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制定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

近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州脫貧攻堅和健康扶貧工作總體要求和安排部署,推動我州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有序開展,州衛生計生委、州民政局、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州金融辦聯合制定了《涼山州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

該行動計劃的實施時間為2018年—2020年,目標是對我州患有大病和長期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開展分類救治,精準推進健康扶貧工程,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

大病集中救治一批

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按照“三定兩加強”原則,對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集中救治。

一是確定定點醫院。按照保證質量、方便患者、規範管理的原則,各縣(市)衛生計生局要會同民政、人社等部門,確定各病種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方便患者就診,定點醫院原則上設在縣級醫院。二是確定診療方案。各縣(市)要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發佈的相關疾病診療指南規範和臨床路徑,按照“保基本,兜底線”的原則,制訂符合當地診療服務能力、具體細化的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三是確定單病種收費標準。各縣(市)要根據《關於推進我州公立醫院按病種收費改革的通知》要求,結合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按照“有激勵、有約束”的原則,確定各病種的單病種費用標準,將單病種付費做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患者負擔的重要手段。四是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定點醫院要強化醫療質量安全意識,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規範,開展單病種質量控制,按照相關病種臨床路徑要求,規範臨床診療行為。五是加強責任落實。各縣(市)衛生計生局要嚴格按照《涼山州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方案》《2018年度全州健康扶貧工作要點》要求,擴大大病專項救治病種範圍,2018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覆蓋。

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

開展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簽約健康管理。

一是建立農村貧困人口健康卡。為每位農村貧困人口發放一張居民健康卡,置入健康狀況和患病信息,與健康管理數據庫保持同步更新。二是實行簽約服務。組織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農村貧困家庭簽約,鼓勵縣級醫院醫生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組成醫生團隊與貧困家庭簽約,按照高危人群和普通慢病患者分類管理,為貧困人口提供公共衛生、慢病管理、健康諮詢和中醫干預等綜合服務。三是開展健康管理。各縣(市)結合實際制訂健康管理實施方案,確定定點醫療機構、細化診療流程、明確質量要求,加強基本藥物配備使用。

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加大醫療救助扶持力度,切實減輕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一是實行傾斜性精準支付政策。各縣(市)要不斷鞏固“兩保、三救助、三基金”醫保扶持作用。二是完善健康扶貧保障機制。各地要按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縣域內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傾斜支付政策、民政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的順序予以保障,統籌使用醫藥愛心扶貧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三是嚴格“一站式”結算。按照《涼山州貧困住院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無需繳納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療,出院時只需支付個人自負醫療費用。四是動員社會力量救助。堅持衛生扶貧救助基金的開放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確保資金來源穩定、可持續,遵循“應助盡助”的原則,對在享受現有醫療保障政策之後,仍面臨與看病就醫直接相關的特殊困難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差別化救助。(記者 譚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