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10%!比特幣要帶領小弟走出大牛市?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幣圈這兩天最令人振奮的消息,莫過於昨天比特幣的那一波拉昇了,隨著凌晨的一根大陽線,比特幣日同比上漲了10%。

在老大哥帶動之下,其他山寨幣小兄弟也爭相上躥,放眼望去,一片鮮綠引得很多朋友一時間歡欣鼓舞——比特幣漲了,難道期盼已久的牛市真的要來了?

看到這裡,筆者不禁嘆了一口氣,不知道是很多新朋友真的不懂,還是因為大家對牛市過於渴盼、導致判斷力出現了問題,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

本次幣市的反彈,無論是幅度、還是時機,都不像是一輪大牛市的開端。

上漲10%!比特幣要帶領小弟走出大牛市?

漲10%≈橫盤,數字貨幣的世界超出你想象

說實話,雖然筆者不是一個愛看短線的人,但看到昨天鋪天蓋地“牛市要來”的消息,還是忍不住看了一把行情軟件,結果讓我大失所望——比特幣的漲幅,居然只有10%!

沒錯,各位朋友,我說的是“只有”10%。我知道目前幣圈有很多朋友是從股票和商品市場那邊過來的,而日漲10%在這些傳統金融市場中也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但是,在加密數字貨幣的世界,這樣的漲跌幅度,就跟橫盤沒有什麼兩樣。在筆者看來,這只是非常正常的一次小幅反彈,別說深度分析了,可能連關注都不是那麼太值得。

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有兩點:第一,數字貨幣市場沒有監管,因此我們不能用股票的邏輯去看待它,第二,目前的各種token,它們都沒有堅實的使用場景,因此我們也不能用商品市場的邏輯去看待它。

上漲10%!比特幣要帶領小弟走出大牛市?

圖:A股明星“科大訊飛”4年間漲了6倍,然而在幣圈這種戰績不值一提

我們要知道:如果一個投資標的沒有商品屬性的話,那會怎麼樣?答案很明顯:價格無論如何波動都不奇怪,因為你沒法把它和現實中的事物聯繫到一起,也就沒法知道它真正的價值有多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人開多少價位你都得忍著,就好像比特幣一樣,前幾年誰也不知道它是幹嘛的,這才導致了它今天被砸到將近歸零,明天就一路爆拉到1000刀。

而這也是為什麼目前人們炒作的焦點都集中在數字貨幣、而不是其他什麼金屬、化工、能源這類大宗商品上的原因——因為後者的價值,已經在現實中得到了體現,你很難再隨意開價。

就好像如果你給一串金項鍊開價200萬元,那您就慢慢等吧,因為誰都知道,這玩意除了當裝飾品之外沒有其他的用途,除非是錢多的沒處花的主,否則沒有傻瓜會來接盤的。而數字貨幣則不一樣。

就現在這個時期,誰也不知道它究竟有什麼樣的價值,以及價值會多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代幣經常會走出超級波動的走勢,相比之下,那些10%、20%的漲跌幅,實在是太不值一提了。

我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一種叫做“萊特幣”的token,它是一款跟比特幣高度相似的山寨幣,除了出塊時間更長、加密算法不同、以及率先使用了“隔離驗證”等功能之外,兩者的機制可以說是高度相似,由於本身的技術突破並沒有太大的突破性,所以很多人當時並不看好它,就連中國區塊鏈的先驅者之一長鋏更是認為萊特幣長期價格將會歸零。

然而事實讓人們大跌眼鏡——萊特幣不僅沒有消失,而且漲幅相當之驚人:您知道萊特幣當時的漲幅到了什麼程度嗎?一晚上輕鬆漲80%。

畢竟,大多數投資人並不是長鋏這種業內人士,不管是比特幣還是萊特幣,對他們的都是一樣的陌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韭菜們看好,莊家就算開出再高的價位,他們也會去接盤。

上漲10%!比特幣要帶領小弟走出大牛市?

