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彥宏說「中國人更願意用隱私換便利」?

我不清楚李彥宏說這句話的具體語境,所以只是單就這句話本身做一點分析。

“中國人更願意用隱私換福利”這句判斷,我們把它拆開來讀,裡頭是兩個判斷:

1.中國人“自己選擇了”出讓隱私。

2.他們出讓的隱私可以給自己換來“福利”。

先來看第一個判斷,中國人出讓隱私是“自己選擇”的嗎?似乎很難這麼說。首先很多隱私洩漏是被強迫的。比如你在網上玩個遊戲還必須填寫身份證,不填不讓玩。其次,一些隱私,並不是當事人自己選擇洩漏的,而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洩漏出去的。

如何看待李彥宏說“中國人更願意用隱私換便利”?

上圖是Google首頁鏈接裡提供的隱私頁面。在這個頁面裡,你可以:

1.查看隱私條款。瞭解你的法律權益與隱私合同。隱私條款如果有變動,除了向你提醒外,你還可以在相關頁面查看自Google創始以來所有的歷史隱私條款版本。

2.查看並授權具體提供的隱私。你到底給了Google什麼隱私,這些隱私會被用來做什麼。

3.給出的隱私中,如果有哪些你認為給得不妥當,可以直接去掉勾選,不提供給Google。

4.已經給了Google的隱私,可以刪除,具體到天。比如你在3月26日用Google Chrome訪問了一個不太合適的網站,那天的網絡足跡你認為不應該被Google蒐集,即可以去隱私頁面刪除該日所有訪問記錄。

我覺得很難有中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做到這樣完善的隱私保護。老實說能做到1的都鳳毛麟角。很少有公司在你下載App或訪問其網站時顯示隱私條款,即便顯示,也是那種“反正你也不會讀,直接勾選同意就行”的態度。更新隱私條款時也是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這種刻意弱化隱私權利的做法,與中國的法律、文化、網民的意識都相關。但我認為很難講中國人在這種環境下能夠“自由選擇是否披露隱私”,哪怕認為有疑問,也就只能選擇不用而已,沒有誰會去討價還價或是維權。

接下來說“出讓隱私”能否換來“福利”。在某種情況下是的,比如出讓的隱私的確用來更為精準地識別用戶並節省時間。比如通過你的訪問和購買記錄,瞭解你喜愛什麼樣的商品,並提供推薦給你。但熟悉中國網站和App的都知道,中國的網絡公司,很多在蒐集信息上是“多多益善”的狀態。一個聽歌程序可能要的權限是訪問你的攝像頭、相冊、電話簿等等。它為什麼要?要了這些以後,提供給你什麼“福利”?你說不出來。

如何看待李彥宏說“中國人更願意用隱私換便利”?

上圖這種App是中國的常態,一個購物應用,要你提供撥打電話、讀取聯繫人、調用攝像頭、啟用錄音、呼叫轉移、手機上安裝哪些應用等等等等權限。它拿去用了能給你提供什麼福利?誰也說不清。

所以結論是,用戶提供這些隱私,給李彥宏這樣的大老闆和拼多多這樣的大公司帶來了收入,是事實。但對用戶有什麼福利?是需要詳細解說、論證的。至少我認為,給出的隱私裡有很大一部分,與用戶福利毫無關係,而是成為了大公司免費獲得的數字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