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相當於一國的全年軍費開支,美國海軍快要造不起航空母艦

幾乎相當於一國的全年軍費開支,美國海軍快要造不起航空母艦

隨著“福特”的問世,美國核動力超級航空母艦的製造成本大幅上升,即使該級艦的設計在逐漸成熟並開始批量生產,但也絲毫沒有降低成本。根據2018年7月2日美國國會研究機構向國會提交的關於“福特”級航空母艦計劃的最新報告,“傑拉爾德·福特”號(CVN-78)已經成為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昂貴艦船 ,而且該艦正繼續面臨重大研發問題,存在不可預見的成本超支風險。

“福特”號是“福特”級首艦,製造於2008年,目前正在海試。該艦成本目前估算為130億美元(計入通脹在內),大約是上一代“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布什”號(CVN-77)的兩倍!“福特”級2號艦“肯尼迪”號(CVN-79)採購於2013年,正在建造過程中,目前計算成本為113億美元。3號艦“企業”號(CVN-80)採購於今年,處於建設初期階段,預計耗資126億美元。而尚未命名的CVN-81預計價格將超過150億美元!上述數字不包括研發費用,這代表了數十億美元的額外費用。

幾乎相當於一國的全年軍費開支,美國海軍快要造不起航空母艦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成本數字是以採購當年的美元價值計算的,也就是說後三艘“福特”級製造成本的上漲並不能被簡單歸咎於通貨膨脹。按照美國海軍最初的想法,在第一艘“福特”級之後隨著設計的成熟,後續艦成本會下降,看來顯然沒做的這一點,在“福特”級上並沒有看到設計成熟對降低成本的影響。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CVN-81的成本會比前一艘高出24億美元,這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數字

成本的增加很可能源於電子設備的重大調整。“福特”號上的雙波段雷達(DBR)已被證明存在問題,因此後續艦將換裝企業空中監視雷達(EASR)。這是一種更加模塊化和更先進的雷達系統,將首先裝備“肯尼迪”號航母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3號艦。EASR有三面相控陣陣列而不是DBR雷達的六面,會導致“福特”級艦橋上層建築出現重大變化。

幾乎相當於一國的全年軍費開支,美國海軍快要造不起航空母艦

此外“福特”號在海試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技術問題,需要6290萬美元的額外資金來解決。其中包括需要1270萬美元用於修復先進武器升降機的“持續技術缺陷”, 3000萬美元用於主推力軸承的“加工和修理”,2000萬美元的額外維修費、零件和人工費。“福特”號在今年早些時候的海試中遭遇了第二次推力軸承故障,不得不返回港口,事後查明屬製造缺陷。該艦的電壓調節器也令人沮喪。5月,由於鍋爐無法提供足夠的蒸汽來驅動四個大型螺旋槳,航母在起航後不久就不得不返回港口。此外由於對“福特”艦體結構缺乏信心,該艦的衝擊測試時間被持續推遲。

當然與“福特”號的革命性技術跨越相比,這些都是小問題,但再小的問題也要花費美元去解決,這就無法避免地導致後續艦因設計修改而導致成本上漲。

以150億美元的製造成本,一艘福特級超級航母的造價就幾乎相當於加拿大2016全年的軍費開支。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美國海軍快要造不起航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