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頭條|信息公開透明嚴監督,垃圾焚燒發電「快生長」

環保頭條|信息公開透明嚴監督,垃圾焚燒發電“快生長”

環保頭條|信息公開透明嚴監督,垃圾焚燒發電“快生長”

1、信息公開透明嚴監督,垃圾焚燒發電“快生長”

2018年上半年,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熱度依舊很高。據公開的不完全統計數據,上半年我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落地差不多50個,三四線城市的需求明顯上升。研究這一路來的火爆態勢,業內普遍認為,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確實到了“春暖花開”之時。

解讀:生態環境部已將垃圾焚燒行業整治提到汙染防治攻堅戰重要日程中,代表更嚴格的盯防即將展開。

2、“去槓桿”持續推進,環保行業融資環境或轉好

2017年11月92號文面世以來,環保PPP成為熱鍋上的螞蟻,被焦慮和不安所圍困,最大的原因只有一個:去槓桿帶來了行業融資困難。環保企業在金融機構眼中的地位急轉直下。不過中國環保在線認為,中期來看,環保產業融資環境有望好轉。

解讀:去槓桿的影響會越來越大,而在大環境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建議關注現金流較好、運維模式為主的細分領域,譬如危險廢物處理、環衛清潔設等。

3、從點源控制到綜合修復,滇池步入精細化治理新階段

“十三五”時期將是滇池治理全面提速新階段。多年來,雲南及昆明先後開展了包括環湖截汙和交通生態清淤等在內“六大工程”。同時全面推行河長制、流域河道生態補償機制,全力持續推進滇池治理。

解讀:將水質目標及汙染負荷削減目標精確到每條河道溝渠各個斷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現“誰汙染,誰買單”。

4、天然氣:改革邁入深水區,保供走向“安穩”化

國內產量的提升,儲氣庫規模化建設以及市場供需平衡等因素,對央企也好、地方企業也好,或者是民營企業都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解讀:已經有多位天然氣市場專家認為,天然氣產業面臨的機遇從各個方面讓人有了實質化的感受。未來,值得看好。

5、新能源汽車駛入“新賽季”,下半年反彈仍待發力節點

眾所周知,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隨著支持政策的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市場保有量也得到快速增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銷售市場。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生產絕對量超過46.9萬輛,同比增長接近90%。尤其是在政策、行業、市場等多方面的鼓勵和刺激下,傳統車企不斷轉型,新造車勢力快速崛起。

解讀:隨著新能源淘汰賽的開始,資金鍊斷裂的擁有新能源資質的中小車企也將成為新一輪的併購對象。

6、長三角“氫走廊”已具雛形,氫燃料電池產業化穩步推進

相比傳統燃油車,氫燃料與氧氣反應後除產生能量外,剩下的也就只有水了,真正實現排放無汙染的目的。而通過電解水制氫,並用於燃料電池汽車,既能有效緩解汽車廢氣排放難題,同時也有助於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彎道超車”,轉型升級。按照規劃,到2025年,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規模就將達到萬億以上規模,甚至更大。

解讀:氫能源以其綠色、高效、應用範圍廣等優勢,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

關注我們@蕭陽環保,獲取更多環保行業資訊、政策、技術

環保頭條|信息公開透明嚴監督,垃圾焚燒發電“快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