志氣和決心,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的內生動力。深入落實京蒙對口幫扶政策措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用好用活幫扶資金、產業扶持、技術援助、人才交流、勞務協作等方面的要素資源,努力提升貧困旗縣和貧困人口的“造血”能力。

三、全面壓實責任,做到組織保障再加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是關鍵。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幹部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正處在十分緊要的關頭,是沒有退路的背水之戰,拿出敢啃硬骨頭、善打攻堅戰的決心和勁頭,向脫貧攻堅發起全面總攻,真正把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扶贫关注」罗虎在: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7月10日,錫林郭勒盟盟委2018年扶貧領域及重點工作專項巡察動員部署會

強化組織領導保障。認真落實“四級書記一起抓”的要求,進一步強化盟本級和旗縣抓落實的責任,壓實蘇木鄉鎮、嘎查村抓具體的責任,真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必須以身作則、親力親為,拿出更大的精力抓扶貧、促攻堅。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落實聯繫貧困旗縣制度,經常到聯繫點指導推動工作,既要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也要嚴格開展“點對點”督促檢查,從上至下傳導最大壓力,共同推進工作、解決問題。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進一步細化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強化項目資金保障。抓好扶貧領域資金整合使用、發揮各類資金最大效應,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支撐。加大扶貧領域項目資金整合力度,科學制定涉農涉牧資金整合實施方案,切實解決扶貧資金“整合不動”“整合不好”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對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認真落實各級財政預算內資金和金融扶貧政策,加快扶貧資金撥付進度,確保扶貧資金按時足額保障到位。健全公告公示制度,盟市、旗縣扶貧資金分配結果一律公開,蘇木鄉鎮、嘎查村兩級扶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情況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加大對扶貧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査力度,集中整治扶貧領域“蒼蠅式”腐敗問題,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

強化基層基礎保障。幫錢幫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紮實做好嘎查村“兩委”換屆,選優配強“兩委”班子,切實把那些講政治、有覺悟、有能力、有辦法、公道正派、農牧民信任的人選上來,發揮好嘎查村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注重抓好典型示範,培養造就一批像太僕寺旗寶昌鎮邊牆村黨支部、多倫縣多倫諾爾鎮北村黨支部這樣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團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深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以“北疆先鋒工程”為統領,進一步強化基層基層基礎建設,著力整頓轉換軟弱渙散黨組織,多措並舉培育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打通服務貧困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基層幹部是推進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要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和實踐歷練,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和培養鍛鍊幹部,把最優秀的幹部派到脫貧攻堅主戰場,最大限度激發幹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能吃苦、有幹勁、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有為有位。

強化紀律作風保障。牢固樹立實事求是、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以過硬的作風保障脫貧攻堅成效。紮實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集中整治扶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工作作風不紮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堅決糾正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對脫貧攻堅工作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對抓工作走過場、打折扣、搞變通的要嚴肅追責問責,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脫貧攻堅領域存在的作風問題,為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障。加強對幫扶單位、駐村幹部和“第一書記”的監督管理,既要關心照顧好他們的生活,也要壓擔子、交任務,著力轉變個別單位和幹部思想麻痺、作風漂浮、工作簡單粗放的狀態,解決好“派閒不派優”“三天兩頭回孃家”“走讀”等問題,實打實地為貧困群眾做實事、辦好事。

轉自中國草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