圖:價值投資者長鋏曾經高度不看好萊特幣

事實上,萊特幣的故事,只是過去幾年數字貨幣走勢的一個縮影,在過去的幾年中,數字貨幣一天之內翻倍腰斬的案例,早就屢見不鮮了,畢竟,對於一個幣來說,它一年之中的黃金時間實際上就那麼幾天,如果你每次往上拱10%,那著這猴年馬月才能實現百倍千倍啊?

牛市張嘴就能喊來?圖樣圖森破

那麼,如果昨天比特幣的拉抬不是大牛市的標誌的話,那什麼時候是呢?牛市在短期內還有可能到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逐步分析。

相信很多朋友現在都已經瞭解到了:數字貨幣與我們之前所見到的種種投資商品雖然有所不同,但它終究還是一種商品。而既然是商品,就需要遵照基本的供需規律。也就是供需寬鬆時降價,供需緊張時漲價。

所以,我們現在經常可以看到韭菜們動輒就喊“XXX快出來拉盤”,或者是一看到某國宣佈數字貨幣合法就興奮不已的情況,這種行為本質上就是希望大莊家和新韭菜用手裡的資金,一步步吃掉市場上的賣單,最終在需求側,通過創造投資需求來抬高代幣的價格。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數字貨幣市場供應層面的變化的影響,可能比需求面的因素還要大得多。

各位朋友,讓我們來看下面這副圖:2017年全年的ICO項目方一共343家。而2018年前6個月,就已經達到了394家(灰色線形圖)。至於項目募集資金的數量,更是觸目驚心,這裡就不展開講了(黃色柱形圖)。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下面圖裡所統計的項目都是公募,可還都沒算我們沒看到的那些私募,比如打車鏈這種。而要消化這樣規模的代幣供應量,以及更為龐大的ICO後備軍,談何容易?可能真的需要3億老股民們跑步進場,才能撐起這個場子了。

上漲10%!比特幣要帶領小弟走出大牛市?

事實上,我們如果從股票市場的歷史來看,就會發現今天的情況實際上早就重演過。回顧A股過去十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兩波大牛市(2007年與2015年),各位讀者就會發現,這兩波牛市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很大一個程度上源於此前IPO的暫停,使得股票市場供應端的擴容壓力大大縮小,並在一段時間後傳導到了市場上,引發了所謂的“大牛市”。

而在IPO開閘重啟之後,大批急不可耐的新股便會爭相湧入,從而給市場帶來N多的新增上市公司,導致市場資金分流,莊家抬價無力,最終釀成崩盤慘劇,而XX進場接盤等需求端的因素,在其中的影響其實很小。至於2017-2018年的數字貨幣市場,那更是一樣一樣的,不禁讓人感慨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上漲10%!比特幣要帶領小弟走出大牛市?

那麼,牛市什麼時候才能到來呢?答案就在我們上面的表格中:只有當市場的供應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比如說交易所抬高上幣門檻;或者說大量項目方對幣圈興味索然、大幅退出時才有戲。或者說得乾脆點吧:市場上這批垃圾項目不死個一大批,新一輪牛市它就沒個來。

在今天文章的最後,用一句雞湯來作為結尾吧:

相信有些人還記得,去年的幣圈有一句流行語,叫做“橫有多長,豎就有多高”。但更多的朋友可能忘了,這句話反過來說其實也是成立的——“豎有多高,橫就有多長”。

所以說,2017年的市場有多瘋狂,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就會有多迷茫。然而,就好像人們經常說“熊市不可避免”一樣,牛市其實也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你天天張嘴喊是肯定喊不來,但真要到的時候你攔也攔不住。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在這個圈子裡找到自己的定位,通過炒幣之外的手段收讓自己成長,最後在其他人因為不堅定而出局時,迎來區塊鏈行業黎明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