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會:巨額話費由誰承擔

蘭和田晨晨是閨蜜,兩人最

近要去國外旅行,田晨晨特意提醒陳蘭出發前開通手機國際漫遊,多存一點話費。

很快,兩人就來到了目的地,一天行程結束後,兩人回到酒店,剛打算看看各自手機裡的照片,陳蘭就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一番找尋無果,陳蘭猜想,一定是自己不注意的時候被小偷鑽了空子。

“算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現在最要緊的是把手機卡和相關銀行卡的網銀掛失,不然損失就大了。”田晨晨說道。陳蘭點點頭,立馬就用田晨晨的手機撥打了運營商的客服電話,說明情況後,辦好了停機手續,接著繼續和田晨晨開

始接下來的行程。

回到國內,陳蘭立馬到營業廳辦了補卡,沒想到剛打了一個電話,手機就停機了。工作人員告訴陳蘭,她的手機產生了二十幾萬元的欠費,如果要繼續使用,需要先繳清欠費,這可讓陳蘭大吃一驚,從營業廳提供的電話明細來看,陳蘭手機丟失後的一天裡,她的手機號總共有上千個國際漫遊通話記錄,而且,電話是連續撥打的,每一分鐘都有進出電話,進出的號碼也大多是重複的。工作人員也確定,電話應該不是本人所打。

田晨晨聽說此事後,跟著陳蘭

找到工作人員說:“出國前她預存了一千多元,手機丟了以後,就想這錢被打光也就停機了。國內哪怕欠一元錢也會停機,我們哪想到會產生這麼多的話費。”陳蘭也說:“在國外我第一時間辦理了停機保護業務,從發現手機被盜到辦理停機保護也沒有超過24小時。”田晨晨認為,雖然手機是陳蘭的,但這筆費用與她無關。

可是工作人員還是這樣答覆:“在境外使用服務時,因為運營商結轉方式不一樣,結算存在一個‘識別期’,就是結算流程往往也需要幾天時間。因此,一旦

消費者出境,運營商的結算會出現延遲。因無法及時檢測到話費餘額情況,就無法在欠費後第一時間辦理停機。所欠話費應由個人承擔與運營商沒有關係。”

這下可急壞了陳蘭,田晨晨拉了拉陳蘭的手,對她說:“沒事,我們再找律師去諮詢諮詢。”

律師瞭解後,立刻提出了疑點:“運營商沒有告知消費者在境外消費存在識別期,因而話費由個人承擔不合理,我們有希望與對方進行協商!”

之後,通過與運營商溝通,運營商最終減

免了陳蘭的鉅額話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