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在即 五大戰略意義你了解麼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在即 五大戰略意義你瞭解麼

還有不到10天的時間,中國原油期貨就要正式掛牌上市。日前上期所在上海舉辦原油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和指定檢驗機構授牌儀式暨期貨交割業務培訓。中國石化石油儲備公司、中油燃料油、中化興中、大連中石油儲運、青島港董家口、洋山石油等6家指定交割倉庫、3家備用交割倉庫和4家指定檢驗機構的代表出席授牌儀式並參加了原油期貨交割業務培訓。對於這一次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可以說各界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帶動原油市場進一步發展

原油期貨作為我國第一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第一步是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探索期貨市場國際化的市場運作和監管經驗,今後還將探索走出去的可能性,讓世界從“認識”中國原油期貨到“認知”中國原油期貨,最終“認可”中國原油期貨。

人民幣原油五大戰略意義

1.形成亞洲地區基準價格

19世紀60年代美國鑽出第一口商業油井至今,百年間石油經歷了從跨國石油公司定價、歐佩克定價權爭奪,到目前市場化定價時期的變化。市場化定價核心為基準價格加升貼水的公式計價法,其中基準油價是公式定價的核心。

2017年中國日均原油進口量為840萬桶/日,首次超過美國的790萬桶/日,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隨著美國頁岩油產量出口增加,未來進口仍將繼續下滑。中國原油期貨推出,有助於形成反映東北亞供需關係的基準價格,完善亞洲、歐洲、美洲價格體系,提供相互促進與平衡作用。

2.提供企業風險管理工具

期貨市場三大功能為價格發現、規避風險、資產配置。

對煉廠生產全流程而言,由於下游成品油價格波動可一定程度對沖上游原油價格波動風險,因此煉廠主要面臨風險是利潤風險。可通過期貨市場對煉廠進行利潤保值操作,在盤面利潤高位時進行賣出保值。利潤保值需要採購端和銷售端共同協作完成。可通過期貨或期權市場實現。

3.豐富機構資產配置標的

國內金融市場大類資產配置中大宗商品一直缺乏有力的投資工具,原油期貨作為大宗商品的基礎性品種,WTI非商業持倉佔比達50%以上。原油價格與通脹的高相關性,成為機構資金對沖通脹配置優先選擇。公募基金可通過發行ETF方式參與原油期貨,私募及券商資管等可利用原油期貨進行投機套利對沖操作,高波動與成交預期或將成為量化交易優質標的。

4.推進行業價格機制改革

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經歷數階段:1998年前由政府完全定價;1998年後逐漸調整為參考新加坡、紐約、倫敦三地成品油價格加流通等費用的政府指導中準價格;2008年調整為迪拜、布倫特、米納斯三地原油價格加煉廠成本利潤等的政府指導最高限價;2013年間調價週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2016年1月設立130美元/桶的價格上限,和40美元/桶的價格下限。隨著國內煉油企業主體多元化以及流通體制不斷完善,未來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或仍將繼續推進。

5.優化油品基礎資源配置

據商務部網站數據,截至2017年年中,我國建成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黃島洞庫共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及部分社會企業庫容,儲備原油3773萬噸。按照2017年日均原油進口量115萬噸/日計算,可用33天,遠低於國際能源署IEA規定90天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安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