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醫論症|手術改善下頜弧度 伊人臉型更「有型」

談醫論症|手術改善下頜弧度 伊人臉型更“有型”

給人以高級感的整形,需要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需求做出 不同的設計。與此同時,良好的整形效果對整形醫生的審美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如何打造一個完美的臉型?這與臉部下頜弧度關係十分密切。一般來說,成功的下頜角截骨整形手術可使臉型和下頜角形態得到改善,且不影響正常口腔生理功能,而預先設計合適的截骨量則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目前,3D打印技術可以保證手術的精確性,在手術設計 和假體制作方面都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通俗來講,就是在手術前利用 3D 打印技術,製作出患者頭骨的實物模型, 精確模擬需要截掉的骨頭,根據設計方案進行手術。這項技術可以顯著減少手術時間,提高頜面部假體的質量和精確性。

除了硬件之外,削骨手術對醫生的醫技也有相當高的要求,術後截取的骨頭能和術前3D模 型實現近乎100%的匹配度,也就 是將真正的骨頭和3D模型拼在一起可以完全匹配。然而在臨床上,截骨失敗的案例並不少見,如削骨過多或削骨過少等,因為截骨的不確定性,出現了削骨過多和過少的情況,因此影響到女性的臉型美觀。

臨床中,對第一次削骨手術效果不滿意的病例經常出現,兩邊不對稱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對於發生下頜骨不對稱的患者,通常需進行下頜骨修復重建術;對於已經出現下頜角雙側不對稱的患者,再次手術的修復效果較為嚴苛,對醫生有很高的要求。

下頜骨不僅影響面部輪廓及美觀,還承載著咬合及咀 嚼等功能,因此在下頜骨修復 重建的同時需要考慮功能及 美學問題。一般來講,下頜骨修復重建最好的材料是“自體骨移植”,但自體骨移植需要在手術中雕刻骨頭,手術時間也較長、手術難度和風險都比較大。而近來不斷髮展的人工骨材料為下頜骨修復重建 提供了新選擇。人工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並且在 CT、磁共振檢查時不會產 生偽影,重量與骨組織相當或更輕,有強大的抗壓性能,易於操作且價格相對低廉,是修 不對稱畸形的不二之選。 加上3D打印技術,可以在術前設計個性化人工骨形態,很好地解決了術中雕刻難的問題,同時也節省了手術時間, 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矯正效果。

原文刊於《上海大眾衛生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