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你出去走動走動,不要整天都待在房間裡!

不知你是否也有過以下這樣的情況:

放假了,每天就待在房間,哪兒也不去。一天到晚,從上午10點、11點起床,不洗漱,趕箇中午飯,然後又跑到房間裡,看劇、看小說、玩遊戲,傍晚吃個飯後繼續,熬到凌晨一兩點。

第二天重複相同的畫面,翻拍了你的生活

父親:你出去走動走動,不要整天都待在房間裡!

在放假的前兩天,興致沖沖,和朋友商量著到時去哪去哪,七嘴八舌,恨不得現在就出發,玩他個昏天黑地。

回到家,東西隨手一甩,趴到床上,拿出手機美美的看幾章小說,這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除了吃飯,父母可能都看不到你的人,你也不和他們交流。被叫了幾聲,才磨磨蹭蹭地打開門,右手拿筷子,左手拿手機,匆匆往嘴裡跑了幾口,一句“我吃完了”又不見了蹤影。

朋友來信息,或電話叫出去玩,這時候你便被激發出一種被動:藉口不重樣,理由感死人

父親:你出去走動走動,不要整天都待在房間裡!

我以前也是這個樣,頹廢,只不過沒那麼嚴重。

我飯後會和父母說說話,聊聊家常,談談在外面發生的有趣事。

一天,兩天,第三天就不想說些啥了,覺得沒啥好聊的。於是不是玩遊戲,就是看直播,沒個規律,越晚越有精神。

父親:你出去走動走動,不要整天都待在房間裡!

起先父母一般是不會說啥的,你是他們心頭肉,他們能體諒你。

你在外面了,累了、苦了,他們看在眼裡,就隨便你在家好好“放鬆放鬆”。

時間一長,你還是那樣,他們就做不住了。不管是認為你受到挫折在自暴自棄,還是覺得你當下情況對身體有壞,父母一定會說,“出去走動走動,不要整天待在房間裡”。

父親:你出去走動走動,不要整天都待在房間裡!

我的老爹對我說過最多的話有三句

準備出門,“小心路上,注意安全”。

在外面,“多吃點,買些水果,不要節省;多穿點,注意不要感冒”。

在家裡,“出去轉一轉,別一天窩在家裡”。

父親:你出去走動走動,不要整天都待在房間裡!

年輕時不懂事,想著:一個勁嘮叨,很煩

大了些,才稍稍明白:原來父愛母愛就藏在這平凡的言語內

父親:你出去走動走動,不要整天都待在房間裡!

叫你出去,也不是就是讓你去遊覽景點,非要去西藏,非要去拉薩,去在周圍轉轉,或公園,或小山,或河畔。

一花一世界,一片剛抽出的嫩葉,一朵雨後含珠的花朵,一條條縱橫穿梭的魚兒,不經意間的回眸,一剎那點亮了雙眼,美了心情。

若有共同的心聲,請留下寶貴的建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