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鎮魂火的,是白宇朱一龍的神仙演技,還是網友的二次創作?

今年這個夏天最大的黑馬要數《鎮魂》了,它火得如此猛烈又如此詭異,令人瞠目結舌。這部要劇情沒劇情,要製作沒製作,既沒有流量明星加入,也沒有良心製作加持,可謂是要啥沒啥的劇,居然火了。思來想去,箇中道理真的值得我們認真分析一下。

現在分析什麼確實都是馬後炮,擱幾個月之前誰也不可能看好這麼一部劇。如果說在腐女圈子裡小火一下還在意料之內,那麼火到現在這程度就始料未及了。

讓鎮魂火的,是白宇朱一龍的神仙演技,還是網友的二次創作?

1. 現今追劇習慣的改變

現在的人不比從前了,以前大家追一部劇,不外乎是守在電視機前看。但是現在,特別是年輕人,已經遠遠不滿足於守在電視機前或者移動端前看什麼了。整個追劇過程中的“參與感”非常重要。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參與感”也是追劇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我爸媽那個年代,可看的劇比較少,所以幾乎每一部劇的出現都能形成全民大討論。具體表現為晚上全家擠在一起看,白天和同事們也能擠在一起聊——因為大家看的都是同一部劇。

讓鎮魂火的,是白宇朱一龍的神仙演技,還是網友的二次創作?

而之後的幾年裡,隨著大家可選擇的劇變多,加之移動設備的普及,看劇逐漸變成了一件孤獨的事情。看的時候沒人一起,看完之後也沒什麼出口可以讓自己抒發一下或者愉悅滿足,或者想要吐槽的慾望。一肚子話無人說,十分鬱悶。現在比以前好的一點是看劇有了彈幕,好些人變的離了彈幕就不能活——這也側面證明了比起孤零零看劇,人們更在意追劇的參與感。

然而鎮魂比起其他劇更多了的一點是,它極大地刺激了網友的二次創作。這種二次創作伴隨著劇每週的更新,成了追劇大軍“參與感”更重要的一環。

讓鎮魂火的,是白宇朱一龍的神仙演技,還是網友的二次創作?

這些二次創作中,簡單的有形形色色的表情包。複雜一些的有漫畫,視頻,文章。整部劇存在的作用就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素材庫,裡面每一個有趣的梗都可以隨著網友的奇思妙想衍生成二次創作的作品。只需要“梗”就可以,甚至不需要完整的情節。在這種情況下,劇本身爛不爛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只要能給大家提供創作素材,讓觀眾一邊追劇,一邊追二次創作的作品,就可以獲得相當的參與感和愉悅感。

這樣想來,其實之前許多比較火的作品,都是刺激起了相當數量的二次創作。包括網文界非常有名的《全職高手》,包括曾經非常火的《琅琊榜》《偽裝者》,都是伴隨著非常多的二次創作。《琅琊榜》期間的“合鳥主”“白毛球梅長蘇”都是我認為即使單獨當作漫畫形象去看都不輸,完全可以獨立賣周邊的。(當然,上述幾部本身的質量是遠高於鎮魂的,這裡只討論對二次創作的刺激)

到底一部怎樣的作品才能刺激起人們的二次創作呢?以上作品共同的特點又在哪裡?

讓鎮魂火的,是白宇朱一龍的神仙演技,還是網友的二次創作?

可以說,太嚴肅的作品不適合二次創作。基本上時常被大家拿來二次創作的,多多少少會帶點動漫感。並且,裡面的人物大多“不是熟人”。《鎮魂》以前,估計認識北老師居老師的人十分有限。而《琅琊榜》《偽裝者》裡面,最熟的熟人胡歌也算是以新形象出現的,其它角色則依舊不是熟人。

想到這裡,我忽然就覺得現今許多影視劇其實從根兒上就走錯了。大家看重的流量明星什麼的,恰恰是把二次創作扼殺在搖籃裡。太熟悉,個人形象太明顯的明星,其實很難刺激二次創作。除非是那種神級演技,在不同的劇裡猶如脫胎換骨——但現在大環境下這種可能性不高。

讓鎮魂火的,是白宇朱一龍的神仙演技,還是網友的二次創作?

2. 到底是耽美還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鎮魂》原著是耽美,劇裡隱去了耽美這一層,所以我也不說“美好愛情”了。本來人的感情就有許多種,並不適合簡單粗暴地區分。

除了腐女,許多人表示看完鎮魂治好了多年的耽美恐懼症。這得益於兩個男主的精彩演繹,可以說既沒有刻意“賣腐”也沒有刻意避開“腐”,任由感情自由發展。在劇情走到高潮部分的時候你已經很難辨認這是友情還是愛情,想來兩個男主也演嗨了。看到這時候你就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算是“接受”“默認”這種關係了,覺得就這樣也挺好的。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觀眾(暫稱小黃)對這部劇是這樣評價的:作為多年耽美小說讀者,對國內耽美IP的影視劇轉化質量是極度不信任的。畢竟這些年連BG劇都敷衍了事注水嚴重,耽美劇又如何能拍好呢?雖然之前有一些耽美劇真火過一陣,並且讓一些演員紅了。但平心而論,耽美劇的通病和一般IP劇一樣,都是演員顏值很高,但是演技不足。我熱愛的耽美作品中男人間情感的表達並不到位,都很膚淺且令人尷尬,而製作方一般只在乎演員顏值夠不夠吸粉,都是換湯不換藥。

讓鎮魂火的,是白宇朱一龍的神仙演技,還是網友的二次創作?

在採訪我號多名群眾的時候,大多數人紛紛表示沉迷於沈教授的賞心悅目:“好久沒在影視劇中看到這麼賞心悅目的男性角色了(小黃語)”“沈巍是一個話不算太多的角色,但是他的情緒體現在眼神,面部表情,小動作,語氣變化等等,包括人物造型的細緻用心精緻,也給人好感(小白語)”

《鎮魂》必然是沾了一些耽美題材的流量,但是耽美題材能不能火其實並不能算作是必然的。雖然腐女基數大,民眾又有獵奇心理,但是之前曾經有過的其它耽美改編作品就並沒有大範圍火起來。而這次《鎮魂》不僅打動了腐女,更打動了許多不是“此道中人”的人。

我覺得說到底:故事,情感,演技,這些東西都是用來打破次元壁的。不管你腐不腐,你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一樣的,對感情的感知是一樣的,用心的表演能打動你還是一樣的。一個賞心悅目的人站在那裡讓你喜歡這一點也是人類共通的。

讓鎮魂火的,是白宇朱一龍的神仙演技,還是網友的二次創作?

順便再誇讚一下兩位演員,當然可以預見的將來,會有許多膚淺者說他們是靠腐劇紅的。但是我真心覺得,表演是為他們贏得尊重而不是帶來所謂黑歷史的。

鎮魂結束了,當然我還是不希望鎮魂現象發生第二次的。畢竟對於一個作品來講,內容還是最重要的。但願這個夏天就成為大家不可複製的一場美好回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